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八岁男孩严天力勇敢捐髓救父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
B.新建的文化艺术中心规模宽大,彰显了福建人民的自信。
C.总书记指出:发展经济是推动强国战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D.同学们下河游泳一定要格外小心,防止不要发生意外。
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镌刻(juān) 浩瀚(hàn) 畸形(qí) 眼花瞭乱
B.滞留(zì) 遗嘱(shǔ) 遏制(è) 诚惶诚恐
C.倦怠(dài) 婆娑(suō) 纤维(xiān) 张目结舌
D.斟酌(zuó) 嶙峋(xún) 隧道(shuì) 重峦叠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生就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奔涌之河,生命则是一曲永无止息的奔流之歌。
B.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
C.连云港籍作家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阔大开展,气韵沉雄,讲述了京杭大运河上几个家族间风云变幻的百年秘史,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D.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
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解说:这是一个陈述句,表达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B.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作为弱国国民的辛酸和愤懑。
C.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解说:句中的“忙着”是谓语。
D.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解说:句中的“宽厚仁慈”是形容词,作定语。
5、前段时间,老师在讲诗歌时,提到了我国文化当中的独有的文化现象——意象,一下子就抓住了同学小涵的兴趣点。老师说: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通俗来讲,就是让某种物品承载着某种情感或意义。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赋予了莲花高洁的品质。莲,就是意象,象征着高洁;“举头望明月”中“月”是意象,被赋予了思念之情等等。
小涵在收集诗歌意象与诗句之间的联系时,发现自己有一个拿不准,现在请同学们帮她指出错误的一个,并写明该意象象征的品质或情感。
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菊:隐士的高洁品质
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西窗:思念亲人的感情
丙: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思念家乡的情感
丁: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梅:高傲的品格
答:( )。__________的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词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②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③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④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传神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⑥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绘夜间、黄昏时江面上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7、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作家 _____的小说《_____》,这是书中主人公_____对生命的诠释。
(2)读了这部作品,请你说说主人公具备哪些精神品质。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存亡之战
叶骑
①我已无从知晓这场战争是从何时开始,关于野猪和人类。
②人类将战争的起因归为两点:一、野猪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侵犯;二、野猪糟蹋人类作物。
③然而,人类却忘了,万千生灵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野猪的历史甚至远早于人类,我们看着人类的村落像瘟疫一样在山林蔓延,树木倒了,河流枯了,他们的索求吞噬了大地,却依然埋怨这片土地的给予太过微薄。
④我们试着退让,隐遁山林,远避人类,以为以此可以换来和平。但当我们看见,翱翔于天空、并不以人类谷物为食的鸟雀依然无法幸免,沉游于潭底、低微如尘埃的鱼虾仍然难以存活时,我们开始懂得,一切的理由都那么荒唐、可笑,这场战争只源于一点:贪婪。
⑤我们开始反抗,用糙厚的皮肤迎接喷射而出的钢珠,用嘴角的獠牙发动最为野蛮的攻击,然而,这注定是一场悲壮的战争,就像非洲野牛与草原雄狮的对决,我看见同伴的身躯如残花般破碎,我们的头颅甚至被作为战利品悬挂在敌人的厅堂,但是,我们没有退却的理由,生存,是每个生命应有的权利。
⑥黄昏时,我们仍然无所畏惧地发动冲锋,用牙尖渗出的寒光告诉他们,并不是每个生命都软如绵羊、俯首就刑;他们依然无可撼动,但在一次次惨胜后,也渐渐从我们慷慨赴死的悲壮中意识到这个物种的坚韧、决不屈服。
⑦“一猪二熊三老虎。”
⑧他们用这句话,告诫自己的子孙,对这个生命保持敬畏。
⑨我们的数量如流星坠地般骤减,山林凋敝,鸟兽不寻,生存还是死亡的天平已经倾斜,是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⑩是苟延残喘,在人类的围捕中消亡?还是奋起一击,以战斗的姿势,作最后的告别?
⑪我们选择了后者。
⑫那天,我们集结最后的力量,准备在太阳落山后,对人类的营地发动最后的攻击。我们看着太阳划过天际,垂落在西边的山林,我们知道明天的清晨,它仍将从山林的对面冉冉升起,但这一晚,已是诀别。
⑬我们从四面八方向人类的营地逼近,最后的战斗,如箭在弦。
⑭但就在我们准备发动最后的冲锋前,人类的营地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争吵,他们激烈地争论着:我们是不是走得太远了,不是离家,而是离祖先教给我们的一切。
⑮生存,还是死亡;进攻,抑或退却。
⑯夜色如墨,落叶似针尖坠地。
⑰我们慢慢隐退身躯,给人类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一次生的希望。
⑱第二天,人类离开了山林,从这以后的多年,他们未涉足深山半步。
⑲我们的种群渐渐恢复,曾经荒芜的田野也再次绽放生机。我望着这片土地,想起曾在这里爆发的战斗,想起这个自称为万物之灵的种族,他们的强大,或者不仅在于枪炮的无坚不摧,更在于内心的深旷明达。
⑳后来的某天,我行走在田野小路上,遇上了一个人类小孩。
㉑他离我不过五米,这个距离换成过去,我不用三秒,就会把他如破布一样撕碎。
㉒但今天,我默默看着他,他也静静看着我,还踉踉跄跄地向我走来。
㉓我不曾想到会接受一个人类小孩的抚摸,他的手划过我的身躯,如一掬山泉,淌过曾经满是伤痕的土地。
㉔我抬头,再次看了看他眼中闪过的光亮,转身走向山林。
(选自《2021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王蒙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1】默读文本,圈划重要信息,梳理情节,完成思维导图。
(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
【2】“批注”是精读文章的常用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请你给文中第③段划线句批注,帮助安安理解。
【3】文中第2段写“我”遇上了人类小孩,“后来的某天,我行走在田野小路上,遇上了一个人类小孩”,能否把“人类小孩”改为“大人”?为什么?
【4】读完此文,安安觉得这篇文章以“我”(野猪)的口吻讲这个故事很有特色,请说说这样叙述的好处。
【5】综合实践活动接近尾声,安安想把这篇小说改为舞台剧,现在需要为⑰段“我们慢慢隐退身躯,给人类一机会,也给自己一次生的希望”写一段“我”的内心独白,该如何写?
9、下面两则作文任选其一,进行写作。
(1)中学生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也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的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以“尊重”为题,结合社会、学校、家庭生活,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养蚌的人,他很想养出一颗世上最美的珍珠。
于是他去海边在沙滩上挑沙粒,并且问每颗沙粒愿不愿意变成珍珠,那些沙粒都摇头说不愿意。养蚌的人从清晨问到黄昏,他都快要绝望了,就在这时有颗沙粒答应了他。
旁边的沙粒都嘲笑起那颗沙粒说它太傻,去蚌売里住,远离亲人朋友见不到阳光、雨露、明月、清风,甚至还缺少空气,只能与黒暗、潮湿、寒冷、孤寂为伍,不值得。
可那沙粒还是无怨无悔地随养蚌的人去了。斗转星移,几年过去了,那沙粒已长成一颗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珍珠,而曾经嘲笑它傻的那些伙伴们,依然只是一堆沙粒,有的已风化成土。
如果说世界上有“点石成金”术的话,那就是“艰难困苦"了,这可是人生的至宝啊!你忍耐着坚持着,当走过黒暗与苦难的长长隧道之后,也许你会惊奇地发现,平凡如沙粒的你,不知不觉中已长成一颗珍珠。
作文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撃的情感。(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得少于500字。(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真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