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河池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仿佛若有光   仿佛:好像

    B.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妻子儿女

    C. 往来翕忽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D. 悄怆幽邃   悄怆:忧伤

  • 2、下列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B.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C.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D. 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 3、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后不影响表意的一项是(     

    A.全桥只有一个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B.在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C.一个小孔内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为三四百个。

    D.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 4、选择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责(jíe) 名(lì   (gù   广无垠(mào)

    B.宽(shù 方(suò  首(qǐ   首低眉(hàn)

    C.留(zhì 红(fēi) 赠(kuì  期期艾(ài)

    D.亮(zèng)黑(yōu)  (xǐ   脂粉(lián)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注释】①春中(zhòng):即仲春,农历二月。②觇(chān),偷偷地察看。③觞(shāng):古代酒器。

    (1)诗人调动多种感官描写明媚的春光,请结合首联进行品析。

    (2)阅读全诗,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丰富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泥香带落花。

    淮南秋雨夜,   

    《池鹤》文中,写诗人对仕宦生活无奈和厌倦的诗句: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2苏维埃政府四巨头是:

    A.毛泽东 周恩来 李德  彭德怀 B.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博古

    C.毛泽东 周恩来 李德  博古 D.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彭德怀

    3依据《红星照耀中国》原文填空,然后简述这两则内容体现了怎样的红军精神。

    ___________ 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________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感情相当深邃的人。我记得有一次回忆到少年时代湖南由于饥荒引起的大米暴动中发生死人事件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湿润的。在那次暴动中,他的省里有几个饥饿的农民因到衙门要粮而被砍了头。有一个战士告诉我,他曾经亲眼看到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苏州园林(节选)

    叶圣陶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甲】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乙】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选文第④⑤两段文字,分别从1_____2_____等两个方面,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3_____的整体特征。

    【2】按要求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第④段第1句“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池沼”中,“假山”和“池沼”的顺序可否颠倒?请结合内容说明原因。

    答:________

    (2)请结合内容,谈谈你对第⑤段画曲线句中“寂寞”一词语意的理解。

    答:________

    【3】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请你仿照示例中的“分析”,从第⑤段画直线的【甲】【乙】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示例: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苏州园林与我国大部分建筑进行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征。

    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种太阳。

    童年的歌谣这样唱: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一颗送给南极/一颗送给北冰洋/一颗挂在冬天/一颗挂在晚上!《种太阳》是由李冰雪填词,王赴戎、徐沛东作曲的一首儿童歌曲,表达了儿童要使世界变的更加温暖、明亮的美好愿望。

    儿歌重拾,转眼少年,当我们再次与它相遇,除了那份永驻心间的烂漫纯真,我们还有怎样崭新的体验和感悟想要抒写呢?

    ①请以“种太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