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 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 每位同学都希望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2、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 《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采用了顺叙方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
C. 《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都是诗,都写到了长征中的一些重要史实,都歌颂了红军战士和毛泽东。
D. 《将进酒》开头两句感慨岁月易逝、人生短暂,引出诗人功业未建,壮志难酬的悲怆。
3、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B.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D.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表现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B. 《童年》中的好事情是外祖父家的房客,他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
C.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法号悟净,原是天蓬元帅,后被贬下界。
D. 《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 《泊秦淮》)
(2)五岭逶迤腾细浪, 。 (毛泽东 《 》 )
(3)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4)白头搔更短, 。 (杜甫 《春望》 )
(5) ,生于淮北则为枳。 ( 《晏子春秋》 )
(6)人生自古谁无死, 。 ( 《过零丁洋》 )
(7) ,天涯若比邻。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8)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 《己亥杂诗》 )
7、下面是一个父亲写给孩子的书信片段,小明读了这个片段后,认为其中的父亲不是傅雷,但他不知道怎么阐明理由。请你根据自己对《傅雷家书》的阅读感受,帮助小明阐明理由。
“你出生的那一刻,你在宇宙洪流之中,收到我们的邀请,欣然下车,来到人间,我们这个家,投在我们的怀中。每个瞬间都是一幅画,美好的,死亡那一刻也是如此。”
“你是从画上下来的,我们都是,我们为人之前都是在画中。永恒是一幅无涯的壁画,我们是其中的一抹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②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③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1】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各有什么特点?
【2】第②段是怎样具体说明我国古代建筑敢于和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的?
【3】第②段画线句中的“悦目”有什么表达效果?
【4】形成南方建筑色彩风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按要求作文。
不是所有的脚步都是前进,不是所有的脚步都迈向了正确的方向,不是所有的脚步都该马不停蹄,不是所有的脚步都是有意识的行为,不是所有的脚步都是有条不紊……这时,请你暂且停下你的脚步……
请以“停下脚步,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
(2)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不得抄袭;
(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