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热忱(chén)跻身(jī) 胡髭(zī) 下车伊始(yǐn)
B.懵懂(měng)延袤(mào) 羼水(chàn) 海市蜃楼(shèn)
C.裨益(pí) 宽宥(yòu) 澹泊(dàn) 虚与委蛇(yí)
D.鄙薄(bó) 重荷(hè) 醒豁(huō) 卷帙浩繁(zhì)
2、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1937年该书在伦教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
B.在来到中国进行援动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埃德加·斯诺、尼姆·威尔斯、哈里森·福尔曼。
C.作者认为朱德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同的桥梁;周恩来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十分的诚恳;彭德怀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D.斯诺认为的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的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E.在斯诺的笔下,“他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这个人物是贺龙。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同学却殚精竭虑地沉迷游戏。
B. 孩子回家后,只要看到这些从动物园买回来的各种小物件,就会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希望能够再去看看。
C. 电信诈骗正以锐不可当之势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D. 飞机降落,C919的首飞机长和飞机总设计师紧紧相拥,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语言犀利,刻画人物更是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
B. 在重外“书香文化节”中,你有什么方法让自己鹤立鸡群,脱颖而出呢?
C. 某些同学在食堂就餐后,不收拾餐盘的行为,让人深恶痛绝。
D. 这本书的情节抑扬顿挫,我一翻开就不愿放下。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2】诗歌讲究炼字,请品味颈联中“乱”“浅”两字的妙处。
6、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抽刀断水水更流,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辛苦遭逢起一经, 。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5)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当登幽州台歌》)
(6) ,骈死于槽枥之间。 (韩愈《马说》)
(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揭示事物新陈代谢规律,即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 , 。
7、语文实践活动:名著《水浒传》阅读。
(活动一)《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①_________。张岱所写的《陶庵梦忆》中写绍兴的迎神赛会中扮《水浒传》中人物:“于是分头四处,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其中,“头陀”是②_________,绰号是③_________;“胖大和尚”是④_________,绰号是⑤_________。
(活动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攧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水浒传·第十六回》
请根据这段文字将第十六回回目补充完整。
杨志押送金银担 ___________________
(2)晁盖听了吴用的计策,大喊“好妙计”“好计策”。这个计策实施的关键是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对此他们做了精心安排。请根据小说情节,完成下表。
人物 | 事情 |
刘唐 | ____ |
____ | 把药下到瓢里,也来舀酒,药便混在酒中,假意兜半瓢吃。 |
白胜 | ____ |
8、阅读课文《藤野先生》节选部分,完成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阅读选文,请你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
9、写作:
总是在不经意间,我们的身边就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也许是居住环境,也许是亲朋好友,也许是我们看世界的眼光,也许是我们的内心感受……请认真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用心体察身边的人事,细细体味自己人生经历,用你的妙笔,将这些写下来,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请以“ 真的变了”为题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尽量写出真情实感,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