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关注文章的细节,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B.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C.加强境外输入疫情的防控是当前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
D.通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使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红军百折不挠的精神。
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B.古代常用“阴”“阳”来表示地理方位,其中,“阴”指的是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C.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D.中国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命名。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李清照号六一居士。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 —老舍—祥子
B. 《背影》—朱自清—长妈妈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
D. 《芦花荡》—孙犁— 老头子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刹那(chà) 棱角(léng) 瞭望(liào) 强词夺理(qiǎng)
B.蛮横(hèng) 蓦然(mò) 眩晕(yūn) 拾级而上(shè)
C.堕落(duò) 狩猎(shǒu) 歧途(qí) 风雪载途(zài)
D.漩涡(xuàn) 笨拙(zhuō) 苍劲(jìng) 挑拨离间(jiàn)
5、月 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鄜州:fū。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
【1】请将颈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凉
B.冷
C.寒
【2】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杜甫被俘之时,杜甫身在长安却为何写鄜州月呢?
6、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颗《黄鹤楼》)
(2)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杜甫在《春望》中通过“花鸟”的描写,用拟人手法抒发悲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表达诗人为国效力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傅雷家书》中的一段书信,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日常生活中哪方面的教子之道?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8、移动学习新宠——教育App
(教育App概说)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移动学习日渐成为在线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于是,各类教育APP也大批涌现。教育APP中的APP是英语Application的缩写,原意为“应用”,现在APP被普遍界定为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在2016新浪中国教育盛典上,新浪教育发布了《2016年度教育APP风云榜》,将教育APP 分为“幼儿教育APP”“中小学教育APP”“外语学习APP”“考试APP”“在线教育平台”五大类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在教育类APP中,中小学教育APP使用率较高,用户活跃度也较高。其功能主要以题库类和作业类为主,题库类主要提供海量试题、在线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作业类主要提供各层级学习模块供老师、学生、家长选用。
(媒体报道)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智慧教室、翻转课堂、在线作业APP……这些科技范的智慧教育应用,正越来越多在中小学教学场景中现身……截至今年11月份,在“××”教育APP平台上,目前已有2705万学生、1105万家长、137万教师注册,这些用户通过电脑、APP等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检查作业,每天都会产生上亿的学习数据。
(2016年12月5日《南方日报》)
“父母对初中的题目不一定会做,老师不能随叫随到,同学也不一定能解答。”林同学说,“教育APP就很实用,遇到难题只需将题目拍照上传分分钟搞定。目前我们班绝大多数同学都在用这类软件,有的还下载了好几款不同的混着用。”
(2016年9月15日《重庆晨报》)
“有一款数学APP,用闯关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去赢取‘军衔’和‘糖果’.游戏设计得挺新颖,孩子们都很喜欢。但是我儿子班里一个孩子为了赢得奖励,一周做了四五百次,他妈妈发现后很担心。用APP辅助学习,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缺乏引导和监管,孩子就会沉迷其中,还影响视力,也是挺可怕的。”某小学家长这样说。
(2016年12月23日《深圳商报》)
最近,一种“作文APP”软件在学生和家长中受到追捧:只要轻点屏幕,选择好话题、体裁、字数后,大量作文随即筛选而出,选取其中任意段落,即可在短时间内组合“拼装”成一篇“作文”。“作文神器”虽高产,真能妙笔生花吗?
(2015年9月25日《中新网》)
(各种声音)
观点一:APP这种新的作业模式并不是对传统线下作业模式的替代,而是一种有效补充。软件可以自动批改和汇总成绩,可以让孩子、家长和老师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学习情况。通过学习数据分析,让体现个体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能很方便地比较不同APP中更好的资源和更好的老师,学习的主动性越来越强。
观点二:教育APP本身功能各异、良莠不齐,主要是看怎么使用,就拿题库类APP来说,你是用来学习解题思路呢,还是全盘照抄?这类学习软件其实就是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千万别把它作为获取答案的捷径。
观点三: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这是被历史论证过的真理。教育APP的出现虽然对传统教育形成一定的冲击,却也不必视如洪水猛兽。相信随着技术的更新,教育APP将能更好地与传统教育进行融合。
【1】下列关于“教育App”的表述,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
A.中小学教育App的使用率和用户活跃度都较高,其功能分题库类和作业类两大类。
B.随有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如今,教育App已普遍应用于中小学各种教学场景。
C.教育App的出现,对传统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犹如洪水猛兽,弊大于利。
D.作业类教育App可以视为是对传统线下作业模式的一种有效补充。
【2】根据上述材料内容,概括教育App的优势和负面作用(各写出一个方面即可)。
【3】荀子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借)于物也。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如何让教育App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学习。
9、根据要求作文。
根据下面的对话,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女儿忽然一把搂住我的脖子。
“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妈妈不是。”
“你骗人,你会做那么多好吃的,怎么不是仙女呢?”
“那如果我是仙女呢?”
“如果你是仙女,就要教我仙法哦!”
(改编自张晓风《母亲的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