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亢奋(kànɡ) 归省(xǐnɡ) 瞳仁(tónɡ) 长途跋涉(bá)
B.眼眶(kuànɡ) 冗杂(rōnɡ) 缄默(qiān) 销声匿迹(nì)
C.龟裂(ɡuī) 斡旋(wò) 束缚(fú) 戛然而止(jiá)
D.农谚(yàn) 连翘(qiào) 蓦然(mù) 风雪载途(zǎi)
3、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她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此句子运用了夸张修辞。
B.她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此句子主干为:她不吵嘴。
C.雨后春笋 感谢生命 提纲挈领 非常坚强——这四个短语结构不完全相同。
D.“直播带货”为农民脱贫致富开展了一条新路径。——此句子没有语病。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窒息(zhì) 仲裁(zhóng) 遗嘱(zhŭ) 筋疲力尽(jīn)
B. 横柯(héng) 栀杆(wēi) 佃农(diàn) 屏息敛声(bǐng)
C. 翘首(qiáo) 溃退(kuì) 悄然(qiāo) 杳无信息(yǎo)
D. 粗糙(cāo) 教诲(huÌ) 追溯(sù) 深恶痛疾(wù)
5、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①,
曾是洛阳花下客②,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物华:泛指万物。②洛阳花下客:作者进士及第后曾任洛阳留守推官。北宋时洛阳的花园最盛,牡丹尤其著名。
【1】诗人怀疑春风吹不到这里,是因为这边远的山城__________、残雪__________、冻雷催抽芽。
【2】尾联“不须嗟”三个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4)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5)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6)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7)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8)_____________,失道者寡助。(《<孟子>三章》)
7、必读名著:科普作品的阅读。
(跟法布尔学写作)
(甲)夫妻双双以同样高涨的热情,共同参与为儿子们准备面包的劳动,揉面团,运回家,入烤炉,样样都干。前爪上的小刀用力一划,一块大小正合适的粪屎切下来,供它们加工用。这时候,做父亲的和做母亲的齐心协力,共同摆弄切下的小粪块,轻轻地拍打,加力按压,制作成大豌豆粒般的小丸。
(选自《昆虫记·西绪福斯虫》)
(乙)产卵后,雌雄共同推粪土将卵包裹而转成丸状。
(选自《百度百科·蜣螂》)
(1)比较(甲)(乙)两段文字,结合具体词句或手法简析法布尔科普作品的语言特色。
(跟法布尔学探究)
科学所做的也是用提灯照亮……捉灯人没有做徒劳无益的事,他毕竟是走在别人前面,发现了庞大的未知体系中的一个点,并且把这发现指给了他人。
(选自《昆虫记·捉灯有感》)
(2)阅读《昆虫记》后,你一定对法布尔这个“捉灯人”有了充分了解,他身上哪些可贵的科学精神打动了你?请举例说明。
8、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粥里春秋
陆建华
①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③三月播种。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④四月插秧。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⑤五月,六月,七月。
⑥追肥,拔草,治虫。
⑦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⑧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⑨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⑩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我不饿!我不饿!”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他们哪里会“不饿”?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
⑪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孙女:“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⑫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
【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小心翼翼”写出村民劳作的仔细,“均匀”写出撒种动作的细致,二者各有侧重。
B.第④段描写村民稻田插秧,仿佛“栽插在青天之上”,劳动的场景富有诗意,充满美感。
C.第⑧段,邻居房大伯把碗舔得“如水洗过一般”,表现了他喝粥时专注而且陶醉的神态。
D.第⑪段中孙儿“严肃地批评”孙女的那番话,简直就像一位长辈在教育晚辈,颇有童趣。
【2】结合全文内容,下列表述不能体现作者对《悯农》的内涵理解的一项是( )
A.刚刚懂事,挂在嘴上。
B.年龄稍大,掂出分量
C.上大学时,倍感深重
D.当爷爷后,幸福欣慰
【3】下列表述不属于标题“粥里春秋”所蕴含作者的情感一项是( )
A.对农人辛苦种植粮食和珍惜粮食的敬重。
B.对饥饿年代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的怀念。
C.对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而感到欣慰。
D.对如今人们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的喜悦。
9、请以“___________,我的青春旋律”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填写“拼搏”“坚强”“尽责”“感恩”“诚信”“追逐梦想”“成就美德”等,你也可以自行提炼一个词语或短语填写在横线上,进行写作。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套作抄袭;⑤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