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B.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
D.春游前,老师反复强调注意交通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2、下列各句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大文艺工作者承担讴歌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记录新时代的使命。(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B. “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C. 在肯定《流浪地球》人文情怀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探索意义。(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代词”“动词”。)
D. 《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这是一篇气势磅礴的歌颂阳刚生命的散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B.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鲁迅的一些杂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简直是巧妙绝伦,其实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B. 《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文中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C. 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D.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
5、阅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回答问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①且徐行。竹杖芒鞋②轻胜马,谁怕?一蓑③烟雨任平生。
料峭④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⑤萧瑟处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①吟啸:吟诗、长啸。 ②芒鞋:草鞋。 ③蓑: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④料峭:形容春寒。 ⑤向来:方才。
⑥萧瑟处:指遇雨的处所。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
这首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这首词中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6、默写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之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坻。
7、名著阅读。
(1)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的信中写道:“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傅雷告诫儿子,只有保持_____________之才能有“艺术表现的动人”和“心灵的纯洁”。
(2)选出对名著《傅雷家书》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_____)
A.傅雷对儿子的指导,就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
B.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的人。
C.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音乐家,次为人,再为艺术家,终为钢琴家。
D.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3)下列关于名著《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傅雷家书》是一部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傅雷在信中不仅与儿子讨论音乐,还讨论文学、戏剧、美术等。
B.傅雷在儿子年幼时,对其严加管教,甚至是残忍地“虐待”,以至于后来悔恨不已。
C.傅雷常常“逼”儿子多写信,是为了慰藉自己和妻子对远在国外儿子的思念了。
D.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要他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蓖麻素:克格勃的暗杀武器
乔纳森·西尔弗顿
①1978年9月11日,乔治·马可夫正准备到英国广播公司上班。他正往排队等公交车的人群走去,突然觉得右大腿后侧一阵刺痛。晚上,马可夫发起高烧,3天后医治无效死亡。
②病理学家在解剖马可夫的尸体时,在其大腿后侧发现一枚针头,之前可能装了毒药。只有一种毒药,能以这种方式注射,在这么微小的剂量之下(不到1/2000克),还能置人于死地,这种毒药就是蓖麻素。几年之后,两位从苏联情报机关克格勃叛逃的特务公开承认,克格勃派了情报员,用蓖麻素暗杀了马可夫。蓖麻素来自蓖麻,是一种强烈的抑制剂,能抑制体内细胞制造蛋白质。蓖麻素的毒性比眼镜蛇的毒液的毒性更强,而且目前还没有解毒剂。
③蓖麻是热带植物,但常被室内盆栽,它果实外表光滑,有美丽花纹,有人把它串起当项链等饰品,卖给观光客。可小孩如果把一颗蓖麻籽放到嘴里嚼,就会中毒身亡。氰化物是另一来自种子的毒素,在植物中都能找到,在苹果、樱桃及杏子等果核里,都有氰化物踪迹。
④种子为什么会有毒?从植物学角度看,是为了保护尚未成熟的后代不被动物吃掉。在蓖麻种子的成分中,蓖麻素只占一小部分,主要成分是动物无法消化的油脂,用来锁住养分。
⑤如果种子有毒的原因这么明显,那么有趣的问题来了,为什么又有这么多种子没有毒?一个原因是种子可以用别的方法保护自己,例如坚果有坚硬的果壳,花生深埋在土里;但还有其他原因。种子和动物的关系并非只是猎物(种子)与掠食者(动物)的关系那么简单,而是通常要复杂得多。举例来说,松鼠等啮齿类动物和一些吃种子的鸟类不仅会吃种子,还能帮助种子散播,因此,对于植物来说,和动物的这段关系虽然要付出代价,但也有好处。
⑥蓖麻素一类的毒素有极高的生物行为专一性,是干扰生命运作中特定的程序。由于蓖麻素攻击的是生命最基础的程序,只要是人类都会受到影响。但有些植物的毒素调控精密,极具专一性,只会让部分具有遗传易感受性的人中毒。蚕豆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蚕豆会让某些人中毒。蚕豆症患者的基因有缺陷,在吃蚕豆时,蚕豆症患者的红细胞会受到破坏,产生黄疸等症状,严重程度不一,有时可能会造成死亡。
⑦许多有毒素的植物如果用量正确,便具有医疗价值,可针对身体特定的异常发挥作用。举例来说,蓖麻素因为能杀死细胞,经研究认为,它可以作为抗癌药物。
⑧就像武器会在不同人之间转手一样,毒素也会在微生物、植物以及动物间传递,种子也未必要生产所有的化学武器。
(选自《读者·校园版》合订本2016年第7卷,有删节)
【1】文章开篇述说克格勃暗杀乔治·马克夫的故事,有什么好处?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蓖麻素都有哪些特性?
【3】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第⑥段中两个加点的“专一性”所指相同吗?为什么?
9、请以“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