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武帝在处理一些重要政事时,依靠一些亲信或宾客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则称为“外朝”。汉武帝此举( )
A.缓和了中央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B.致使政府行政效率不断地提高
C.调整中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促使决策机制逐步走向专业化
2、下图是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对这一时期工业发展情况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C.工业结构发展更趋于均衡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成效
3、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 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
B.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
C.是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端
D.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4、电影《建军大业》主要以1927年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展开,描写中国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下列可作为这部电影背景的是( )
A.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
B.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5、下表是某历史小组在研究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时搜集整理的部分史料。其中能反映元朝官制的是( )
| 史 料 |
甲 | 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 … 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
乙 | ……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 |
丙 | 军国大计,周不总揽,…… 威命所寄,不于内阁,……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
丁 | 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 |
A.甲
B.乙
C.丙
D.丁
6、“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摸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世袭制度
C.大一统制度
D.郡县制度
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令他处在了与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的地位;然而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毛泽东采取的“非正统做法”是指( )
A.分析阐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B.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反对城市罢工、怠工的斗争方法
D.领导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大屠杀
8、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其诗作《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此可推知,该时期( )
A.中央政府与地方军阀间的矛盾激化
B.战乱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
C.分裂割据客观上推动统一
D.大一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9、“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这是《青年杂志》发刊词中的一段,其作者曾经参加( )
A.新文化运动和创建中国共产党
B.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C.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创建根据地
D.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
10、于阗人尉迟乙僧工于绘画,他将于阗技法融入中原画技,将“凹凸画”引入长安,使唐朝的绘画艺术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这一现象可以印证唐朝的时代风貌是( )
A.兼容并包
B.全面繁荣
C.文化领先
D.民风活泼
11、如图是1950年11月7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一副漫画,符合该漫画主旨的是( )
A.揭露美帝侵略朝鲜的阴谋
B.宣传中苏友好互助的关系
C.表达向往世界和平的愿望
D.坚定抗美援朝胜利的信心
12、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论述生物进化论时说:“生物变迁之因,皆由生存竞争。优胜劣汰之公例而来, 这条公例不仅适用于生物界,也普行于一切邦国、人事之中。”梁启超这一观点( )
A.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B.为国人普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C.顺应了社会变革的时代需要
D.试图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基础
13、据有关资料统计,元朝岁收粮赋中,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全国总额的37.10%,江西行省占全国总额的9.56%,湖广行省占全国总额的6.97%。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古代赋役制度的革新
B.地方行政区划的创新
C.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D.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14、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肩章。这一时期应该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 )
A.政府进一步促进民族交融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修筑驿道以加强地方管辖
D.边疆与内地的管理趋向一体
16、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之时,南方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逐步进入南北经济并驾齐驱的局面。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 )
A.政局动荡影响区域经济格局
B.北方经济优势不复存在
C.南北方对峙的状态日趋明显
D.政治中心呈现南移之势
17、《宋史·食货志》云:“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据统计,日本全国出土的中国铜钱中,北宋的钱币占82.4%。到1959年止,东非发现中国钱币233枚,能鉴定出年代的91%是宋钱。材料能够证明( )
A.宋钱是世界通用货币
B.宋钱外流诱发纸币的形成
C.宋朝海上贸易的繁荣
D.亚、非缺乏货币制作技术
18、春秋时吴国贵族虽自称是太伯之后,但在西周之后很长时间内却并未表现出亲近华夏的一面。而在春秋时期他们开始强调自身的华夏血缘,则并非偶然。吴国毗临楚国,通过强调与华夏的血缘关系,吴国获得了华夏(如晋国)的支持,增强了吴国与楚国等同抗衡的实力。由此可见( )
A.政治利益影响华夏认同
B.血缘联系保证华夏认同
C.接受华夏文化推动融合
D.楚国排斥在华夏族以外
19、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并承认此前签订的《瑷珲条约》, 抢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 100 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0、考古发现,后岗三叠层的下层是以红陶和少量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遗存,中层是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遗存,上层是以灰陶和绳纹陶为代表的商代晚期文化遗存。这一发现说明( )
A.石器时代生产发达
B.商代晚期阶级产生
C.华夏文化源于后岗
D.中华文明延绵发展
21、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讲道,“5年来,我们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这可以直接说明中国( )
A.形成了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关系
B.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
C.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22、人类学家在研究旧石器时代云南元谋人的两枚内侧门齿时,发现沿凹面的两面有褶起的凸棱且呈现铲形构造,而黄种人的两个上内侧门齿和两个上外侧门齿也都是铲形的。据此,元谋人文化遗存可用来研究( )
A.旧石器的演变
B.原始人的生产
C.黄种人的起源
D.各人种的变化
23、2022年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小王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时期遗存,出土大量陶器及少量石器、骨器等,这对研究仰韶文化中晚期的文化面貌提供实物资料。下列关于仰韶文化表述正确的是( )
A.地处黄河中游,典型器物是彩绘陶
B.私有制己产生,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
C.能够养蚕缫丝,主要栽培作物是稻
D.出现阶级分化,己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24、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为此元朝开创性地开辟了( )
A.江南大运河
B.永济渠和通济渠
C.长途海运航线
D.海上丝绸之路
25、1912-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________的作用
27、宗法制
(1)目的:________
(2)内容:
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宗法等级关系
②核心是________制。
③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________的,既是________关系又是________关系。
④________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________。
(3)原则:立嫡________,立子________。
(4)特点:________与________相结合
(5)作用:
A.有利于________
B.保证了________
C.对后世________
28、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_____________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_____________ ,构成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29、面对广州外海的鸦片走私,________皇帝特命湖广总督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________海滩公开销毁,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________的决心
30、宋元两朝,_______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_______,不拘法度。
31、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________代表组成代表机关,________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________制度和组织形式。
32、意义
(1)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________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33、蒙古族和回族
(1)蒙古族: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
(2)回族: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________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________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一回回。
34、巩固统一的措施
(1)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设立________。
(2)在地方管理上
①元朝实行________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________,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固定常设,称为________,简称________。除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________个行省。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统治效率较高。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___制度的重大变革
②对于吐蕃地区,则由全国最高佛教机构________进行政教合一的管理
③元朝设________、________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________的管辖
④元朝还在________设置巡检司,以经略台湾
3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例子?
36、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回答问题
(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样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具体是什么?
(2)列举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成就,分析这些成就出现的主要背景。
37、三国干涉还辽是什么事件?
38、重庆谈判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和结局?(67)
39、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新现象?(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