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列内容是近代史上中国各地民众抗击侵略军的斗争,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

    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

    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时,计划先提公款10万两白银,其余大部分资本再凑股成之;在筹建开平煤矿时,确定招股80万两白银作为资本。以此方式进行筹建的企业属于为(     

    A.官办企业

    B.军用工业

    C.民营企业

    D.官督商办企业

  • 3、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D.经济的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4、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出土了罐、瓶、碗、壶等大量彩绘陶器。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据此判断,姜寨聚落属于下列哪一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 5、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②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6、杭州亚运会的奖牌“湖山”将良渚文化的精美方形玉琼和圆形的奖章融为一体,体现了鲜明的良渚文化特色,而考古学证明中原地区无论早期的仰韶文化还是后来的龙山、二里头文化,都不精于玉器,多事彩陶、青铜文化为主。这表明(     

    A.良渚文化与中原文化未发生碰撞

    B.良渚文化比中原文化发达许多

    C.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D.中华远古文化具有多元一体性

  • 7、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红军转战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这一伟大壮举的起止点是(       

    A.瑞金、延安

    B.瑞金、会宁

    C.井冈山、吴起镇

    D.井冈山、会宁

  • 8、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基于此,他向汉武帝建议(     

    A.尊奉法家

    B.统一文字

    C.尊崇儒术

    D.贵儒尊道

  • 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全国普遍采用的是宽轨铁路(1.435米),而山西铁路轨道却是窄轨(1米)。结果,当外省市火车进入山西时,只有换上窄轨火车才能继续前行;同样,山西火车出晋时,必须换上宽轨火车才行。这表明(       

    A.北洋军阀派系间矛盾重重

    B.国共两党处于对峙状态

    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D.国统区的经济陷入崩溃

  • 10、1973年,考古学家在某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考古中发现了一层至数层的谷壳、稻杆和稻叶等混合物,中间也有烧成炭的稻谷。据此推断,该遗址最有可能属于(     

    A.仰韶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红山文化

  • 11、西汉经过文景二帝的治理,至汉武帝即位时,已经是“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主要得益于(     

    A.币制改革的成功

    B.阶级矛盾的缓和

    C.休养生息的政策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12、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正名”是孔子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这一主张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儒学的生活化

    C.稳定社会秩序

    D.确立儒学主导地位

  • 13、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文字、西夏文的共同特点是都借鉴了(     

    A.回鹘文

    B.藏文字母

    C.汉字

    D.蒙古文字

  • 14、秦统一后,秦政府实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如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后又向丽邑(今陕西临潼)、云阳(今陕西淳化)、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等地移民超十万户,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秦政府这些举措顺利实施主要是因为(     

    A.关中地区经济的繁荣

    B.法律体系的完备

    C.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驰道交通的发达

  • 1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化的开始,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下列选项最能从政治结构转型角度说明近代史自“辛亥革命开始”的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推翻了清王朝反动封建统治

    C.开始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尝试

    D.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16、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韩非子也提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他们的共同追求是(     

    A.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重视先王的治理经验

    D.厉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 17、康雍乾时期,清朝完成了统一大业,奠定了中国的辽阔疆域,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世界大国格局最终确立。以下史实能够支撑这一结论的有(  )

    ①统一台湾设府管辖②设奴儿干都司③平定准部回部叛乱④派遣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8、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表(部分),由如表可知唐朝(     

    时期

    民族/地区

    方式

    具体情况

    唐太宗

    东突厥

    战争

    东突厥汗国灭亡

    吐蕃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西域

    设置机构

    设安西都护府

    唐玄宗

    回纥

    册封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粟末靺鞨

    册封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A.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

    B.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

    C.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

    D.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

  • 19、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降低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减少了决策失误

    D.提高了工作效率

  • 20、1902年清末著名思想家严复撰文指出“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未闻以牛为体则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严复意在(     

    A.驳斥中体西用的落后观念

    B.宣传改革传统教育体制

    C.营造维新变法的社会氛围

    D.强调中西文化有机融合

  • 21、欧阳修《归田录》记载:“(通判)尝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太祖下诏) 凡文书非与长吏(指知州) 同签书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这体现了当时(     

    ①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②朝廷加强中央集权

    ③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                                   ④崇文抑武之风盛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辛亥革命后,妇女解放和男女平权的呼声与改革高涨一时,但大多女子很快又回到传统的老路上,依附别人或充当婢、妾,受其压迫。从根本上反映了(     

    A.封建伦理对女子的束缚

    B.新的经济基础尚未确立

    C.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D.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 23、“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是时人对康雍乾时期政治状况的描述。这反映出(     

    A.思想控制严密

    B.君主专制加强

    C.统治危机严重

    D.世界变化冲击

  • 24、《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重要文章。文章驳斥了“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才能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观点,为抗战提供了科学的战略指导。该文章发表于(     

    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湖南长沙

    D.陕西延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________

  • 26、兴起:从________起,一批学者掀起了________。儒学僵化儒学经典产生于先秦,到汉代已难以读懂,学者对文字进行解释,称为“注”。汉代的注释到唐代又难以理解了,于是出现了对注释的解释疏通,称为"疏'。学者热衷于细枝末节的繁琐笺注,对现实的政治实践与个人精神生活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陷入危机之中。

  • 27、内容

    类别

    时代

    成就

              

    小说

    元末明初

    《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

    是我国________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_______的写作体裁

    明朝中期

    ________

    神话小说的杰作

    ________

    讽刺小说的杰作

    清朝中期

    《红楼梦》

    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戏曲

    明清

    传奇

    代表:明朝的汤显祖、清朝的孔尚任。

    含义: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

    昆曲

    长期流行

    清道光

    京剧

    __________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而成。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 28、________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________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

    ②北宋灭亡,大批________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________地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语称“________________

  • 29、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战时陪都________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超过1万人,绝大多数为平民,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毁坏

  • 30、1993年4月汪辜会谈标志着________

  • 31、主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________

  • 32、社会治理

    (1)修筑驿道,设立________。(目的:巩固统一;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2)实行________:中央的宰相机构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辖区广阔,军政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3)对于吐蕃地区:由中央政府的________进行管理。

    (4)对西域:设________等管理军政事务。

    (5)对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________,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 33、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_______,到_______进入鼎盛时期。作家以豪放派的______________和婉约派的______________成就最突出。

  • 34、元朝时,形成我国________族的前身——回回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请全面客观地评价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 36、汉武帝时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唐宋以后逐渐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经由丝绸之路,中外政府使者、商人络绎不绝。元朝时,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来到大都,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中国输出的大多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输入的多是胡椒、香料、珠宝等。四大发明随之传入西方,世界三大宗教也陆续传到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 37、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一五”建设的时间及其特点。.

    (2)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在东北的原因。

  • 38、清朝是如何巩固东南边疆的?

  • 39、简答题

    1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2)例举日本侵华时犯下的罪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