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吾矛之利 锋利
B.道旁李 道路
C.冀复得兔 希冀
D.誉之曰 荣誉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毡(zhān)帽 驱(qū)逐 喧(xuān)闹 随心所欲(yù)
B、梳妆(zhānɡ) 弹(tán)动 迫(pò)害 痴(chī)迷
C、柳(liǔ)絮 绞(jiǎo)尽脑汁 清平乐(lè) 花苞(bāo)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丽受了很大的委屈,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B.王老师表扬学生总能一针见血。
C.跑到这里的时候,陈成的额头上已经是汗如雨下了。
D.我们不要老想着意外之财,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吧。
4、按要求填空。(8分)
(1)《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_。后两行诗是________________。这两行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按原文填空。
有几对燕子_________了。落在_______上。__________的天空,几_________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___________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__________。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随________所________ ________尽脑________ 同________协________ ________不及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一笑 ________紫________红 ________ ________如生 ________苦________绝
6、原文填空
(1)《乡村四月》,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_______景色,让我们感受到荷兰牧场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3)读《威尼斯的小艇》,看到“速度极快”时,我想到了四字词语_______;看到“船只很多”时,我想到了四字词语________;看到“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我想到了四字词语________。
(4)讲解的时候,_____,______要适当,还可以用________辅助讲解。可以根据________调整讲解内容。如,发现听众对某个部分不太感兴趣时,可以适当________。
7、我会填。(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笛弄晚风三四声。
(2)怪生无雨都张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儿__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
(4)有志不在年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8、斟词酌句
给下列字组四字词或多于四字的词语,诗句或俗语也可。
仗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哦!冬夜的灯光
【英国】 莫里斯·吉布森
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到我的诊所,他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而婴儿正在发高烧。【 】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他的农场在十五公里外,我要他告诉我怎样去他那里 我这里很容易找到 出镇向西走六公里半 向北走一公里半 向西走三公里 再 我给他搞得糊里湖涂,虽然他把他家的路线再说了一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点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一下阿尔伯达上空广阔无边的苍穹。在冬季,我们随时都要提防风暴,而天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寒天下雪的征兆。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的人,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寒风怒吼着。【 】,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①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②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③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的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④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在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⑤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个农民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病家来求诊。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满怀着恐惧。但是,车子在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 】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 】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我致意,人们在用灯光送我前行。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我沿途听到的,只有汽车发动机发出的隆隆声,可是我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这时,我开始领悟到了
。
【1】从下列由“然”组成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文中的【 】里。
居然 虽然 显然 蓦然 仍然 果然 欣然 茫然
【2】给文中第2小节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3】文章的第5自然段已被打乱了顺序,请将正确的顺序写在下面。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冬夜出诊,有哪些困难?请写出两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历了这次夜间出诊,“我”领悟到了什么呢?请联系文章,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补充完整。
10、课外阅读
我和老师有个秘密
①10岁的时候,我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
②母亲为我的15块学杂费和书本费整整准备了三年,此时,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在念中学了,其实他们学杂费的零头都要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要高,但母亲为了不让我的哥哥姐姐们耽误学业,她只好一年又一年地将我的入学时间往后推。好不容易攒够了15块钱,不料,三年后,也就是在我10岁那年,小学一年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已经比三年前翻了一番,达到了30块钱。得到这个消息后,母亲整整哭了一夜。
③就在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江老师找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我的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被江老师领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事后我才知道江老师答应母亲愿意为我交那15块钱学费的。
④上学后,母亲仅仅给我买了一个练习本。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本子怎么能够应付那么多的家庭作业呢?仅仅两天的时间,我的练习本就再也写不下一个字了。之后,我就再也没办法交上作业了。
⑤两天后,我被江老师叫到了他的办公室。看起来他很生气,可是当他得知我不交作业的原因后,江老师沉默了,半晌,他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孩子,我这还有一个备课本,你先拿去用,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就还可以再用了吗?对了,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写字,那就表示你的作业得的是优。你看这样行吗?”此时的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作业全部做对,一定要得优,不让老师写字。临走时,江老师又把我拉住了:“这是我们两个的秘密,你一定要保密呀!”
⑥许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快大学毕业的我还保持着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
【1】短文通过江老师 和 两件事,刻画了一位 的江老师,表达了我对江老师的 之情。
【2】第⑤自然段中“他很生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后来又“沉默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划线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和江老师两个之间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江老师要求我一定要保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你知道作者心中纪念的是什么吗?请选择最为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A. 是曾经的苦难生活,这是作者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B. 是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本。
C. 是母亲曾经为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艰辛。
D. 用铅笔写字是为了永远铭记江老师的恩情。
11、课内阅读。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在文中“□”里加上恰当的标点。
【2】选文中体现孙膑非常有把握能让田忌在赛马时取胜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可知,孙膑是一个 的人。
A.胸怀宽广
B.足智多谋
【4】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孙膑是如何使田忌在赛马中取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牧场之国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剽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1】“成群的骏马”一词表明骏马_________。“没在什么能够阻挡”说明了低地的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骏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是因为( )
A.这里是骏马的天地,它们在这里能无忧无虑的生活,自由驰骋。
B.作者对牧场和谐氛围的喜爱。
C.作者为了表明骏马在这里不受约束,夸大了说法。
【3】下面对“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这句话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的动态描写,写出了猪群生活的自由自在。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猪群生活的自由自在。
C.突出了作者对荷兰的喜爱,借猪群之口来赞美荷兰的热闹。
【4】选文中作者两次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体现了作者对荷兰的________和_______之情。请你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文中所描述的荷兰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①写作的时候,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 。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②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落笔写下“人”这个字,不禁肃然起敬,并为“天”和“地”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只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③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啊!
④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它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不管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种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的魅力却成了交响乐队的总指挥!
⑤面对着科学的飞跃,人们在慨叹中国技术的落后,想在困惑中寻求摆脱这种象形文字带来的同世界的阻隔,因而发出了实行汉字拼音化的震撼灵魂的呐喊。是的,这种呼唤曾经搅动得热血沸腾,但却有点唐·吉诃德攻打风车的憨态。中国的汉字以其瑰丽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
⑥在科学攀向高峰所出现的复杂思维状态中,倒是那种拼音字需要不断地再造,以至到了不堪忍受的繁琐程度,惟中国的汉字却反而焕发出青春,轻而易举地用原有的词汇构成了新的概念和术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因为它拥有一个单字的海洋。在人们熟悉这种文字后,可寻求的新的组合和创造的天地是那样的宽广而简便。
⑦我真的是无限钟情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惜和喜爱。
【1】在第①自然段画“ ”的部分后面再仿写一句,写在横线上。
【2】文章从四个方面谈了汉字的美,请依次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中“消化”一词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聪明的你,也来试一试,写写你对汉语词汇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10分)
晏子使楚(节选)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是因为( )(3分)
A.楚王不敢得罪晏子,怕齐国派兵来攻打楚国。
B.晏子的话迫使楚王必须打开城门,否则就承认楚国是狗国。
(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2分)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末期,楚王________次侮辱晏子,但是晏子用他的聪明才智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______。(3分)
15、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也是聚集多方力量、诠释“中国速度”的一座医院。几百台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施工画面吸引了4000多万中外网民在线收看……广大网友变身“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10天10夜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材料二:无论是非典还是此次疫情,我国皆在第一时间紧急建设专门收治病人的医院,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现将三所医院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医院名称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编设床位(个) | 建设用时(天) | 参与建设人数 |
火神山医院 | 3.39万 | 1000 | 10 | 4000以上 |
雷神山医院 | 7.97万 | 1500 | 14 | 7000以上 |
小汤山医院 | 2.25万 | 1000 | 9 | 7000以上 |
【1】下面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对的打上“√”,错的打上“×”。
(1)“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可以看出广大网民对医院建设信任度不高。(______)
(2)火神山医院是第一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______)
(3)火神山、雷神山、小汤山医院的建成与使用途释了“中国速度”,是技术创新和中国力量的体现。(______)
(4)火神山、雷神山、小汤山三所医院都是为了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______)
【2】面对疫情而建的收治医院是如何体现“中国速度”的,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瑜表面上对诸葛亮客气,内心却暗藏杀机。客气表现在:_____________。暗藏杀机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事”“不要推却”这两个词进一步说明周瑜很狡猾。
B.周瑜担心诸葛亮不中自己的计谋,强调“公事”,让诸葛亮无法拒绝。
C.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这是一个不能推托的任务,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D.这句话说明周瑜认为只有诸葛亮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4】“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是因为:_________。“立下军令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精彩再现。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
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最早是怎么得来的。究竟是出于象形,还是会意?( )出于哪一种考虑,我认为( )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这段话主要是从( )这个方面来描写金字塔的。
A.金字塔的名字
B.金字塔的样子
【3】作者在介绍自己对“金字塔”这个名字的理解时,说它象形,是从________________出发,说它会意,是从______________出发。
【4】你从文段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
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
王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日本人,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房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1】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想方设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若飞狱中锻炼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5】“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这里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10分)
第 一 次
马路旁的行(háng xíng)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的……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然而小男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裂开、绽开)了笑容。“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失败( ) 后退( ) 消耗( ) 容易( )
(3)概括写出下面三种人的态度:(不能重复 )(3分)
①老奶奶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②妈妈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胡子爷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中“第一个高地”具体指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赞同文中妈妈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
改为“把”字句 。
(2)山洪从山谷里涌了出来。
改写成比喻句,表现洪水来势凶猛: 。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为肯定句: 。
(5)《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魏巍写的。
修改为病句: 。
(6)捐出70元钱。 能帮助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子连成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雨下得很大。(用比喻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2)花儿开了。(用拟人的方法把句子写生动)
(3)这支蜡烛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改反问句)
(4)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肯定句)
(5)难道他会从柴房搬来一窝兔子吗?(改陈述句)
(6)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地满红花红满地, 。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翠翠红红, 风风雨雨,
山外白云, 池边绿树, 雨落溪边。
22、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7)这幅画很美。(改成感叹句)
(8)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缩写句子)
23、习作。
下列习作内容任选其一。
1.生活中,我们遇到过很多人,有教导你的老师、疼爱你的父母、活泼可爱的弟弟妹妹,也有朴实的清洁工……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选取一件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2.请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上“开心,难过,陶醉,成功……”等词语,以“他 了”为题作文。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字数在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