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陵水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查字典。

    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茂密 2、深厚;亲密 3、历时久4、(指颜色)深暗

    一往情深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深林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深红色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夜深了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 2、课文链接

    1.本学期,我们领略了祖国各地的美景。来到三亚,________正在欣赏着,突然那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像__________,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人们道了再见’”;来到金华的双龙洞,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_______________,自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我也被长江的气势磅礴所震撼:你用纯洁的清流,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推动新的时代。

    2.班长张丽只肯听她好朋友一个人的观点,不愿听其他人的想法,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在集体中,我们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说自己想说的话,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古今贤文》)

  • 3、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的修辞手法。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_________

    2.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________

    3.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_________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_______

  • 4、读拼音,写同音字。

    [] ____   (____竟  躲____)   失之交_____

    [jiǎo____   ____猾 水____)   心如刀____

  • 5、根据以下线索,猜出一位作者。 ______

    A、他是宋代词人

    B、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他一生多次被贬

    D、他有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快乐阅读,我能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4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注释)①幽人:隐士。

    1“怀君属秋夜”中“属”的意思是(  )

    A.适逢 B.属于 C.家属

    2“空山松子落”运用了_______的写作手法,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______的情怀。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词句,并完成练习。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词句。

    【2】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B.唤取:呼唤,询问。

    C.啭:鸟婉转地鸣叫。

    D.因风:因为风势。

    【3】词的上阕,一个“_______”字直接道出了词人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来与自己同住。词的下阕,通过黄鹂“___________”,写出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_______之情。

    【4】在这首词中,运用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将__________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喜爱。

    【5】美好春光的流逝总是让人感到无限惋惜和伤感,请你再写出两句类似的诗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年,就这样过去了。

    (有删改)

    【1】读短文,完成填空。

    (1)文中画横线的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故乡的元宵的____________

    (2)“一天快过去了”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短文开头用排比的手法,连用五个“没有”,有什么作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了元宵节这一天的哪些活动?什么活动写得最详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句“年,就这样过去了”,意蕴丰富。请你体会一下,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雪的功能令人惊奇

    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

    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目前已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1请写出与源源不断结构相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音节(  )。延年益寿的意思是( ),精益求精的意思是(

    3本文说明了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解释第④段中的超软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除了具有文中所说明的神奇功能之外,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很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请分别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阿公

    小巷里传来阵阵叫卖声:“豆腐花嘞——豆腐花——

    “给阿月买碗豆腐花吧。”阿公掏了钱,递给阿嬷。

    “哎!”阿嬤吆喝住卖豆腐花的老头,从阿公手里接过钱,往门外走去。阿嬷还没走出门,端月就已经站在门槛上等着了。老头卸下肩头的担子,舀了一碗豆腐花递给端月,端月接过瓷碗,咂吧咂吧地吃起来。

    “哟,这俏姑娘怎么满脸肿包啊?以后可找不到婆家了。”端月只顾着吃豆腐花,不答话。“家里养了一只馋嘴猫,偷偷喝了我的荔枝酒,摔了几个跟头,成这模样了!”阿公说完,哈哈地笑了。

    给方凳雕完了花,彩上了色,阿公也应了之前的诺言,带端月看戏去。每次看戏,端月是去看热闹的。看得没趣了,就回到阿公阿嬷身边去,不停地问:“还要多久才能回家啊?”这时的端月是最烦人的,但是阿公阿嬤仍旧能津津有味地看戏,并不理会端月的无理取闹。阿月自觉没趣,就偎着阿公眯着眼晴假装睡觉。

    散场时候,阿公只好背着“睡”得不省人事的端月回家。在漆黑的小路上走着,阿公弓着背背着端月,口中唱着戏里的小曲儿,阿嬤把蒲葵扇夹在腋窝下,一手提一只竹凳,跟在阿公身后。

    那天,林老二家又出了麻烦事。他的儿子武叔叔又发酒疯闹失踪了!林老二找阿公帮忙找人。后来,武叔叔找到了,阿公也回来了。只是阿公是被抬回来的,阿公在找武叔叔时,一不留神摔进深沟里,中风了。阿公的右边身子瘫痪了,不能动弹,路走不了了,话也说不清了。

    翌日清晨,端月在朦胧的睡梦中猛地听见阿嬷“哇”的一声后痛哭起来……出殡那天,阿嬷在端月的头上别了一朵白色的花。端月问:“阿嬷,阿公睡着了吗?”阿嬤不语,半晌后红着眼眶摇了摇头,说:“你阿公睡着了,跑到天上去了,不回来了……”

    “阿公为什么去天上?”

    端月用手捂住眼睛,小小的手一下子就被眼泪打湿了。阿公真的不会醒了,我再也见不到阿公了。

    那年荔枝树上只结了几颗荔枝,孤零零地挂在枝头。端月长大了,可是阿公却永远不会回来了。

    【1】文章的叙事顺序是(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2】“‘家里养了一只馋嘴猫,偷偷喝了我的荔枝酒,摔了几个跟头,成这模样了!’阿公说完,哈哈笑了。”结合语言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描写,写出阿公对端月的责骂。

    B.动作描写,写出了阿公开朗的性格。

    C.语言描写,写出阿公对端月的宠爱。

    D.动作描写,写出阿公的风趣和幽默。

    【3】第6自然段中“睡”字加双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特殊含义。

    B.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直接引用的部分。

    【4】文中“阿嬷‘哇’的一声后痛哭起来”的原因是(        

    A.阿公身体瘫痪了。

    B.阿嬷受伤了。

    C.阿公摔进深沟。

    D.阿公去世了。

    【5】最后一个自然段写荔枝树,主要衬托出(        

    A.今年的荔枝长势不好。

    B.端月对阿公的思念。

    C.端月对荔枝酒的怀念。

    D.端月失望的心情。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觉得阿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8】画横线的自然段没有写阿公对端月的疼爱,能删去吗?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与父亲抬担子》,完成下列各题。

    与父亲抬担子王清铭

    ①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②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③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④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跟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点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⑤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

    【1】阅读全文,分析加点的三句“我能行”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划线处,“我”为什么要“装成漫不经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苍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包含哪些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现实是实在的,无须抒情”,而有人却认为“爱需要表达”,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敦煌壁画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壁画大体可分为佛像画、神怪画、故事画、山水画等七种。其中,故事画又分为五种,画面生活气息浓郁  情节动人有趣,反映了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莫高窟第二百九十窟中,有按顺序绘制的八十七幅壁画,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另外,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就绘制在莫高窟第三百二十三窟的北壁西端上。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

    1写出选段中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浓郁——________    罕见——________    印证——________

    2选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画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两个故事画?  

    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解释词语。

    精兵简政: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的批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借用李鼎铭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六年级学生胡晓凡最近常常在想:中学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9月进入初中,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和同学呢?会有怎样的学习生活呢?昨天晚上,他提前成为初中生了——他在梦中走进了中学课堂。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把胡晓凡的经历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