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要求写成语。
(1)与“深思熟虑”结构相同(4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水滴石穿”的近义词或反义词(4个):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古代诗文填空: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 。(唐·王昌龄《出塞》)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 《示儿》)
③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宋元二使安西》)
④月落乌啼霜满天, 。(唐·张继《枫桥夜泊》)
⑤ ,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唐·杜甫《 》)
3、我会写近义词。
焦急——______ 漫长——______ 变化——______
兴奋——______ 明媚——______ 奇怪——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fáng yù pái huái xī shuài dān ge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jiàn wēi zhī zhù yān zhī fēi fú
__________ _________
5、辨字组词。
雅_______ 刑_______ 炊_______ 澡_______ 效_______
难_______ 形_______ 吹_______ 操_______ 饺_______
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竹石》是一首(_____)诗。
【2】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咬定: 。磨: 。坚劲: 。
尔: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3】理解
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灰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结合材料,完成练习。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①得乌金,藏蓄阳和②意最深。
爝(jué)火燃回春浩浩③,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yí)元④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⑤。
但愿苍生⑥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这里指大地。②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③爝火燃回春浩浩: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爝火:小火把。浩浩:本意是形容水势大,这里引申为广大无际。④元:本来。⑤铁石犹存死后心: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于人类。⑥苍生:老百姓。
材料:于谦生平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后先后升为御史、兵部右侍郎。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而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1】诗中能够体现诗人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诗句“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以“_________”称“煤炭”,再以“_________”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
【3】诗中画横线的句子象征意义丰富,寓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是咏物诗,所用写法是_________。表面上是咏_________,实际上是明志向,表达了于谦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诗歌的前两句从________、________角度出发,描写了乡村四月的秀丽风光。
【2】诗歌的后两句突出了乡村农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啦。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馋丫头!馋丫头!”羞得我连头也不敢回。
②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也还是一片饥饿……
③吃那些没收进主人家仓房里的东西,我还一次也没有被人家抓到过。倒不是因为我的运气格外好,而是人们多半并不想认真地惩罚一个饥饿的孩子。可有一次,我在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被他的大管家发现了,他立刻拿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木头棒子,毫不留情地紧紧向我追来。
④我没命地逃着。我想我一定跑得飞快,因为风在我的耳朵旁边呼呼直响。不知是我被吓昏了,还是平时很熟悉的那些田间小路有意捉弄我,为什么面前偏偏横着一条小河?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地纵身跳进那条河。
⑤河水并不很深,但是足以没过我那矮小的身子。我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我几乎背过气去,而河水却依旧在我身边不停地流着,流着……在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笑声。
⑥我简直不知道我是怎么样才爬上对岸的。更使我丧气的是脚上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一只。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了的鞋子,可我也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不,我并不是怕她打我。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
⑦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张洁《挖荠菜》)
【1】第①段从“馋”字谈起,“我”到底“馋”到什么程度?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财主家的胖儿子羞“我”的动词有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把下列句式改成陈述句。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从描写方式上看主要是什么描写?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为什么“不敢答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这种“可怕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啄木鸟的嘴直而有力,很像木匠使用的凿子。它在树木上一面攀登,一面以嘴叩树,速度非常快,一旦察觉树干内有虫子,就会伸进舌头,将它勾出来吃掉。
【1】想一想啄木鸟的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啄木鸟找虫、吃虫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拥挤:________。
②突兀森郁: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这段文字叙述的是________,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
12、课内阅读。
【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我惊奇地想________ 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________ 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________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________ 我的心怦然一震________ 这一震________ 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________ 是——勇气________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声音的延长。 B. 表示解释。 C. 表示转折。
13、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信息的85%左右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在影响视力的眼病中,近视占第一位。近年来,近视的发病有低龄化趋势,儿童中近视的发病率在逐年増高。近视成为影响国民身体素质的最常见眼病。近视不仅仅是视力差,还可引起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失明。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被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近视发生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青少年患近视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即用眼过度和用眼习惯不良。用眼过度是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每天学习时间长、睡眠时间短,课外作业多、课外活动时间少,收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等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尤其在寒暑假期间,由于父母的管束少,有些孩子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玩电脑,使得寒暑假成为近视的高发时期。不良的用眼习惯包括用眼过近,在动荡的车厢内阅读,边走边读,在阳光直射或昏暗的光线下阅读,躺在床上阅读等,这些都会诱发近视。
近视的防治重在预防。在生活中,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坐车或行走的时候不要看书,不要躺着看书。读写Ⅰ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部肌肉。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増强眼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萎缩,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控制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避免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在饮食方面应尽量少吃甜食,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如蛋、奶、鱼、肉和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如釆患了近视,应定期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数加深。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营养不良是患近视的主要原因。
B.所有的外界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获得的。
C.近视是常见眼病,只要戴上近视眼镜就好了。
D.近视成为影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最常见眼病。
【2】怎样预防近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量少吃甜食
B.保证充足的睡眠。
C.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
D.少吃含蛋白质的食品。
【3】“信息的85%左右是通过眼睛获得的”这句话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4】“青少年患近视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句中“大多数”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很爱读书,每天晩上睡觉前都要躺在床上看半小时课外书。小明的做法对吗?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6】临近期末,学习十分紧张,小芳的视力开始下降,请你结合短文内容给她提出三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节选)》,完成习题。
鲁宾逊漂流记(节选)
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很多,比如墨水。还有用来挖土或者运土的铲子、鹤嘴锄、铁锹,以及针线。至于内衣之类,虽然缺乏,但我很快就习惯了。
没有工具,干什么就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能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但是把它们运回家去的时间还要长很多。所以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把它运回家,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橇杠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这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除了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1】“我”缺少的东西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工作开展的吃力?(______)(可多选)
A.用很长的时间把树桩砍好削好。
B.搬运木桩需要很长时间。
C.打木桩很辛苦
【3】对于这样的吃力的工作,“我”又是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叙述内容来看,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人们把蒜瓣放在醋里封起来。(改写为“被”字句)
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用关联词语连接)
18、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这一声吼叫,把大家的胆都吓破了。(注意划线处的写法,仿照句子,写一写你获奖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理想中的2155年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一写。
要求:1.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4.字数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