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妒忌 颤抖 锻练 胸有成竹

    B.眷恋 慈祥 喉咙 心惊胆战

    C.难堪 船艄 衔接 出谋划策

    D.包袱 崭新 胸膛 摩拳擦掌

  • 2、下列选项中生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摩(mó)  谋(móu)  剂(jì)

    B.崭(zhǎn)  踌(chóu)  签(qiān)

    C.诊(zhěn) 眷(juàn)  尊(zūn)

    D.堪(kān)  涕(tì)     襄(náng)

  • 3、下列各组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昼夜(zhòu   yè)             倭瓜(wō   ɡuā)          篝火(ɡōu   huǒ)          哗笑(huà xiào)

    B.姊妹(zǐ   mèi)                咆哮(páo   xiào)        秽物(huì   wù)          咀嚼(jǔ   jué)

    C.监生(jiān   shēnɡ)             都督( dū dū )          旖旎(yǐ   nǐ )              秉性(bǐnɡ xìnɡ)

    D.瞄准(miáo   zhǔn)          龇牙(cī   yá )              策略(cè   lüè )              厮打(sī   dǎ)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

    (2)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________

    (5)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__

  • 5、翠翠红红,处处鸾鸾燕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叠字联)

  • 6、举头望明月,(   )。这句诗出自(   )代诗人(   )的《   》。

     

  • 7、按要求写成语。

    (1)表示“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学期,学校来了一位年轻帅气的老师,你会用这些成语形容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街(含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恩重山(含有比喻词)________________

  • 8、___________,勇气在困难中培养。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中国书法是很独特的一种艺术,它不仅具有艺术观赏性,还具有文化感染力,更重要的是书法最容易揭示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一字方方正正,其人大概 ;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 ;字痩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近于“五百斤猪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精灵古怪,才和他那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那样的端庄凝重,才和他临危不苟的品格相合,期间无丝毫勉强。

    好的书法的确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的思想和情趣,字既可以“外师造化”。又能“中得我心”。若仅能反映外物,而不表达外物在内心引发的启示和感受,就失去了写字的意义

    【1】“ ”画出评价好的书法的词语。

    【2】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处。(填序号)

    A.豪放不羁        B.小心谨慎

    【3】为了说明“字如其人”,作者列举了__________的事例。

    【4】作为小学生,你认为写字的意义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凡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受   ___ 羞愧   ___ 孔武有力     ___

    【2】当知道“母亲竟然这么轻”,为什么“我”心里会难过?(     

    A.护士没有告诉“我”母亲真实的体重是多少。

    B.母亲负重操劳一生,但身体却是如此瘦弱。

    C.“我”用力过猛,把母亲摔伤了。

    【3】第三自然段中“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的含义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说:“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母亲为什么在儿子的怀抱里流泪了?清谈谈你对此的理解。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想想我们在平时是否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请列出几件事。

    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那是19753月的一天,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给总理做手术,手术已结束,正忙着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叫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的李冰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她又急忙返回。总理见她来到身边,叫道:李冰。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见总理声音细微,便低下头去侧耳倾听。

        __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__你知不知道__

        __知道__李冰声音有点儿嘶哑__她万万没想到总理在病情这样危重的时刻__仍想着万里之外的矿工__总理啊__您广阔的胸怀里装着亿万人民__唯独没有自己__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总理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儿休息。李冰强忍着眼泪,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她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  

    (1)给短文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________ 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________ 你知不知道________ 

    ________ 知道________ 李冰声音有点儿嘶哑________ 她万万没想到总理在病情这样危重的时刻________ 仍想着万里之外的矿工________ 总理啊________ 您广阔的胸怀里装着亿万人民________ 唯独没有自己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轻松——________    喧闹——________

    强壮——________    响亮——________  

    (3)缩写句子。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的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激动地哭了。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________ 

    (5)想象一下,李冰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________

  • 12、阅读古典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刘玄德三顾草庐(选段)

    却说刘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均曰:“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分付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

    1下面关于阅读古典名著方法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读古典名著会遇到不懂的词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B.听名人对古典名著的评述,能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C.遇到一些特别难以理解的语句,不用刻意琢磨,只要知道大概意思即可。

    D.电影或者电视剧是对名著的精加工,观看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代替名著阅读的。

    2对选文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刘备在隆中遇见诸葛均 B.刘备对张飞极为不满

    C.刘备在草庐等候孔明醒来 D.刘备在草庐见到了孔明

    3“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下面的词语跟“晋谒”意思相近的是(  )

    A.下拜 B.拜访 C.相见 D.进来

    4三顾草庐说明刘备是个非常敬重人才的人。故事中还讲到两个敬重人才的人,他们是(  )

    A.关云长 B.齐桓公 C.东郭野人 D.周文王

    E.姜子牙

    5孔明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还知道孔明的哪些事?简要地写出两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戴表的人

    ①矿井坍塌了,出口被堵住,除了矿灯微弱的光,四周一片漆黑。

    ②6名矿工被困在了井下,等待人们营救。他们只有一个人戴着手表,大家要求戴手表的人来掌握时间,每小时通报一次,其他一律不许再问。

    ③时间被拉长了,1分钟就像一个小时那样难熬。似乎过了一天的时间,这个戴表的人才低声说:“过了一个钟头了。”

    ④大家默默听着,不再说话,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愁云惨雾。

    ⑤又过了很久很久,戴表的人用更低的声音说:“又过了一个钟头了。”

    ⑥每听到一次报时,大家的心里就增加一分绝望。井下的空气最多能维持三个半小时……6个人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了,几乎奄奄一息。四周似乎越来越黑暗,时间似乎越来越缓慢,呼吸似乎越来越艰难。

    ⑦过了很长很长很长时间,戴表的人用微弱的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又嘀咕了一句:“又过了一个钟头了……”接着。他就不发出任何声息了。

    ⑧矿工们几乎绝望了。生命还有半个小时了。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被堵在矿井里,还是已经到了漆黑 的地狱。

    ⑨就在这时。他们听到了头上传来挖掘机的声音,而且那声音端来趋清晰,很快一络光线射了进来……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⑩这时,矿难发生已经整整7个小时了。营救人员发现,6名被团矿工,竟然都活着!是这个戴表的人带领他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愁云惨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奄奄一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被困待救——______——______

    随着故事的发展,被用矿工的心情也在发生变化:

    焦虑——______——______

    【3】“时间被拉长了,1分钟就像一个小时那样难熬。”为什么矿工会有这种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戴表人的思维过程,完成表格。

    面临的情况

    ______________

    内心的想法

    ______________

    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

    人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

    【5】文中多次写到了四周的“黑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向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闷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的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我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悬崖上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是多么漫长。

    【1】选文第9自然段关于作者“啜泣”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对他太残酷

    B.终于战胜了自己,心情很激动

    C.惊吓过度

    【2】文中“屡次”的意思是( )

    A.—次

    B.两次

    C.三次

    D.多次

    【3】文中画线句子属于( )描写。

    A.语言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4】父亲在我面临困境时是怎样做的?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读《跳水》选文,完成训练。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心惊胆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很长吗?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1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大量描写了船长的语言和动作,你认为船长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1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索_______   愉快_______ 推想_______   特别_______

    2用下列成语写一个句子。

    绞尽脑汁: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语段中画“______”的句子改写成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下面的材料,答题。

    不一样的金字塔

    提起“金字塔”,可能你最先想起的是埃及金字塔。其实,在很多领域,人们把研究的数据进行整理,呈现出很有趣的不一样的“金字塔”。

    材料一:学习金字塔

    这是一项对人们学习效果的研究。研究者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两周后看看他们还能记住多少学习内容。然后,把测试结果由多到少排列,呈现了如金字塔一样的特点。

    在塔尖上的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留下5%。第二种,通过自己“阅读”的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借助“声音、图片”进行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经常进行“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进行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材料二:营养金字塔

    为指导人们健康饮食,营养学家提出了饮食指南,并形象地称为“营养金字塔”,它按我们每天应该科学合理地摄取食物量的多少,在“金字塔”上进行排列。第一层塔基是最重要的粮谷类食物,占每天饮食中的很大比重,约30%。第二层是蔬菜,约占25%。第三层是水果,约占20%,第四层是鱼肉蛋奶,可以补充优质蛋白和钙,约占15%。第五层是“金字塔”的塔尖,包括高糖、油炸食品等,约占10%,应尽量少吃。

    材料三:生态金字塔

    科学家考察了生物世界的食物链,发现它恰似一座金字塔,便把这叫做“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绿色植物,它们是一切生物的能量基础,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绿色植物往上,便是草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肉食动物处在第三营养级上。在“金字塔”的营养级序列中,上一个营养级总是依赖于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而存在。“生态金字塔”告诉人们,大自然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绝不可能超过承载能力去供养金字塔顶端的消费者。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这个自然的法则,否则,将使人类自己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1】以上材料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金字塔。

    【2】“生态金字塔”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自然法则?用“ ”在文中勾出来。

    【3】在语文课上,王老师经常让同学当小老师,把自己理解的内容教给其他同学,你觉得王老师的做法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营养金字塔”把下面的食物填写在金字塔结构图里。

    鸡蛋   米饭   菠菜   牛肉   苹果   玉米   胡萝卜   油炸糕

    【5】小明的妈妈为了减肥,每顿饭只吃蔬菜,她这样做很不健康。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劝妈妈?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把小明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感悟

    快手刘

    文/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 “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⑦“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饶,非叫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漏洞百出。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

    ⑧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在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

    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 瞧 就在这儿哪 怎么样 你们说错了吧 买块糖吧 孩子们给骗住了 再不喊闹 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 其余的一哄而散 只剩下我和快手刘呆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解困。

    ⑩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艺人的高超技艺,却没有人来传承,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1】给划线的的句子加上标点。

    【2】阅读全文,用文中原词填写下表。

    时间

    快手刘的手

    快手刘的演技

    观众

    “我”的表现

    “我”童年时

    敏捷灵活

    ____

    围了几圈

    揭他老底

    “我”高二暑假

    ____

    漏洞百出

    ____

    ____

    【3】品析下面的词或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连用三个感叹号,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至少说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理解

    先回来的鸟儿在林内不停地鸣叫  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 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女儿 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 边飞边鸣 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 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1给这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2解释词语

    (1)见闻: _____________

    (2)会合: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线画出实实在在的描写,用   画出作者的联想。

    4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形容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喂!老头,去博物馆怎么走?(改换成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明天去书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落下来。(至少两处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热情地帮助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改为双重否定句,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花性格孤僻。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溪水多么清!(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窗多年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我会按要求写句子。(13分)

    (1)我们不能忘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  (改为反问句)

    (2)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改为字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展示。

    冰心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童年的往事如一串珍珠,每一颗珍珠都闪烁着记忆的光芒。选择一件铭记在心的童年往事写下来,表达一下当时的真实情感。

    要求:1.题目自拟。

    2. 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字迹工整,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