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昭通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春分后第15日,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踏青、扫墓之外,在历史发展中还吸收了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B.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在清明之前,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C. 今年是亥猪年,小王推算出三年后她参加高考应是寅虎年,她的妹妹2025年参加中考,那一年应该是巳蛇年。

    D.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赠金岳霖先生这样一幅对联:“何止于米,相期以茶。”米就是指米寿,即88岁,茶就是指茶寿,即108岁。

  •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安安分分地尽着自己的职责,一向逆来顺受,不敢反抗。直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中,他终于爆发出了反抗精神,被逼上梁山,走上了反抗朝廷的道路。

    B.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采访,然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以优美的文笔完成了一部向世界真实报道中国及中国革命的历史巨著《西行漫记》(现译作《红星照耀中国》)。

    C.《简•爱》用自传体的叙事语气,使小说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和引人入胜的悬念设计无疑是其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D.一部成功的小说,必须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因其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屠自后断其/悬梁刺 B.似与游者乐/委而去

    C.以咨诹善/策之不以其 D.求古仁人之心/贻余核舟一

  • 4、下列语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孙大款慷慨地说。

    B. 程一鸣教授将自己的学术专著送给爱徒王斌,他在扉页上写下“王斌同学惠存”的字样。

    C. 主持人黄乐乐说:“感谢嘉宾吴小明,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D. 李烨对张进说:“非常感谢你这次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下次如果你有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 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 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齐婴亦反公扈之室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节选自《列子·汤问》)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

    (1)谓公扈齐婴曰_________(2)故足于谋而寡_________

    (3)易而置之_________(4)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3处)

    今 有 偕 生 之 疾 与 体 偕 长 今 为 汝 攻 之 何 如?

    4下面是两位读者读完此文后的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为他们的观点提供论据。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引用了两个典故,表达情感。前者表达  

    后者抒发了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作者回赠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唱和之作,沉郁中见豪放。

    B. 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自已的贬谪生活。

    C.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现了作者的惆怅之情,对未来对人生的失望。

    D. 尾联表达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

    北京商报1月25日消息  中通、申通、韵达、固通、百世、德邦等中国主要快递物流企业,以及AirCity国际物流集团、辛克物流、丹马士物流、4PX递四方、宏运物流、班马物流等海内外物流企业联合菜鸟平台发布公告,正式开通国内及全球绿色通道,免费从海内外各地为武汉地区运输社会捐赠的救援物资。该绿色通道面向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商业机构和医疗用品生产企业开放,将优先确保口罩、消毒液、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第一时间送达。

    (2)下面是摘自《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中的三则语录。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习主席引用这则语录的用意。

    ①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

    语句出自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一诗,是习近平总书记 2014年5月9日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所讲。

    ②第五集:报得三春晖

    语句出自孟郊《游子吟》一诗,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所讲。

    ③第九集:恶竹应须斩万竿

    语句出自杜甫《将赴成都平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中的第四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讲。

    (3)读下面材料说说习近平主席这几句新年贺词的内核。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的新年贺词中金句频出,深受大家欢迎。

    金句一: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金句二: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金句三: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

    金句四: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的过渡句是  

    (5)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少年有志,家国有望。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观看张艺谋执导的贺岁电影《满江红》,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以上数据来自“淘票票”APP)

    【材料二】

    ①《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一曲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不仅有极高艺术审美价值,还因与岳飞可歌可泣的生平结合紧密,具有极高历史真实性。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最珍贵的品格与精神气质,形成了中华民族公共心理的一部分,与之有关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不胜枚举。当代艺术工作者要继续改编类似题材并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必须要有创意。

    ②电影《满江红》可谓一次成功的实践。影片从《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千古绝唱流传的角度,来编织故事和组织叙述。与一般复仇故事不同的是,手刃真凶不再是电影主角们的终极目标,因为那除了快意恩仇之外,改变不了现实,更无法改变人心。

    ③影片很好地处理了历史与艺术、真实与虚构、写实与想象的关系,将爱国主义价值编织进生动曲折、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情节叙述中,出乎意料又令人拍案叫绝。电影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以秦桧为首的封建集权与专制下个体人生存的悲剧。每个人都只是权力系统中的一枚棋子,无论凡夫俗子还是高官达人,他们的生死对于权力系统而言无关紧要,他们随时都会因各种偶然或必然因素失去性命。生存就是一出权力的游戏,能够活下来全靠绞尽脑汁的权谋诡计和演技,尤其是小人物、底层人物。电影第一部分很好地展现了底层人物在困境中的挣扎和生存意志,以悬疑和喜剧的方式,吊足了观众的兴趣。在秦桧宰相府高墙大院的狭窄走廊中走马灯式行走的众人,仿佛命运之笼中的困兽,配上豫剧与现代打击乐,密集的节奏,不仅让悬疑叙述变得好看,更让观众为困局中人物的命运而揪心。

    ④第二部分主要讲述被权力异化的个体如何找到生存意义并努力为之奋斗,从而建构新主体的故事。片中,精忠报国出现了三次。前两次是影像化叙述,张大(沈腾饰)背上的刺字精忠报国每一次以特写镜头出现时,都会配上庄重激昂的音乐,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达到震撼人心的目的。第三次是文字叙述。有了前面两次的铺垫,第三次的叙述则犹如春风化雨,很好地强化并巩固了爱国主义思想在观众头脑和情感中的地位。同时,主要人物孙均(易烊千玺饰)正是在这四个字的影响下,完成了思想的重大转变,从一个封建集权和专制制度的工具人,变成了具有强烈爱国信仰、不再畏惧个体牺牲的仁人志士。三次精忠报国的植入与强化,以及影片高潮部分——秦桧的替身对《满江红》的生死诵读、众将领和士兵对《满江红》的分批传诵以及女童的领诵,给观众带来极为生动、自然、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电影主创团队将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符号的媒介属性,其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尤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收获了比文字更生动、感性、直观的效果。

    ⑤《满江红》既沿袭了张艺谋导演的一贯风格,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在叙述方面精心布局、巧妙构思,还充分尊重观众的观影心理,创作出新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塑造出新的中国人形象——有责任、敢担当、不怕牺牲、有信仰……这些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来的宝贵的中国精神,感动和激励了大众,也向世界展示了疫情之后一个欣欣向荣、积极向上、团结一心、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焕然一新的中国形象。

    (节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材料三】

    《满江红》延续着张艺谋从《红高粱》到《英雄》再到《一秒钟》《悬崖之上》等片,对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关注和悲悯。在这个虚构的故事里,我们分明看到某种真实的情感存在:这些壮士的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只为了一个义字。这正是那些被佞臣试图抹掉的故事,得以口口相传、代代铭记的奥秘。这种壮怀激烈、义薄云天、流传千百年的家国情怀,就是电影《满江红》的价值真谛,也是应该被唱响流传的时代强音!

    ——《人民日报》文艺评论

    我们将主流价值观蕴藏在故事讲述中,深入挖掘传统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希望通过创新讲述方式与更多的观众进行对话。

    ——编剧陈宇

    近年来,家国情怀已经成为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重要关键词之一,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大银幕的光影体验中收获感动。

    ——央视新闻专访

    《满江红》胜在情节饱满,这正是当下主流观众的审美需求。

    ——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

    【材料四】

    满江红·写怀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①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靖康,宋钦宗赵恒的年号。②胡虏: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③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1】下列表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中的图表数据可知,电影《满江红》的观影群体以青年观众为主体,占比接近一半。

    B.电影《满江红》中,孙均原本是一个无条件服从于封建集权和专制制度的工具人,后在“精忠报国”四个字的激励下,转变成了具有强烈爱国信仰、不再畏惧牺牲的仁人志士。

    C.在以秦桧为首的封建集权与专制下,无论凡夫俗子还是高官达人,每个人都只是权力系统中的一枚棋子,他们必然因此而失去性命。

    D.张艺谋执导的《满江红》虚构了一个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却真实地向观众传递了壮怀激烈、义薄云天、流传千百年的家国情怀。

    【2】材料三中《人民日报》文艺评论指出在电影《满江红》里,“我们分明看到某种真实的情感存在:这些壮士的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只为了一个义字”。这句话让你联想到了下面的哪篇课文,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B.《老山界》               C.《鱼我所欲也》

    【3】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归纳电影《满江红》深受观众热捧的原因。

    【4】学校组织观影的通知发出后,有同学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人民安居乐业,重温历史、观看爱国电影已经没有多大必要了。”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生活,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不少于80字)

  • 10、通州,好一个字了得!《国语·晋语二》载:道远难通,望大难走。    之义。古代通州沿运河可南达大江南北,沿秦代蓟(今北京广安门一带)、襄(今辽宁辽阳),驰道可东达松辽平原,出居庸关可北达长城内外。《易·系辞上》道:一阖(hé)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之义。古代通州自开河至封冻,运河上南商北客,出使入贡,(络绎不绝/陆陆续续)。《周礼·考工记·序》言: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    之义。古代通州是京杭运河北端,川陕豪商,吴楚大沿运河将货物船运至通州,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方特产入长城各口,以骆驼或大车运至通州,交易后各货回程。在我国历史上,曾经称作通州的共有5处,但只有今天北京的通州中外闻名,根本原因就在于取漕运通济之义,就在于是京师的左辅雄藩,就在于它自古以来便是北京城的东大门。

    漕运码头可以说是老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北起点通州,是北京通往天津、河北、东北地区的枢纽要道。京杭大运河近千年的漕运历史为通州区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美景佳谈。昔日的通州八景古塔凌云”“长桥映月”“柳荫龙舟等依稀可见,一枝塔影认通州”“倒影山河月影摇等赞美诗句一直流传至今。

    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发展国家战略,正在全面推进。其中,最受瞩目的规划之一就是北京将在通州建设城市副中心,这一规划无疑将对北京及京津冀格局带来深远影响,通州将因此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1】对第段中括号内所选词语和加横线字读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络绎不绝   吴楚大ɡǔ)   货回程(zài)

    B.陆陆续续   吴楚大ɡǔ)   货回程(zǎi)

    C.络绎不绝   吴楚大(jiǎ) 货回程(zài)

    D.陆陆续续   吴楚大(jiǎ) 货回程(zǎi)

    【2】将下列对字的解释词语依次填入文段中甲、乙、丙三处,恰当的一项是(  

    贯通   到达   流通(交换)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3】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用规范的正楷或行楷书写漕运码头四个字,并对自己的书写做简单赏析。

     

  • 1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 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 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 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 白蝴蝶梅花、垂枝梅、复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不言其他,单名字就已是绝代天香 了。这梅的名字真是好。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 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 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 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 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 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 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 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 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 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坐在青柳里,眼前 是绿的,水里是绿的,朱自清先生的眼睛也成了绿色。在自清的光阴里自清,休息凡尘倦意,那倦怠轻飘飘的,被绿色淹没。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 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 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这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和鸟鸣,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 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 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 则似青柳,绿葱葱的,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 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 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 要抵达。

    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自《文艺报》2014年8月20日,有删减)

    1说说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在自清的光阴里自清,休息凡尘倦意,那倦怠轻飘飘的,被绿色淹没”中两个“自清”的含义。

    2“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 花红柳绿了”与“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写作手法相同,请简要赏析。

    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比较下面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原句: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 绿,绿起人间四月天。

    改句:玉兰,木兰科植物。在南方地区约三月中旬开放。三月底随着玉兰的凋零,春花的世界逐渐消失,绿色的枝叶发荣滋长。

    4“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得 到哪些性灵的滋养?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一句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