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强调:“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我国不断努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既“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表明( )
①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②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③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方能明白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以下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旧民主主义时期探索复兴之路的各种尝试,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专制走向民主的飞跃,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让中国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我国将进一步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持续强化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扩大内需战略( )
①应该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虚拟经济上
②有利于对冲以及化解外部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
③需加快构建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④要坚持问题导向,倒逼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是( )
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5、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诸方面内容中,区别于以往社会关系最根本的一方面是( )
A.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B.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互助合作关系
C.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D.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6、马克思在1847年《哲学的贫困》中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
D.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
7、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大力发展实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列推导正确反映其内在联系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在该《意见》指导下,H市某村不断推进经营方式改革,探索出一条与现代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已建设成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美丽乡村。以下是该村的探索历程:
继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个人承包村办企业调动村民生产积极性 | → | 通过集体规划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了集体经济 | → | 成立股份合作社,吸纳村民入股,吸引优质企业投资,进一步提升生产力水平 |
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得益于( )
①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②深化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③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④公有制经济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与此同时,我国的基本国情、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立足“未变”、顺应“已变”,这需要( )
①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②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把改革开放作为新时代的中心工作
④使我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就意味着( )
①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发生了变化
②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
③要重新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基本路线
④要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发展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随着生态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大自然的野生动植物已不能满足先民们生存的需求,于是人类社会就开始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的萌芽,开创了“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由此可见,农业文明的出现( )
①说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②表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③是人类社会生产力获得发展的重要印证
④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社会发展的归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法国南部史前洞穴壁画《山洞小猎人》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原始人小萌在路上撞到了一头猎物,但他没有一个人上前打猎,而是继续做记号跟着猎物。看到猎物停留,小萌赶紧原路跑回,告诉大人。于是大家跟着小萌的记号,齐心协力捕到猎物。据此推测,在氏族制度下,这头猎物可能( )
①被氏族成员共有,生产资料归氏族共同占有
②被氏族长独自享用,因氏族长享有特权
③被撕成肉块分给大家,氏族生产力水平低下
④被氏族成员用文字记录了此次狩猎经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面对经济稳增长的诸多压力和挑战,国资央企切实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投资重大工程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积极“出海”竞标海内外项目,保障供应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粮食、药品等,为推动实现经济稳中求进、稳定预期打下坚实基础。这说明( )
①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
②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数量和质量的优势
③我国要保持国有经济在所有行业的绝对控股地位
④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4、邓小平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面对国家蒙羞、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此时的历史任务是( )
A.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C.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要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下列对上述政策效应分析正确的是( )
①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取消市场准入限制——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②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积极性
③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盘活民营企业存量资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完善融资支持政策——扩大民营企业融资规模——降低民营企业融资风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从我国“运10”研制的戛然而止到与麦道公司合作的无疾而终,从21世纪之初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到中国商用飞机的应运而生……中国民用飞机产业的发展,与党中央战略布局、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相关,国内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近20万科研人员协作攻关的成果。这充分展示出( )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强化按劳分配能有效激励科技创新发展
③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④中国积极推动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重庆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动数字经济往“高”攀升,抢占关键技术、产业集群、未来布局制高点;向“新”进军,重塑平台新优势、激活数据新要素;以“融”提效,打造未来乡村智慧场景。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应( )
A.坚持永续发展,提升发展质量
B.坚持创新发展,完善产业体系
C.坚持协调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D.坚持理念引领,着力扩大内需
18、2023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与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共同梳理出“年度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以下为其中之一:
类似“价格刺客“问题的存在( )
①要求政府健全行业监管机制,严守法治和市场秩序
②要求企业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降价来扩大市场需求
③表明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需要政府的监管和调控
④表明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定价的价格形成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3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司法政策、严格审判监督,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维护统一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运用法治方式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和治理。上述措施有利于( )
①确保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③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④提升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有效化解企业经营风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在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也在开放中与各国充分共享了发展机遇。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放合作,继续同包括地区国家在内的各国分享中国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③为世界经济稳定繁荣贡献中国动力
④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意味着( )
A.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主心骨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工人阶级从此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22、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表现在( )
A.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从此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C.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D.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现实道路
2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要求( )
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②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
③健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
④发挥税收在第三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辛探索,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领导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以下选项中符合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是( )
①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
③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道路
④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①人民内部矛盾
②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④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近年来,江西把推进重点产业集群式发展作为抓手,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江西计划到2026年,电子信息、新能源等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等6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由此可见,江西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可以( )
①畅通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③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④整合区域优质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下列属于企业的是
A.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
B.中国妇联
C.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D.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8、2023年上半年农民张某的家庭收入记录单如下:对张某家庭收入记录单解读合理的是( )
总收入为4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获得收入35200元,入股村办企业获得分红收入4000元,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30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收入800元。
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②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入股村办企业获得的分红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收入属于再分配所得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1848年2月,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共产党宣言》油墨未干,就被分发到各国同盟盟员手中,成为工人的思想武器。《共产党宣言》之所以会成为工人的思想武器,是因为它( )
①指明了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②阐明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③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人把矛头直指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给人以启迪。下列说法与这首诗歌描述的社会形态相符合的是( )
①地主占有农民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地主剥削农民是封建土地私有化的前提
③农民只有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④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这一社会的显著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材料一 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形式,正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GDP增长338亿元。进一步释放我国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潜力,将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新着力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说明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信息消费潜力。
材料二 H公司和L公司都是国有企业。23年前,L公司实力远超H公司,利润17倍于H公司。之后,两个公司开始了不同的发展历程。H公司走以“技术派”为主、技术驱动的路线,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公司总收入的10%以上;L公司走“贸易派”为主、运营推广和渠道驱动路线,其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从未超过2%。23年后,H公司实力远超L公司,利润5倍于L公司。
(2)经营战略关系企业成败。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假如L公司走技术驱动线路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3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33、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34、2017年2月14日,张高丽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更好服务惠民生稳增长;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措施,发挥传统医学优势造福人民;决定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进外贸转型增强服务业竞争力。2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
根据上述材料从政府角度分析,国务院是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能的。
35、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分析。
情境一 在铜官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村长打电话给在深圳打工的本村村民赵某,告诉他具体投票选举时间,让他回家去参加投票,赵某说:“选谁都无所谓,你替我随便画几个圈得了。”
(1)你怎样看待“赵某”的观点?
情境二 2017年,铜陵市提出将采取标本兼治的多项措施,其中将采取行政、经济手段双管齐下,控制用水总量,对超计划用水的企业实行加价收费。某企业因为超额用水较多,企业成本大大提高。企业主决定要带领职工去政府门口围堵,讨个说法。
(2)请你告诉该企业主该如何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