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少年要志存高远且持之以恒,倘若见异思迁必然导致一事无成。
B.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C.改革开放的40年,我们见证了国家的飞速发展和百姓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D.漫步康宁湖岸边,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优美景致。
2、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选项是( )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创新 ⑦清楚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①②⑤ / ③⑥⑦⑧ / ④⑨/⑩
B.③⑤ / ①②④⑥⑨ / ⑦⑧⑩
C.①③⑤⑦ / ②④⑥⑧ / ⑨⑩
D.①②⑤⑥⑨ / ③⑦⑧ / ④⑩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菩萨 衰悼 辫子 瓦罐
B.渴幕 福橘 门框 磕碰
C.门槛 粗拙 厚道 镶嵌
D.怨恨 竹杆 紧绷 啃食
4、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麦西莱普公园一到春天,到处是花,香红柳绿,蜂围蝶阵。
B.我的父亲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纠正发音不标准的地方。
C.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D.我曾多次提醒要注意安全生产,可他就是不以为然。
5、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烦躁 竹蔑 屏障 微不足道
B.闲遐 朦胧 陡峭 妇孺皆知
C.点缀 怀恋 疲惫 姗姗来迟
D.犁耙 猥琐 咳嗽 颠沛流漓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渎里正式开街后,游客们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的讨论着,场面十分热闹。
B.当我了解到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的“中国方案”,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C.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航天员们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各得其所。
D.“未来”二字如初升的太阳、拔节的禾苗,令人展开怪诞不经的遐思,增添奋进动力。
7、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卓越zhuó ##dot## 殷红 yān 锲而不舍qiè 锋芒必露bì
B.谰语lán ##dot## 霹雳 pī ##dot## 一泄万丈xiè 酣然入梦hān
C.愧怍zuò 萦绕réng 警报迭起déi 鞠躬尽瘁cuì
D.载客zài 伛偻yǔ ##dot## 沥尽心血lì 迥乎不同jiǒng
8、阅读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时常)
B.为人谋而不忠乎(忠诚)
C.逝者如斯夫(往、离去)
D.人不堪其忧(能够)
(2)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
D.择其善者而从之
(3)下列对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突出了颜回的艰苦生活。
B.“温故而知新”强调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刻阐释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D.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文人非常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
9、默写
春花秋月,节气轮回,风霜雨雪,生生不息。古今文人通过描写自然美景抒发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怀。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主题,按要求填写内容。
主题 | 文学常识与名句 | 出处 |
读自然,遍地是景 | 王湾停宿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①______”; 杜甫在江南暮春时节,感受“正是江南好风景,②______”。 | 《次北固山下》 《江南逢李龟年》 |
读花草,句句有情 | 岑参联想到故园菊花,寄托对和平的渴望:“遥怜故园菊,③_____。”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读大海,昂扬奋发 | 曹操以“秋风萧瑟,④______”体现大海惊人力量和雄伟气势。 | 《观沧海》 |
读明月,托物寄怀 | 李白用“⑤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表达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也借“⑥_____,_____”表现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 《峨眉山月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读论语,安贫乐道 | 在困顿的生活之中,孔子及其弟子并不因贫困而苦恼。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也不改其乐,孔子也说:“饭疏食,饮水,⑦_____,____。” | 《论语·述而》 |
读人生,处处有情 | 郑愁予: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⑧________,是个过客…… | 《错误》 |
10、现代文阅读
丹麦生蚝
佚名
①近日,丹麦驻华大使馆的一篇《生蚝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一夜之间丹麦生蚝抢占了前辈“皮皮虾”的风头,成为网络爆款。各种吃蚝攻略层出不穷,连丹麦驻华大使馆的官微都说“火得有点儿措手不及”。各种商务合作随之而来,天猫、京东纷纷推出各式丹麦美食。
②首先需要明确一点, 此处所说的疯长生蚝,并非丹麦原有的欧洲蚝,而是太平洋生蚝。而之所以泛滥成灾,正是所谓的生物物种入侵。
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科普作家张博然表示,事实上,科学家到现在还不知道丹麦的生蚝是哪儿来的。“过去的十多年间,这种生蚝在丹麦、挪威和瑞典迎来了大范围爆炸式增长,成批占领贻贝的生存空间,甚至开始入侵本土生蚝持有的潮下带。悲观者担心,按照这个趋势扩散,北海周边的沿海生态系统将被改写。”作为原产于日本的种类,太平洋生蚝抵达丹麦的可能路径之一是通过荷兰。张博然介绍道,1964年荷兰的生蚝养殖者将其引入了太平洋,用来满足吃货,这也是其在北海周边的第一个明确记录。
④至于是否存在生物入侵的风险,引进者们表示不必担心,理由看似很充分:在原产地太平洋生蚝只有在水温20摄氏度以上的时候才会繁殖,而北海的温度无法达到。无法繁殖,自然不会失控。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二字。1975—1976年,北海“异常”温暖,太平洋生蚝开始繁殖,仅仅两个夏天,就牢牢占据了东斯海尔德河口。加上全球变暖大背景下的水温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 荷兰全部海岸线都已被生蚝占领, 还在继续向东扩散。
⑤“它们大概是和德国、丹麦自己的引种尝试汇合,终于造成今天的局面。”对于太平评生蚝入侵带来的影响,张博然描述说:“生蚝是一种造礁生物。厚实的壳体在沿岸层层累积,会彻底改变海岸的面貌,甚至影响海水的流动、降低海底的氧气浓度。在有些海岸,这样的改造是有益处的;但另一些海岸里生蚝的入侵就会对原本的生物产生强烈冲击。”
⑥在瓦登海南侧,潮间带主要贝类原本是紫贻贝,是本土鸟类至关重要的食物。十多年前研究者就已经观察到,随着生蚝的扩张,砺鹬这一种季候鸟正变得越来越少。
⑦丹麦的科学家和渔民已经向丹麦自然保护局投诉很多次了,但是依旧没有办法处理这些棘手的入侵者。政府鼓励大家去海岸边采集这些生蚝带回家煎炒烹炸,但并没有多少人去这样做,所以根本就没有效果。因为当地人平时常吃的主要是野生欧洲生蚝。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的瓦埃勒市场,太平洋生蚝单价为18丹麦克朗(约18元人民币) ;而产自利姆水道的欧洲生蚝虽然个头较小,但价格更贵,要40丹麦克朗(约合40元人民币)一只。
⑧《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曾在丹麦留学多年,现在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工作的岳皓,他表示,其实丹麦当地有一种“生蚝狩猎”的旅游业态,即所谓的去海边抓生蚝、吃生蚝。参加生蚝狩猎必须由导游带领,穿好防水连靴裤,带上网兜、防水手套等工具,退潮后去浅滩湿地上捡拾生蚝。找到生蚝也并非易事,需要一直弯腰,决然不是轻松坐在饭桌前享受已经打开清理完毕的生蚝那么简单。
⑨丹麦驻华使馆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因为此次生蚝“大热”,未来“生蚝狩猎”可能会在中国游客中引起巨大反响。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赴丹麦旅游游客在酒店每晚住宿的数量增长42%。加上今年是中丹旅游年,预计2018年中国 赴丹麦游客有望达到26.2万人次。
【1】下列对“丹麦生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让丹麦人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的长满海岸的生蚝,并非丹麦原有的欧洲蚝,而是太平洋生蚝。
B. 荷兰生蚝养殖者把原产于日本的太平洋生蚝引入了丹麦,这是太平洋生蚝进入丹麦唯一路径。
C. 太平洋生蚝在原产地只有在水温20摄氏度以上的时候才会繁殖,1975 —1976年北海的温度曾达到过。
D. 在丹麦市场,产自利姆水道的欧洲生蚝个头较小但更贵,单价比太平洋生蚝贵约22元人民币。
【2】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说明对象为丹麦生蚝,主要分析了丹麦生蚝之所以会长满丹麦海岸的具体原因。
B. 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张博然认为丹麦生蚝泛滥成灾的原因并非生物物种入侵。
C. 第①段画线句子属于生动说明,说明了丹麦生蚝取代“皮皮虾”成为当下风靡网络的美食。
D. 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此次生蚝“大热”有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赴丹麦旅游。
【3】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致的一项是( )
A. 生蚝会彻底改变海岸面貌,甚至影响海水流动、降低海底的氧气浓度,这样的改造是无益的。
B. 在瓦登海南侧,扩张的生蚝已取代了本土鸟类的主要食物紫始贝,季候鸟砺鹬变得越来越少。
C. 因为是丹麦人主要食用野生欧洲生蚝,所以没多少人去响应政府鼓励大家采集生蚝烹饪的号召。
D. 参加生蚝狩猎须由导游带领,穿好防水连靴裤,带上网兜、防水手套等工具,退潮后去浅滩湿地捡拾生蚝,找到生蚝很容易。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向暖而生,向心而栖
米丽宏
①北方的伏天,阳光猛烈,如烤如炙,雨也急骤,一下起来就瓢泼倾盆。伏天的光阴也显得很慷慨,凌晨四点,枕头上已洒满米白的天光,晚上八点,天色还不肯退去。这么长的日脚,连花儿都开累了吧?
②在这种天气里开得起劲儿的花有两种,水上的荷花和陆上的葵花。荷花如翩翩仙子,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葵花像痴心女侠,在山坡高地仰着笑脸,乐呵呵地守望着。小时候,我总觉得葵花是一种很傻的花,在那么酷烈的阳光下,还傻呵呵地仰着脸追着太阳跑,不怕灼伤自己吗?它的脾气还挺犟。有一次,我踮着脚尖拽它的花盘,它暂时把头低了一低,我的手一松,那花盘又弹了上去,一副笃定忘我、专注向上的神态,眼里只有太阳。(批注:________)
③后来,我留心观察它。丝绸一样的花瓣不仅没被灼伤,还嫩汪汪的,像浸了水。那么酷烈的阳光,对它而言却宛如琼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营养,许是因为太阳是葵花的信仰。
④小时候,三伏天放暑假,我们小孩子可舍不得在家里避暑。田间、山林全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园。在野外玩耍的间隙,声喧渐渐平息,山林的寂静让我们有了短暂的沉默,沉默中,我们望向山脚下的葵花地,唯有它们在阳光下发出高亢的呐喊,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震撼。万绿丛中夹杂着它们明晃晃的金色,把伏天的单调一下子调匀了。
⑤再大一些的时候,我看过一次月下的葵花。它们齐齐低着头,好似在看脚下的土地,也像在用心体察月光是怎样充盈了露珠的梦境,它们那样温顺、安然、娴静。然而,它们用早晨新鲜的阳光洗漱,用露珠抹脸,如果有小风溜溜地吹过,葵花就轻轻咳嗽,像是为了清理掉身体里的残梦。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全身心的热情,让水分瞬间充盈了枝干、茎叶,像是又一次焕发了青春。
⑥看到葵花,我才相信这世间是有着虔诚和专注这两种正能量的。葵花这两种力量汇聚在自己身上,然后全部寄托给太阳,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带它们去往诗和远方。诗是高贵、纯粹的,远方是豁达、悠远的。因为信仰,葵花不萎靡,不颓废,时刻昂扬,时刻虔敬。它们用尽浑身的力气去迎接最暴烈的阳光,让精神获得了最纯粹的沐浴和润泽。
⑦也许在我们认为炎阳下的爆烤苦不堪言时,葵花却很享受,很过瘾。它们每吸收一寸日光,生命就比上一刻又精彩了一些,饱满了一些。所以,它们不会像世人那样去诅咒烈烈的炎阳,而是凭借一种坚定的支撑,将生命提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1)如何理解标题“向暖而生,向心而栖”的含义?
(2)文章开头写北方日脚长,阳光猛烈,有什么作用?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从修辞、用词、表现手法等多角度进行批注,请自选一个角度对文中第②段画线句作批注。
(4)葵花能在暴烈的阳光下忘我绽放,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带给你的人生启示。
12、试题:最美的笑容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叙述有条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要完整,有真情实感。(3)注意作文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