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锦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木兰诗》——民歌——北朝

    B. 《陋室铭》——刘禹锡——宋

    C.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

    D.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奥地利

  • 2、同学聚会,王强见到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秦刚,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多年未见, 可好?”秦刚:“托您的福 身体康健。”

    选择一组词语填入横线,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愚兄  家父、家母  令尊、令堂 B.贤弟  令尊、令堂  家父、家母

    C.贤侄  令尊、令堂  家父、家母 D.贤弟  小儿、小女  令郎、令爱

  • 3、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的是俯瞰沧海的全景,有力地描绘了大海的壮阔。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实写所见之景。

    C.“日月之行”等四句虚写作者的主观感受,即诗人看到海水汹涌浩荡所想象出的景象。

    D.全诗写景,刻画高山大海景象的同时含蓄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不甘服输的进取精神。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豆你玩(绿豆)”“蒜你狠(大蒜)姜你军(生姜),这些词汇无一不显示了市民对于不断上涨的农产品的担心。

     

  • 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脸颊(jiá) 匿笑(nì)   徘徊(huái)   霎时(shà)

    B. 倔强(qiàng)  胆怯(qiè)   蜿蜒(wān) 诀别(qué)

    C. 模样(mó)   弧形(hú)   冀中平原(jì)   截然不同(jié)

    D. 绽开(zhàn) 感慨(gǎi) 小心翼翼(yì) 花团锦簇 (cù)

  • 6、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润  着(zháo)落 静谧() 翻来复去

    B. 澄清  粗犷(guǎng)  荫(yīn)蔽  咄咄逼人

    C. 决别  窠(guǒ)巢   贮(zhù)蓄  喜出望外

    D. 分岐  莅()临   匿()笑 花枝招展

  •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的开展,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刘峻,字孝标,平原人。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须发,既觉复读,终夜不寐,其精力如此。时魏孝文选尽物望江南人士才学之徒咸见申擢③峻兄弟不蒙选拔。齐永明中,俱奔江南,更改名峻字孝标。自以少时未开悟,晚更厉精,明慧过人。苦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清河的崔慰祖谓之“书淫”。于是博极群书,文藻秀出。

    (选自《南史》卷四十九)

    ①庑: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②爇ruò:点燃、焚烧。③申擢:录用提拔。④书淫:意谓过分贫溺于书本。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同的两项是(  )

    A.学,家贫/之者不如乐之者

    B.既觉读/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夕达旦/择其善者而

    D.少时未开悟/静修身,俭以养德

    2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时 魏 孝 文 选 尽 物 望 江 南 人 士 才 学 之 徒 咸 见 申 擢 峻 兄 弟 不 蒙 选 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2)苦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

    4结合文章内容,刘峻被称为“书淫”的原因,谈谈你获得什么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成功的花,_________________。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3)《赤壁》中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4)海上的夜,_____________  

    (5)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浣溪沙》这一首词中表达一种旷达乐观心态的句子是:____   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6年9月17日,全国科普日活动拉开帷幕。互联网+科普活动,已经成为科学传播领域的响亮品牌。我国目前有6亿多网民,多数人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科普平台。

    材料二:

    科普工作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不均衡,还存在先进的科学知识仅被少数人掌握,大多数人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较慢的现象。要全面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就要转变工作思路,改变过去政府居高临下布道式科普。

    材料三:

    项目

    年份

    科普方式

    传统科普方式占有率

    我国公民参与比例

    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

    2010年

    传统方式

    83%

    23.5%

    3.27%

    2015年

    传统方式、PPP模式、互联网+

    46%

    53.4%

    6.20%

    (说明:传统方式是指利用文字、展板、场馆传播科学知识的手段)

    材料四:

    科普是公益事业,长期以来,政府是科普事业的主导力量。要想科普事业持续发展,合理的状态是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截至目前,我国科普产业总体来说仍散、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科学家参与传播的机制不够完善,多数科学传播工作还没有变成“有利可图”的事。

    【1】下列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我国目前有6亿多人接受科普。

    B.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不均衡。

    C.2015年,互联网+的科普模式代替了传统科普手段。

    D.长期以来,政府主导阻碍了科学技术的传播。

    【2】分析材料三,归纳出两条有意义的结论。

    【3】根据材料,列出我国科普产业存在的问题。(至少列两点)

  •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剥玉米

    ⑴剥玉米当然是全家老少都要参与的大事。

    ⑵秋天的傍晚,有些凉意,月亮早早地就升上了天空,幽幽地将皎洁的月光投向整个村庄。如果我能爬到月亮上去,一定会看到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此刻都和我家一样,坐在院子高高的玉米堆前,一心一意地埋头剥着玉米。有时候,在玉米里隐藏了整个秋天的小虫子们,也会出来热闹热闹,钻到你的鞋子里、袖筒里,或者脊背上。它们一个一个都吃得圆滚滚的,有时候因为太胖爬不动,就会直接从高高的玉米堆上滚下来。小孩子们也学它们,爬到高处去,滑下来,再爬上去,又滑下来。于是院子里便会响起大人们的叫骂声,让他们赶紧滚回床上睡觉去!

    ⑶只有像我这样的笨孩子,躲在角落里一个一个地剥着玉米,最后被大人们忘记了,自己坐着睡过去了。迷糊中听见母亲叫我,才一个激灵醒过来,看到大人们已经剥完了大半,并将玉米编织在一起,准备明天挂到梧桐树或者平房上去了。我有些愧疚,为自己偷了懒。于是无声无息地拍落身上的玉米须、小虫子和灰尘,啪嗒啪嗒地走去上了床。眼皮沉沉地合上的那一刻,我听到院子里疲惫不堪的父母在絮叨、争吵着什么,可是我已经顾不得了,一脚就踏入了梦乡。

    ⑷剥玉米的盛事,要持续很多天。在绵绵的秋雨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赶着要将玉米剥完了,挂到院子的角角落落里去。但凡能够砸进钉子的墙上,都会挂满了玉米。所有的梧桐树,也全变成了金黄色,从上到下,里三层外三层的,犹如披了一件黄金铠甲。平房的四面墙上,当然更是挂得满满当当的。站在高处看四面八方,你会觉得此时的村子,跟个新郎官似的,很阔气

    ⑸如果赶上阴雨绵绵的秋天,玉米一挂上树,就得立刻给披上塑料做的雨衣。我站在屋檐下,看着雨啪啪地打在塑料上,而后又顺着玉米滑落下去,在地上滴出一个一个的小坑。我于是有些无端地发愁,想着玉米要是发霉了怎么办呢?所以天还是快快地晴起来吧,等着晒干了,我们全家好进入下一个浩大工程——剥玉米粒。我这样想着,听见母亲也在身后长长地叹气,于是整个下雨的秋天,一切便都是阴郁的、潮湿的,快要生了霉,腐烂了一样。

    ⑹所以天一放晴,看着挂在外层的玉米差不多干了,父母便又带领我和姐姐摘下来,扔到大铁盆里去。一整个冬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剥玉米棒,不停歇地剥,好像我们生下来就只做这一件事一样。母亲是负责用剪刀将玉米插出一两道“垄沟”的人,这样方便我们顺着垄沟去剥。她还教我和姐姐,用一个剥完的玉米棒,代替手去剥另外一个玉米棒,这样可以更省劲,也不致于让手很快地红肿疼痛。

    ⑺夜晚的煤油灯下,一家人关起门来,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剥着玉米棒。玉米粒噼里啪啦地落在大铁盆里,单调地附和着夜色中墙根下蛐蛐们的鸣叫。有时候我和姐姐偷懒,跑到床上去玩过家家。隔着蚊帐,看到父母的影子落在对面墙上,一高一低,忽而抬头,忽而弯腰,好像皮影戏一样好玩。于是我和姐姐也将手高高地举起来,模拟出羊、马、兔子或者小狗等动物。两个人玩着玩着,还会一语不合,争执起来。父亲听了心烦,让我们要么下来剥玉米,要么赶紧躺下睡觉。我和姐姐怕父亲脾气再大一些,将玉米棒砰的一声砸过来,也便消了声,躺下乖乖地入了梦乡。

    ⑻梦里都在做什么呢,现在已经忘了,大约,也是在无休无止地剥着玉米吧,一直剥到冬天快要过去,挂在院子里的金灿灿的玉米棒,全都进了麻袋,运进粮库里去,换成我们需要的烧饼、衣服、咸菜或者针头线脑。

    1仔细阅读文章,把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秋天的夜晚,村庄里的男女老少都在剥玉米。→在秋雨来临之前,_______→天放晴了,摘下干的玉米棒,放进大铁盆,______→几乎整个冬天都在剥玉米,_______

    2作者为什么在第⑶段中说自己是个“笨孩子”,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下列说法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⑷段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挂满玉米的村庄比作“阔气”的“新郎官”,表现出村庄丰收后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以及人们欢乐、满足的心情。

    B.第⑻段写在梦里“大约,也是在无休无止地剥着玉米吧”突出表现了“我”童年时生活非常艰辛,毫无乐趣可言。

    C.第⑴段是全文的总起句,全文围绕“剥玉米”组织材料,思路清晰,中心突出。

    D.第⑸段中“浩大工程”一词,运用大词小用的方法,强调了剥玉米粒的工作量相当大。

    4第⑺段划线句子能否删掉?请说出你的理由。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百草园留下的无限乐趣,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