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适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
B.看到小丑滑稽逗趣的动作,全场观众都乐不可支,笑声不绝。
C.小明的作文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这得益于他平时阅读不求甚解与勤奋努力。
D.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既不要杞人忧天,也不要整天若无其事。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了解,千岛菜花风景区旅游高峰提前到来,是因为今年的菜花提前绽放的原因。
B.我市近两成土地是湿地,能否合理利用好这一资源,必将有利于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C.教育部门只有多创造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D.泰州举全市之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原则,大力推进中国医药城的建设。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在一起谈论抗疫心得,真可谓南腔北调。
B.叶圣陶先生为了中国的语文教育鞠躬尽瘁。
C.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19名新冠肺炎康复医务人员以身作则,向患者捐献血浆。
D.陈冬在“天宫二号”上不耻下问地向指挥长景海鹏请教。
4、在班级组织的专题交流活动中,小明记录了以下内容,填入横线处的四个分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闻一多既是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又是伟大的民主人士,毛泽东同志评价他“ ”。
①宁可倒下去 ②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③不愿屈服 ④拍案而起
A.④①③②
B.①②④③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5、选出加横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引吭( kàng ) 恫吓( xià ) 大骇( hài )
B.呓( yì )语 奇崛( jǘe) 和煦( xù )
C.孤僻( pì ) 窥( kuī )伺 齁( hōu )声
D.不胜(shēng)其烦 融融泄泄( xiè ) 好事者( hào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暑期上映的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承载着大多数人的儿时记忆,这是它票房飙升的原因之一。
B.李先生这幅山水人物画另辟蹊径,特意用淡墨作天空的背景,更加烘托出人物内心的沉郁。
C.我即将与谆谆教诲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分离,想到这里,不舍之情油然而生。
D.在科学有效的学习过程中,学与问应该相得益彰,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B.每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C.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左右。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8、《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
(2)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4)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曲肱而枕之
D.切问而近思
【3】翻译下列句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
【5】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
9、古诗文默写。
(1)莫言下岭便无难, _ 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 _。(曹操《龟虽寿》)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 __。(晏殊《浣溪沙》)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_ __, 。
10、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完成小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下列对以上三段文字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把白求恩和不少的人进行对比,既突出了白求恩的高尚品质,又阐明了我们共产党人学习他的必要性。
B.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应该具有对工作负责并且勇挑重担、不自吹自擂、对人民满腔热情的特点。
C.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作者无限惋惜、遗憾、悲痛的心情。
D.结尾用排比句式,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和人生意义五个角度再次肯定了白求恩的精神,突出了“纪念”的重要意义,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2】选段①中为什么对白求恩用了三种称呼(加点字)?请分别简析理由。
【3】这几段文字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11、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到林间;敲敲听听多仔细,要动手术把头点。这个谜语猜一种动物,谜底是啄木鸟。
啄木鸟有极为高超的捕虫本领,它的嘴强直而尖,不仅能啄开树皮,而且也能啄开坚硬的木质部分,很像木工用的凿子,它的舌细长而柔软,能长长地伸出嘴的外面,还有一对很长的舌角骨,围在头骨的外面,起到特殊的弹簧作用,舌骨角的曲张,可以使舌头伸缩自如,舌尖角质化,有成排的倒须钩和粘液,非常适合钩取树干上的昆虫及幼虫。它的鼻孔上覆盖着保护性的刚毛,可以防止碎土屑飞入鼻孔。它们用嘴敲击树干,在寂静的林中发出“笃,笃……”的声音,如果发现树干的某处有虫,就紧紧地攀在树上,头和嘴与树干几乎垂直,先将树皮啄破,将害虫用舌头一一钩出来吃掉,将虫卵也用粘液粘出。当遇到虫子躲藏在树干深部的通道中时,它还会巧施“击鼓驱虫”的妙计,用嘴在通道处敲击,发出特异的、使害虫产生恐惧的击鼓声,使害虫在声波的刺激下,昏头转向,四处窜动,往往企图逃出洞口,而恰好被等在这里的啄木鸟擒而食之。它们一般要把整株树的小囊虫彻底消灭才转移到另一棵树上,碰到虫害严重的树,就会在这棵树上连续工作上几天,直到全部清除害虫为止。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操作路线也很科学,工作时总是围绕着树干螺旋式地向上攀登,这样既可避免重复劳动,又不会有所遗漏
啄木鸟啄食的害虫包括森林中鞘翅目的象甲、伪步行甲、天牛幼虫、金龟甲,鳞翅目的逼债蛾、螟蛾,以及花蝽象、臭蝽象、蝗虫、蚂蚁、蛴螬、小囊虫、天牛幼虫、蛴螬、白蚁等。
啄木鸟每天敲击树木约为500—600次,啄木的速度极快,几乎是音速的两倍,这样它的头部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但它既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原来在啄木鸟的头上至少有三层防震装置,它的头骨结构疏松而充满空气,头骨的内部还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在外脑膜和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里面含有液体,减低了震波的流体传动,起到了消震的作用。由于突然旋转的运动比直线的水平运动更容易造成脑损伤,所以在它头的两侧都生有发达而强有力的肌肉,可以起到防震、消震的作用。这种精妙的防震设置原理,给防震工程学提供了安全运动防护帽和防震盔的正确设计方案,现代的防护帽都具有一个坚硬的外壳,里面为一个松软的套具,它们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帽中再加上一个防护领圈,以防止在突然碰撞时造成旋转运动。
啄木鸟是当之无愧的“森林卫士”或“树木医生”。在我国的一些古书里,很早就有关于啄木鸟啄木食虫的记载,例如《禽经》中有“ 志在木”,《异物志》中有“穿木食蠹”的记载,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指出:“此鸟斫裂树木取蠹食故名”,还指出:“(啄木鸟)刚爪利嘴,嘴如锥,长数寸,舌长于嘴,其端有针刺,啄得蠹,以舌钩出”。此外还有“南山有鸟,其名啄木。饥则啄树,暮则巢宿。无干于人,惟志所欲,性清者荣,性浊者辱。”,以及“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终日为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等歌咏啄木鸟的诗作,可见啄木鸟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美。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啄木鸟的?
【2】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和写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引用谜语,为了引发读者的兴趣。结尾引用古书关于啄木鸟啄食的记载,说明啄木鸟的本领强。
B. 啄木鸟的嘴、舌及鼻孔的结构特殊,所以啄木鸟才会围绕着树干螺旋式地向上攀登敲击驱虫。
C. 啄木鸟的头上有三层防震装置,头骨结构疏松而充满空气,头骨的内部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在外脑膜和脑髓之间有的空隙里有液体液体,减低了震波的流体传动,起到了消震的作用。
D. 受到啄木鸟精妙的防震设置原理的启示,人们设计出了有坚硬的外壳、松软的套具、 防护领圈组成的现代防护帽。
【4】从节选的文字看,还不足以说明“啄木鸟是当之无愧的森林卫士或者森林医生”,如果让你续写下文,你认为还应写进哪方面的内容?
12、(二)请以“记忆里的________”为题,(横线上可以填写一个具体人物、事物或者一种感受,如:妈妈、那树花、那片绿、甜香、暖……)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如果选择题目(二)补全题目后作文。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