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B.法庭认为李师傅因正当防卫而致使歹徒丧命,实属情有可原。
C.引力波有可能继电磁波之后成为一种通讯的新媒介,并最终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吗?这让我们刮目相看。
D.我们为残疾人做的这点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确实是有价值的。
2、在小说《西游记》中下面角色出场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自龙马
B.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白龙马—沙僧
C.唐僧—孙悟空—白龙马—沙僧—猪八戒
D.孙悟空—唐僧—白龙马—猪八戒—沙僧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B.做一件事,忠于一件事,心无旁骛,便是对职业的尊敬。
C.云雀通宵达旦地啼唱,却从不知疲倦。
D.张工程师对工作很认真,他设计图纸时经常吹毛求疵。
4、下列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干涸(hé) 贮蓄(zhù) 咄咄逼人(duō) 骇人听闻(hài)
B.蜷伏(quán) 庇护(bì) 恍然大悟(huǎng) 沉默寡言(guǎ)
C.怅然(zhàng) 纯碎(cuì) 麻木不仁(rén) 随声附合(hé)
D.热忱(chén) 澄澈(chè) 参差不齐(cī) 哄堂大笑(hōng)
5、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浑为一谈。
B.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C.他不住帐莲,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D.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夫妻俩离婚一事因在财产分割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暂时处于僵持状态。
B.一场车祸使他下肢瘫痪,从此卧病在床。
C.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全体学生各得其所,尽显其长。
D.演播厅里坐着几位文质彬彬、花枝招展的青年男子,他们正谈得热火朝天。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月迹》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文章所写的“月迹”,既是月亮运行之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
B.《童年的朋友》节选自俄国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本文在写作上显著特点是从“我”——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
C.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插叙了关于美女蛇的故事,使百草园充满了神秘色彩,这与百草园作为“乐园”的内涵是和谐的。作者在文中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深刻地批判了全城最严厉的书塾先生。
D.《一面》的作者抓住特征描写外貌,表现人物性格。全文对鲁迅作了三次肖像描写,由近及远,由细到粗,由详到略,由整体到局部,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8、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①,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②。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③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注】①文不识:姓文名不识。②大学:大学问家。③倒屣:倒穿着鞋子。
【1】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
①但当涉猎( ) ②即更刮目相待( )
③而不求偿( ) ④遂去不返( )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以为大有所益 太祖常劝以读书
B. 蒙乃始就学 乃穿壁
C. 结友而别 勤学而无烛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衡追之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
【3】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4】根据两文内容,简要说说你从匡衡和吕蒙身上学到了什么。
9、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2)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木兰诗》)
(4)《木兰诗》中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木兰快速奔赴战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韩愈《晚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手法借杨、榆写出对春天的留恋。
10、请好好珍惜那段空白
毕淑敏
①小时上课,老师常手捏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绘图进行讲解。
②板书后的老师,大体分为两种风格。
③一种是写完后,盯着黑板讲课,讲完之后,自己动手,拿起板擦,把黑板擦干净,再继续书写粉笔字。四五十分钟的一节课,反复擦写数次。等到下课时,此等老师的仪容就比较惨,指端染白,袖子缘镀了银边,头发、肩膀上都留下薄薄的粉笔灰,“朝如青丝暮成雪”。
④还有一种风格,多为衣着整洁手指纤细的女老师采用。她们会很有计划地使用黑板,如同精工细作的老农,充分利用黑板上所有的面积,包括星星点点的边角碎料。这样,她基本上不用擦黑板,就将本堂课的所有要点,都书写在黑板上了。下课铃响,该老师轻巧地拍拍手,基本上是人在花丛过,片草不沾身,袅袅婷婷到办公室喝茶去了。当班的值日生,饿虎扑食般飞奔着站到黑板前,胳膊舞动如风车,擦除满坑满谷的粉笔字。那时还没有无尘粉笔,一时间粉屑飘飘,烟尘四溅,灰头土脸。私下里,我给第一类老师起外号叫勤老师,第二类老师称懒老师。
⑤某日,一位历来属于勤风格的男老师,突然变懒了。他不再檫黑板,而是利用黑板上的所有空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板书当日功课要点。这下可苦了我们,整个黑板乱得一塌糊涂。老师还在见缝插针,一条定律长蛇被腰斩成几截,蜷缩在不同的角落里抖动着。
⑥大家叫苦不迭,马不停蹄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抄完之后,勤老师对值日生说,上来把黑板擦干净。值日生抡着板擦凑前,火速擦完退下。勤老师端详着说,不是很干净啊。的确,此刻的黑板须发花白。勤老师自己找了块半湿抹布,一下又一下缓缓擦拭黑板。不知勤老师是何用意,大家暗自叫苦,还有多少板书要乱七八糟大写特写?
⑦勤老师不慌不忙,换块干净抹布,将遗留粉笔痕迹的黑板上下缘,彻底清洁干净。此刻的黑板黝黑发亮,如同海豚的背脊,在阳光下闪着水淋淋的青光。勤老师转过身问大家,现在黑板是不是很清亮?大家异口同声说,是!勤老师又说,刚才那写满了字的黑板,是不是要想找到一块空白地方,很难?大家又异口同声地说,是!勤老师说,刚才的黑板,就是我。现在的黑板,就是你们大家。我们面面相觑,心想何时变成黑板了?有这么黑吗?有这么像长方形吗?勤老师说,黑板好比是你们的脑子。干干净净,可以写很多定律,可以画美丽图画。刚才那张黑板,相当于我的脑子,已经用了很多年,写满了字,画满了画,再要写点什么,很不易。所以,同学们,请记住,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此刻你们的大脑如同白纸,看过的书,字字入心。学到的知识,将会不离不弃陪伴你们一生。切不可荒废了光阴,虚度了少年时。
⑧下课铃响了。勤老师第一次离开课堂时没有肩披粉尘,值日生闲得无事可干。大家面对着空无一字的黑板若有所思,其实,我当时并不特别服气。心想,_______________。不信归不信,我还是记住了勤老师的话。在之后的岁月里,常常想起,尝试着多读书。
(选文有改编)
【1】请分析文章标题中的“空白”的含义。
【2】文章语言质朴有味,看似平淡又生动形象。请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①老师还在见缝插针,一条定律长蛇被腰斩成几截,蜷缩在不同的角落里抖动着。(从用词的角度赏析)
②此刻的黑板黝黑发亮,如同海豚的背脊,在阳光下闪着水淋淋的青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当勤老写满黑板板又擦干净后的一番言语,"我当时并不特别服气”。请根据上下文意,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我”当时合理的心理活动。(不超过30字)
【4】请概括文章主旨,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对这一主旨的认识。
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老北京胡同名称传承着历史的文脉。过去,老北京“庙宇甲天下”,各式各样的寺、庙、阁等,成为所在胡同街巷的地标性建筑,于是便有了【甲】、法源寺街等。古都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以官衙官爵命名的胡同是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比如定阜街原名定府大街,得名即缘于明代街中定国公徐增寿的府邸。而【乙】、双槐树胡同,则是以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花草树木命名的,既温馨亲切又不乏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如【丙】、北月芽胡同是以井或胡同形状命名,真是既形象又生动。
在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中,不少地名或“讹音”或“雅化”,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变迁。比如现在的五道营胡同,明代时是武德卫营驻军的所在地,后来讹音叫成了现名。东城区有条胡同叫礼士胡同,在明清时代,这里是贩卖驴骡的市场,叫“驴市胡同”。直至清末宣统年间,这儿废除了牲口市场,人们才巧妙地依谐音改称之“礼士胡同”。“礼士”二字让人想起"礼贤下士"这个成语,是很文雅的名称,这就是胡同名称的雅化。
老北京的胡同名称见证了岁月的更迭,镌刻着时代的烙印。不少胡同的名称随着胡同的消逝已淡出人们的记忆,成为一种遗憾。如今,北京正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的力度,这其中自然包含了对胡同及其名称的保护。
【材料二】
长安街成长记
1953年,长安街“诞生”,从东单至西单,共长3.8公里,始有“十里长街”之称。
后来东西延至建国门、复兴门,与二环路“接轨”,全长6.7公里。之后,继续延长至大北窑和公主坟,与三环路“接轨”。
2000年开始对长安街及其延长线进行整体整治,宽度加宽,除全线翻修路面外,路面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全长延长至47公里,已经接近百里,出了东西五环路。
如今,长安街不仅要直出东西六环路,长长到55公里,东起于宋梁路西止于三石路成为名副其实的“百里长街”。同时还将完善长安街沿线景观,市民站在街边能看到的所有市政设施,都将按统一方案进行设计、改造、更换,连井盖图案都出自故宫。
“百里长街”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为【甲】【乙】【丙】处选择恰当的胡同名称。(只填序号)
A.观音寺胡同 B.酱坊胡同 C.史家胡同 D.三眼井胡同
【甲】______ 【乙】______ 【丙】______
【2】请你依据【材料二】,指出长安街发生了哪些变化。
【3】某校在5月份计划开展“骑行百里长街,感悟京城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会决定以宋梁路为起点由东向西骑行,请你结合【材料二】,为他们说明骑行路线。(从东至西依次写出途径与环路交会处的名称及终点)
答:宋梁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12、写作。
在生活中,敢于说真话是一种勇气;敢于揭露别人或自己的疮疤是一种勇气;敢于亮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是一种勇气……勇气常常闪亮在你不经意的方方面面。
请以“勇气”为话题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真实的情感;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