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七八”“初五”都是数词,“台”“米”“次”“遍”都是量词。
B. 只有意义上完全相反的词才能互为反义词,如:“美”与“丑”、“对”与“错”“上”与“下”都是反义词。
C. “你成绩考的这么差,你也太聪明了。”这句话中的加点词属于褒词贬用。
D. “快”“强壮”“硬”“ 悠闲”“黑”都是形容词。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B. 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 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 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运用科学的方法,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 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 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4、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 )
B.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
C. 诲女知之(“女”通“汝”,你 )
D. 三省吾身( 三次 )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如“卿”一般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B.在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山海经》,既是我国早期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等的大型地理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C.《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从此之后,志愿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D.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中展现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鲁迅的怀念之情。
6、下列有关名著《朝花夕拾》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许多趣事,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
B.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琐记》。
C.范爱农、衍太太、长妈妈、陈莲河都是《朝花夕拾》中叙写到的个性鲜明的人物。
D.“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是《五猖会》中描写鲁迅要去看五猖会,父亲却要他先背书的感受。
7、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 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 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 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8、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乙】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 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③也。 简子不说曰: “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⑤卿足以识之?”简子曰: “善哉,子贡之言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
【注】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③识: 知道, 懂得。 ④终业:完成学业。 ⑤奚:为什么, 怎么。
【1】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不逾矩 越过
B.饭疏食 吃
C.简子不说曰 说话
D.终业而去之 离开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2)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3】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
B.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
C.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
D.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
【4】根据选文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学习实际, 写出对“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的理解。
(2)乙文中赵简子问子贡孔子的为人,从子贡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子贡是一个怎样的人?
9、名句默写。
(1)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冰心《嫩绿的芽儿》)
(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
(4) ,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5)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
(6)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7)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10、阅读《油菜花开》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油菜花开
祁云枝
①迎春花在节气中醒来,苏醒在尚未展叶的枝条上,开始用黄色的小喇叭,一一唤醒草木邻居。玉兰率先脱掉茸毛外套,踮脚、侧腰,那甜丝丝的花香,便一缕缕氤氲在空气里,把我、蜜蜂和四周的廊亭花柱,全都笼罩在它的香味里。桃花接力,未曾开口,已粉面含羞,夭夭倾城;连翘、金钟、棣棠,对镜帖花黄;樱花、海棠、紫荆、丁香、姚黄魏紫,都以最美的姿态,登上了春的舞台。
②和这些千娇百媚的春花不同,油菜花的出现,像一大群年轻人兴高采烈地起涌来,肩并肩,手挽手,每位成员,都自带光芒。大地透亮,如片片黄绿色的海。
③指甲盖大小的四枚花瓣,十字形两两相对,围绕在花蕊身旁,如一首精妙的绝句。无数朵十字小花,绽开一嘟噜,连成一大片。说花瓣如诗,只是我的看法;在蜜蜂眼里,这花瓣,是它进食的餐桌。无以计数的花瓣餐桌,每一桌,都铺好了明黄的桌布,等待贵客蜜蜂来访。
④尊贵的客人来了——一只蜜蜂, 翅膀似晃动着一团雾,在我的眼前盘旋了一小圈后,停在一朵油菜花上,享用起油菜花捧出的花蜜。少顷,为了吸食更多的蜜汁,蜜蜂把整个头部都没入花心,身体弯成了弓形,一点儿也不在意自己的吃相。享用完这朵花里的蜜汁后,小家伙搓搓手,又抹了抹嘴巴,急匆匆飞走。这一次,甚至没来得及遛弯,就降落到另一朵油菜花 上。它太忙了,马不停蹄地赶赴花儿的宴席,从这朵到那朵,一刻也不停歇。蜜蜂还是个劳模呢!
⑤此刻,天地间明艳安详。我站在油菜花丛中,感受它铺面而来的光芒,记忆,在一朵朵油菜花上流转。
⑥在我的家乡渭北旱塬,每年春天,绿色的麦苗间,油菜花盛开的样子,真叫人欢喜。仿佛有人用太阳光沾了金粉和露水,一笔一画在乡亲们的责任田里画出一个个金色的太阳。那时,年少的我们,在田埂边,尽情演绎“儿童急走追黄蝶”的游戏。
⑦油菜花开的时候,村庄变得热闹。追逐花期的放蜂人,不知道何时把一排排蜂箱整齐地码放到田间地头,他们就住在一旁搭起的帐篷里。蜜蜂嘤嘤嗡嗡地飞入油菜花地,田野上,响起交响曲。
⑧与油菜花一起出现的, 还有油花卷。蒸油花卷的面粉,是自家地里产的麦子磨的,花卷里的清油,也是自家的油菜籽压榨的。麦子和油菜,都携带着大地的温暖。一层面饼抹一层油,撒入盐、五香粉和其他食用颜料,折叠,卷起,切成小剂子,一扭一拧,便呈现出美丽的花纹和形状。记忆中的油花卷,还没有出锅,香味就充盈整个屋子。母亲心灵手巧,她蒸的油花卷,层层叠叠如盛开的鲜花,貌美,暄软,油香。一层面饼,若是抹上辣椒面和菜籽油,便蒸出一屉红白相间的康乃馨;若是抹上紫甘蓝,就绽开紫玫瑰;若是加了韭菜葱花,又开出绿雏菊……面皮薄厚,菜籽油是否抹匀,食用颜料如何加工搭配等,母亲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⑨艺术品一样的油花卷上,有母亲的手纹,有她的想象力和对于子女的爱。工作以后,我在西安的餐馆里多次吃到油花卷,面粉更白,外形更美,有的甚至加了巧克力。但怎么吃,都没有记忆中醇香。
⑩又一只蜜蜂飞来,在它忙碌的嘤嗡声中,我的思绪,再次回到油菜花。我伸出手指,轻轻触摸蜜蜂采过蜜的那朵小花,忽然间明白,油菜花金黄的“绝句”,只有忙碌的蜜蜂,才能真正吟咏出甜蜜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7日,有改动)
【1】作者“在一朵朵油菜花上流转”的“记忆”有哪些?请结合⑥~⑧段内容概括。
【2】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里画线的句子。
一层面饼,若是抹上辣椒面和菜籽油,便蒸出一屉红白相间的康乃馨;若是抹上紫甘蓝,就绽开紫玫瑰;若是加了韭菜葱花,又开出绿雏菊……
【3】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①段描写千娇百媚的迎春、玉兰等花来衬托朴实的油菜花,表现了作者对玉兰花情有独钟。
B.文章第④段中“搓搓手”“抹了抹嘴巴”等语句,生动细腻地描写了蜜蜂采密时的动作,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趣味性。
C.文章第⑨段采用对比的写法,用“面粉更白、外形更美”的西安餐馆里的油花卷来衬托母亲所做油花卷的醇香。
D.文章第⑤段“记忆,在一朵朵油菜花上流转”与第⑩段“我的思绪,再次回到油菜花”两句,一起一合,结构严谨。
E.文章将说明、描写、叙事、抒情相结合,详细地描绘了油菜花由盛开到凋落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到底有多火?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曾表示,北京冬奥会在开赛的第四天便成为了历史上收视最高的一届冬奥会。在国内,丰富的网络社交平台让北京2022冬奥会话题不断。
北京冬奥会不仅引发了社会对冬奥的广泛关注,还掀起了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潮,使冰雪运动从贵族运动转为了平民运动。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各地举行了“冰雪嘉年华”“冰雪运动会”等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形式丰富、贯穿全年,实现人群全服务、地域全覆盖、全国联动。
北京冬奥会相关话题日搜索量走势图
材料二
本届冬奥会的一大亮点就是“中国风”刮遍了场馆、赛场等各个角落,国潮从冬奥赛场飞向全世界,飞向千家万户。
北京冬奥会期间的“顶流”冰墩墩,其设计灵感源于国宝大熊猫;“冬梦”“飞跃”的会徽设计,融合了中国汉字、中国书法的底蕴;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命名寓意悠远,造型从敦煌壁画、如意、玉佩、飘带等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元素中萃取而来;开幕式上的中国式浪漫更是 ① 了全世界,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冰雪五环破冰而出,到燕山雪花大如席。这些都给全世界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丰富的形式、智慧的内涵以及多彩的风格,更是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材料三
“世界,越爱越精彩。雪花纷飞,迫不及待入怀……”随着万众期待的冬奥会正式拉开帷幕,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的多语种版本,在各国、各地、各平台不断唱响。简单五个字,意蕴丰富,号召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在奥林匹克旗帜下,携手前行,一起向未来。
“一起向未来”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传递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这一口号的内涵体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奥林匹克价值观的 ② ,是对本届冬奥会愿景的最好诠释,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奥林匹克价值观的丰富发展。
【1】依据文意,在[材料二]和[材料三]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惊喜 ②磨合
B.①惊艳 ②磨合
C.①惊喜 ②契合
D.①惊艳 ②契合
【2】请概括材料一中的图表信息,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你的结论。
【3】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北京冬奥会的积极意义。
12、以“几分 在心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横线处自填词语,如感动、难舍、温馨……
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自选文体,补全题目;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