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宽敞(chǎng) 酝酿(liàng) 莅临(lì) 咄咄逼人(duō)
B.鉴赏(jiàn) 徘徊(huái) 粗犷(kuàng) 人迹罕至(hǎn)
C.健壮(zhuàng) 奥秘(mì) 渊博(bó) 花团锦簇(cù)
D.决别(jué) 祷告(dǎo) 分歧(qí) 油然而生(yóu)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吞噬(shì) 疲惫(bèi) 钦佩(qīn)
B. 闲暇(xiá) 蔚蓝(wèi) 鲁莽(mǎng)
C. 严谨(jǐn) 稠密(chóu) 俯瞰(kàn)
D. 凛冽(lǐn) 拯救(zhěn) 告罄(qìng)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目前已出土重要文物大约500多件。
B.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C.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D.我来到乡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哼着乡居小调,欣赏着原野上开阔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祥子第二次失去买车的钱后,“他好像是死了心,什么也不想”,但很快,他又挣扎着重新站了起来。
B.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车厂是因为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C.祥子在虎妞的资助下,有了一辆自己的车,尽管这车是祥子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换来的,但是他拉着它心里也很高兴。
D.祥子先后在夏家、曹家、杨家拉包月,其中,祥子把曹先生当成“圣人”。
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家的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最终还是没找着。
B.史铁生双腿瘫痪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C.灌木丛中又是哪只睡不着的小鸟还在呼朋引伴?
D.这些姑娘一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6、小伟同学作为图书馆的志愿者,制作了一张书籍借阅卡。以下哪个作品介绍有误请你帮他选出来( )
作品 | 作者 | 图书归类 | 推荐语 |
A.《猎人笔记》 | 屠格涅夫 | 小说(文学) | 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德国的世情民风,也塑造了许多美好的人物形象。如《枯萎了的女人》中不抱怨个人不幸,很能体谅别人的女仆露凯丽娅;如《歌手》中纯真、温柔而又痴情,具有音乐天才的阿库丽娜。 |
B.《心灵七游戏》 | 毕淑敏 | 心理(教育) | 她教给我们爱,同时教给我们理性。面对美丽的大千世界,毕淑敏告诉我们怎样调整自我的心理,怎样在繁杂纷纭的人世间保持愉快的心情。 |
C.《俗世奇人》 | 冯骥才 | 小说(文学) | 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人物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令人惊叹不已。 |
D.《西游记》 | 吴承恩 | 小说(文学) | 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
A.A
B.B
C.C
D.D
7、下列语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近日,十多头原本栖息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北上迁徙数百公里,②不仅引发中国人“全民观象”,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③世人为这群大象所表现出的憨态可掬、团结互助倾倒,也由此感知到一个可爱可信、生动立体的中国。④伴随大象的脚步,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细致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中华民族善良友好、热爱自然的真挚心声。
A.①
B.②
C.③
D.④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君子亭记①(节选)
王守仁
阳明子既为何陋轩,复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闻,有君子之德;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②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③,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也;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也。”
【注】①王守仁,号阳明,明代文学家、哲学家。正德元年,被贬贵州,在此建造了一座何陋轩,后又建了君子亭。②蛰:惊蛰。出:春笋破土而出。③珊然:珮玉相击,音节舒级。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一处)。
(1)惟 吾 德 馨
(2)雨 雪 晦 明 无 所 不 宜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翻译相关句子。
(1)【为】A.复为亭( ) B.又为活板( )(《活板》)
(2)【植】A.环植以竹( ) B.亭亭净植( )(《爱莲说》)
(3)【名】A.而名之曰“君子”( ) B.有仙则名( )(《陋室铭》)
(4)句子翻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自古以来,君子常将个人的志趣寄托与外物上,这种表现手法就叫作“托物言志”。小语根据甲、乙内容设计了下面表格,请你补充相关内容。
“物”之特点 | “物”之象征 | |
中虚而静,通而有间 | 象征着君子谦虚、通达的品行 | |
(1) | 象征着君子有审时度势的睿智 |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2) |
【4】虚词不虚,文言虚词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小语邀请你一起结合乙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妙处。
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也;吾亭有竹焉,而因以什名名,不愧于吾亭也。
9、按课文原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5)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6)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7)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8)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9)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0)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烘山芋
陈建兴
①路过街头烘山芋的摊头,在香喷喷的味道诱惑下,禁不住买上一只烘山芋,满足自己对童年逝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
②家里有只哥做的“行灶”。冬天放学回来,肚子饿得咕咕叫,行灶常被我用来烘山芋。说是行灶,其实就是用一只破面盆和几块瓦片泥成。用行灶烘山芋,烧的是废纸、柴片、刨花、柏油纸等,行灶上面搁块铁皮,邻家小孩都拿着山芋来烘。我则在家门口烧行灶,不停地往炉里添燃料,不敢把火烧得太旺,怕烘焦了山芋。孩子们围着行灶“睬咚里睬”,以此决定谁吃烘熟的第一只山芋。
③一阵风吹来,火被吹灭,浓烟熏得我直咳嗽,眼泪不停地往下流,我揉着眼睛对着炉口“扑、扑”吹风,烟渐渐消了,炉火又旺,慢慢地,山芋的焦糊味弥漫着弄堂,众小孩一个个馋猫似的盯着烘山芋。
④黄澄澄、香喷喷的山芋终于烘熟了。各人都拿着烫手山芋,一边吹着热气,一边把山芋从左手换到右手,一阵狼吞虎咽,山芋很快啃完了,乌黑的手一抹脸,瞬间成了大花脸。你看着我笑,我指着你乐,脸不黑的,嘻嘻哈哈中也被抹成了黑脸。一群小“包公”这才乐滋滋地回家,嘴角还残留着烘山芋的余香。
⑤烘山芋的年代,是痛并快乐的童年时光。晚上,我封炉子时,常会把炉膛的煤灰清干净,塞进几只半大不小的红心山芋进去,我把关.上的炉门留条细缝,利用过夜炉火的余热烘山芋,半夜起来撒尿时顺便把山芋翻个身。这样烘山芋是第一次,心里忐忑不安。夜间几次披着棉袄去翻山芋,用筷子去戳一下山芋软否,直到凌晨迷迷糊糊地睡去。
⑥在满屋的山芋香夹杂着焦味直冲鼻孔才让我渐渐醒来。好香哦,我顾不上烫手,从炉膛里抓出一只烘山芋在手里来回盘着,新鲜的山芋摇身一变,就像由可爱的红衣少女变成了黑乎乎的非洲娃娃了。咬上一口热乎乎、甜丝丝的红心山芋,满口生香。那一刻,驱走了冬天早晨的寒冷。
⑦放学的路上,某同学的书包里装着六七只栗子山芋,众同学聚在一起又想到了烘山芋。我选了液压件厂门口一个背风的地方,用三块砖头围起来,搭成了一个简易灶,不知谁捡来了几根铁条,也有同学从厂里倒出的垃圾中挑出擦过机油的纱头充当燃料,我把铁条搁在砖头上,向工厂门卫师傅借来火柴,点燃了油纱头,栗子山芋放在铁条上,有同学用手扒来扒去,烘着山芋。有同学不断地往“炉”内塞废纸、木条。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寒风凛冽,我们蹲在砖炉旁一边烤山芋,一边烘着手还喊冷。我看着火焰,心里乐开了花,想到喷香的山芋马上可以吃到了,口水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⑧山芋终于烤熟了,有人从对面的一个糖仓库放在路旁的一口大缸中偷抓来了一把白糖撒在了烤山芋上,有人迫不及待地抢着剥开烤得焦黄的山芋,流出了黏稠的汁液,有的干脆不剥皮,连皮带肉“啊呜”一口吃了起来。有的人十个黑漆漆的指头剥开黝黑的山芋皮,露出金黄的瓤。我用冰冷的双手捧着一团软软的、温暖十指的烤山芋,轻轻剥开山芋的焦皮,看到那一股热气,美美地咬.上一口,那是我童年冬天放学后最草根的点心。伴随着吃山芋的吹着、呵着、吃着、乐着、笑着的感人场面,-种惬意、满足的心情油然而生。那一刻,真觉得烘山芋是天底下最香最甜的东西了,哪怕是烤焦黑的山芋皮也好香。凉飕飕的冬天怎么能少了热乎乎的烘山芋?
⑨烘山芋,童年最简单而又快乐的解馋方法,那些炊烟弥漫的时刻,虽简单却难忘。
【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关于“烘山芋”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从人物描写角度简析第④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各人都拿着烫手山芋,一边吹着热气,一边把山芋从左手换到右手,一阵狼吞虎咽,山芋很快啃完了,乌黑的手一抹脸,瞬间成了大花脸。
【3】结合语境,谈谈对第⑤段加点词语“痛并快乐”的理解。
【4】文章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探究。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被春恼
①春天,真叫人舍不得,一万个的舍不得。
②舍不得那些树。舍不得那些草。舍不得那些花。舍不得那些水。舍不得慢慢爬上墙的绿。舍不得吹过来的细软的风。
③吹得人的骨头都酥了。
④油菜花最不拘小节。它们成群结队开得,离群独处也开得。乡下开得,城里也开得。河畔开得,砖缝里也开得。你路过一个小区,小区的围墙根,散落了一些碎砖头。平日里也不大留意那里,这时候,砖缝里,居然钻出两三棵油菜花来,一身的珠光宝气,黄得耀眼,似乎要把家底儿全给抖出来了,不藏不掖,仿佛在对着一个世界说,来吧,来吧,我有的,全都给你。你看着那几棵油菜花,微笑,你心里面有感动。你知道它们一定是从乡下跑来的,该是从去年夏天起,就上路了。一路上,一定吃了不少苦。风送一程、鸟送一程、雨也会送它们一程吧。你从小在乡下长大,你懂它们。
⑤垂丝海棠开得最是天真,照见赤子之心。那些小花朵头挨头,肩并肩,仿若一群小稚童,坐在树上,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清澈的双眸里,映着明净的天空和云朵。
⑥人家的花坛里,不知何时落下的一棵香菜,也顶着满头的碎花了,素净的白。月季、虞美人、二月兰、鸢尾也都争相开了花,无一不用尽热烈。紫玉兰的花,是要仰着头看的。它们开放在枝头,活像一群紫色的小鸽子蹲在那儿,叽叽咕咕,叽叽咕咕,在说着春天的情话。
⑦唉,美啊!你也只能很俗地这么感叹。因为你词穷了——春天最让人词穷。
⑧何止是词穷!春天还让人手足无措,心里蓄着无数想说的话,却又说不出。美得太泛滥了!太铺张了!太不可思议了!好比你本住在穷乡僻壤,守着茅屋清贫度日。谁知一夕间,你竟坐拥锦绣无数,完全跟做梦似的,如何吃得消!
⑨杜甫写春天,一提笔就直抒胸襟,“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癫狂”。想他堂堂一个大男人,也吃不消春天的好了。花开得那等烂漫,烂漫得叫他欢喜得着了恼。身边却无人与他分享,怎生消受!他后来又写道,“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你立即把他引为知己。真想携了酒去,与他花下对酌。他是被花恼,你是被春恼啊。
⑩一只小猫,不过两三个月大小,走路还有点蹒跚。它从围墙的铁栅栏里钻出来,铁栅栏那边,迎春花大捧大捧地开着。小猫看见人,不害怕,主动跑来跟你亲近,仰着小脸蛋,喵喵叫着跟你打招呼。你蹲下身抚摸它,它很信任地躺下来,任由你抚摸。生命的最初,是一个春天来相见,不设防。
⑪两个稚童,在一棵花树下玩耍。冬寒去了,他们很像刚钻出土的小草,小胳膊小腿的,灵动活泼。他们在玩一辆小童车,这个坐上面,那个牵着走。过一会儿,他们互换一下位置,那个坐上面,这个牵着走。就这么玩着,没完没了,却兴致不减。
⑫一对老夫妇迎面而来。老先生的脚一拖一拖的,明显的走路不稳。老妇人牵着他的手,一步一步,慢慢走在他身边。他们的步调,惊人的一致。你站到路边,目送他们。他们走过一棵花树去,再走过一棵花树去。春天的阳光,晃花人的眼。
(原作者:丁立梅,有删改)
(1)说说你对标题《被春恼》的理解?
(2)在作者笔下,春天的树、花、人、物都让她“舍不得”,文章的语言灵动,多用修辞,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语句。
(3)作者在文中引用杜甫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4)有人认为文末对一只小猫,两个稚童、一对老夫妇的描写多余。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12、请以“找到藏在身边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要求如下:
(1)补全标题,书写规范;(2)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学校;(3)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严禁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