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
B.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的诗集代表作有《繁星》《死水》。
C.邓稼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D.我国古代四书包括《论语》《孟子》《中庸》《春秋》。
2、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谷雨的命名中,同样包含了我们古老的先民对丰收的、未来的期盼。
②24节气中谷雨是一个很能引起人想象的充满诗意的节气。
③从24节气与农事的关系来看,谷雨本身的话,我们就能看出人依靠谷来生存、谷依靠雨来生长,这样一种彼此之间联系的关系。
④因此在谷雨的命名上,不光是体现了季候的特征,这个时候是播种的季节,人该去种谷、该去插秧、该去种瓜、该去点豆。
⑤要有一个丰收的未来,在植物的播种的季节里面就必须具有这样一个雨水温润的季节。
A.②③④①⑤
B.③④①⑤②
C.③④②①⑤
D.②①④③⑤
3、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俄而雪骤 骤:急
B. 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因为
C.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D. 尊君在不 不:同“否”
4、龙龙同学打算在春节写一幅隶书对联,请帮他挑选一幅隶书作品作参考( )
A.
B.
C.
D.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呜咽(yàn) 嗔怪(chēn) 迸溅(bèng) 兀兀穷年(wù)
B.坍塌(tān) 荒僻(pì) 烧灼(zhuó) 诲人不倦(huǐ)
C.竹篾(miè) 蜷伏(juǎn) 累赘(zhuì) 怏怏不乐(yàng)
D.严谨(jǐn) 亘古(gèn) 炽热(chì) 锲而不舍(qiè)
6、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隔壁 消耗 隐约 妄下断语
B. 讨厌 忧郁 安祥 若有若无
C. 预警 偶然 挣扎 提心掉胆
D. 愤恨 辨护 衔着 畏罪潜逃
7、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远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玉龙宫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把“好季节”改为“好去处”)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把“能否”删掉)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在“智能化、个性化”后面加上“的”,然后移到“提供”后面)
D.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删掉“通过”或者“使”)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天敌
一村叟①见蜈蚣逐一蛇,行甚急,蜈蚣渐近,蛇不复动,张口以待。蜈蚣竟直入其腹,逾时而出,蛇已毙矣。村叟弃蛇于深山中,越旬往视之,小蜈蚣无数食其腐肉。盖蜈蚣产卵于蛇腹中也。又尝见一蜘蛛,逐蜈蚣甚急,蜈蚣逃入篱抢竹中,蜘蛛不复入,但以足跨竹上,摇腹数四而去。伺蜈蚣久不出,剖竹视之,蜈蚣已节节烂断矣。盖蜘蛛摇腹之时,乃洒溺②以杀之也。物之畏其天有如此奇者也。
【注释】①叟:老头。②溺:尿。
【1】“又尝见一蜘蛛”中“尝”的含义是__________。
【2】翻译“伺蜈蚣久不出,剖竹视之,蜈蚣已节节烂断矣”现代汉语意思。
【3】纵观全文,用“→”画出三种动物的关系思维导图,并谈谈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9、默写。
(1)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他们此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说明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来的PLUS版寒假,我们被关在家里不能上学,不能外出。疫情期间,我们为逝者默哀,为患者祈福,为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生护士们加油。可是,我们了解冠状病毒吗?
②2019新型冠状病毒,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谭德塞说:“在世卫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共同指导原则下,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不涉及地理位置、动物、个人或人群,同时方便发音且与疾病有关的名称。”2015年,世卫组织等机构提出了对新发现传染性疾病命名的指导原则,提倡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这是因为过去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名称曾导致污名化和其他不良后果。比如2009年,“猪流感”这个名称曾让一些国家“谈猪色变”,甚至限制猪肉贸易、下令屠宰生猪,后来世卫组织宣布这种疾病的正式名称为甲型H1N1流感。再如2012年在中东一些地方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由于疾病名称中含有“中东"这个地理名称,曾引发争议。
③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是同一类,但不是同一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④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冬春季,可散发或暴发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浑身酸痛、少部分有呼吸困难,肺部浸润影。病毒性肺炎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病毒性肺炎是可管可控的。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
⑤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手接触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⑥到底应该如何预防感染冠状病毒,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议要加强个人防护,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并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避免接触野生禽畜,杜绝带病上班、聚会。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
【1】对“新发现传染性疾病命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倡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
B.不涉及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
C.方便发音且与疾病有关。
D.甲型H1N1流感和“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符合新发现传染性疾病命名原则。
【2】对“冠状病毒”的症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
B.对于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现在没有治疗方法。
C.冠状病毒在严重病例中,可导致死亡。
D.新冠病毒所引起的许多症状是可以根据临床情况来进行治疗。
【3】结合文章,请你为新冠状病毒的防护提出几点合理性建议。
11、
纪念白求恩(节选)
毛泽东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到。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产主义者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3)①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②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③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④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⑤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⑦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⑧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在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第(1)(2)段文字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白求恩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文中内容,运用抓关键语句的方式填写完成下表。
分类 人物 | 白求恩 | 不少的人 |
①___________ | 极端负责任 |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 ②___________ | 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
对工作的要求 | 精益求精 | ③___________ |
人物评价 | ④___________ | 不算是纯粹的共产党员 |
【2】第(3)段文字先叙后议,思路清晰。请你用双竖线符号“||”,将该段落的八个句子划分为两个层次,画在下面的序号之问。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请你按要求进行品析。
(1)从双重否定句式的角度品析第(1)段中的画横线句子。(___________)
(2)从排比修辞的角度品析第(3)段中的画横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
12、同学们,现在,十二三岁的你们,坐于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书声琅琅,奋笔而书。青春年少、满怀梦想的你们,今天并肩而学,相帮相助。二十年后,你们年过而立,该是梦想成真、思想成熟的时候,畅想一下,二十年后同窗相聚会是怎样的景象?请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写下二十年后同窗相聚的情景。
作文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3)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