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河中石兽》——纪昀——清代——文学家
B.《望岳》——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C.《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世称“诚斋先生”
D.《已亥杂诗》——龚自珍——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2、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朝花夕拾》不全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式的孝道。
B. 《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C.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这组作品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富有生活情趣。
3、下列划线汉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倜傥(tìtǎng) 攲(qī)斜 彩棱((léng)镜
B.静谧(mì) 憔悴(qiáo cuì) 蝉蜕(tuì) 人迹罕(hǎn)至
C.匿(nì)笑 菡萏(hàn dàn) 莅(wèi)临 咄(duō)咄逼人
D.高邈(miǎo) 吝啬(lìn sè) 黄晕(yùn) 拗(ǎo)过去
4、下列词语的读音或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姓氏 | ①臧克家 zàng | ②冼星海 xiǎn | ③陆定一 lù |
形近字 | ④峭璧 | ⑤劈刀 | ⑥开辟 |
多音字 | ⑦咀嚼 jué | ⑧呜咽 yàn | ⑨浆液 jiāng |
成语 | ⑩柯捐杂税 | ⑪酣然入梦 | ⑫浩浩荡荡 |
A.①④⑧⑩
B.②⑤⑨⑪
C.③⑤⑧⑩
D.②⑥⑧⑫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同学的作业,字迹“龙飞凤舞”,写得潦草至极,语文老师常常是深恶痛绝之的。
B.台阶造好了,父亲却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C.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D.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B.电影《水门桥》以气势恢宏的场面、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赢得了影迷的好评。
C.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个食品企业,其食品生产的卫生状况让人瞠目结舌。
D.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四十多岁,已经是鲜为人知的人物了,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
7、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开学第一课》中,我们了解了几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B.这场乒乓球决赛,对战双方都发挥得慷慨淋漓,颇有气吞山河的气概。
C.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D.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忍不拔、锲而不舍。
8、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①而缭曲②,辗转内避,渐不容虎,(2)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③,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室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④死矣。此事亦足为止不止之戒也。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嵌空:深陷的样子:②缭曲:曲折缭绕:③窦:孔穴。④食顷:一顿饭功夫。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一狼仍从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B.屠乃奔倚其下 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C.不意蜿蜒数步 意与日去(《诫子书》)
D.两穴并聚柴以焚之 静以修身(《诫子书》)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2)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有 樵 者 山 行 遇 虎 避 入 石 穴 中 虎 亦 随 入。
【4】【甲】【乙】两文中狼与虎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留户与樵者,在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甲】【乙】两文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
9、默写。
(1)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多次引用了《论语》里的句子。他说: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①______,_____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②______,______。”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
(2)③潮平两岸阔,________。(《次北固山下》)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⑤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⑥四季轮回,景色各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请默写出一句描述该季节景色或特点的古诗(词)。
我最喜欢的季节:________
描述该季节景色或特点的古诗(词)诗句:________
10、阅读《可爱的憨憨鯨头鹳》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鯨头鹳,因嘴型长得像鲸鱼头而得名,又因嘴很像一只鞋,尤其像荷兰人的木头鞋,于是有些地方叫它“鞋之父”。鲸头鹳主要生活在苏丹等中非国家的沼泽湿地,是目前世界上头最大的鸟。因为一米五的身高,它被戏称为“恐龙的后代”,憨憨的动作又让人暗戳戳地给了它一个外号——鸟中哈士奇。
②鲸头鹳确实憨,被摸头的时候,它会开心得像个傻子,挠头的时候,就像一只披了羽毛的哈士奇,会突如其来地尬舞,仿佛踩到了进入蹦迪世界的电门。明明自己这么大只,却还会被突然飞过的野鸭吓得站不稳,甚至被自己叼的草绊住……在网上看到这些画面,有网友直呼;“鯨头鹳,你说你丢不丢‘鸟’!”
③鲸头鹳的身材也有点憨,拥有一个大脑袋,却只有一双人类手指般粗细的腿,最致命的是它后脑那几撮小毛,风一吹,散乱得仿佛乞丐一般。大多数鸟开翅时,要么像老鹰一样帅气,要么像小鸟一样灵动,而鲸头鹳展开翅的样子有点与众不同,它傻傻地展开翅,没有一点精气神、好像一推就能倒下去,看着让人担心。
④鲸头鹳在野外从来不会主动追赶猎物,而是选择在一个僻静的地方静静地待着,长时地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宛如一尊雕像。可就是这么一个“静物”,也有凶巴巴的时候。鲸头鹳喜欢吃肺鱼,不够吃的时候,它还会对小鳄鱼下手。它的嘴巴能够轻易穿透小鳄鱼的铠甲,有时候吃龟都不用吐壳,是名制其实的铁嘴铁胃。但是,在吃鱼时,它那张木头鞋似的大嘴,一时却难以把控,鱼头叼在嘴里,鱼身子还在外面直条条地摆动着,半天进不去。
⑤因为声带褪化,鲸头鹳通常是没有什么叫声的,但是它有一个绝活,就是嘴巴开闭能发出“哒哒哒”的声响,这是它表达好感的一种方式,同时,它还会不停地鞠躬。高兴时,它还会撸下身上的羽毛给饲养者,表示自已的喜欢。
⑥鲸头鹳虽然可以飞,但它并不喜欢飞,所以很少有人能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地飞行。它们实行“一夫一妻”制,一个家庭占领2至4平方千米的领地。鲸头鹳的寿命比较长,能活35年。鲸头鹳在日本很欢迎,《鬼灯的冷彻》《白熊咖啡厅》等动漫里都有它的身影,甚至连《哈利·波特》里的巴可比克也是以它为原型创作的。
⑦可惜的是,鲸头鹳这个可爱的憨憨,由于栖息地环境被破坏和人为捕猎,它们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目前世界上仅剩5000至8000只,已被国际鸟盟定为“易危鸟类”。
(选自《知识窗》,作者:柯玉升)
【1】通读选文,鲸头鹳“憨憨”的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说说第①段画线句中“主要”“目前”两个词不能删掉的原因。
【3】品读文章,简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语言特点及表达作用。
11、课外现代文阅读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①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
②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③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④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⑤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⑥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⑦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人的智慧;你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你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⑧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⑨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予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⑩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⑪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⑫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⑬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⑭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⑮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第③段中“我”对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的原因是什么?
【2】第④段说“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此处为什么要写孩子的眼睛?
【3】第⑦段中母亲明知打孩子是不对的,可为什么仍采用了殴打这种方式?(摘引原文语句回答)
【4】说说“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本文的中心主旨是_____________(用三个字回答)
12、请以《越来越 的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总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5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