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诗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写暮春时节诗人与李龟年重逢时的场景,字里行间透露出无限感慨。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不仅写了月映平羌的美景,还点明了秋夜行船之事。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写了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蕴含自然哲理。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通过写诗人月夜意外闻笛的喜悦,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激荡 争执 盔甲 人声鼎沸
B. 抵达 拼凑 欲望 小心翼翼
C. 倘若 鉴赏 暖和 美不胜收
D. 渊搏 质朴 搓捻 截然不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这一场雨,就完全驱走了冬天,就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树叶飘落的“刷刷啦啦”声。
C.在北中国的冬天能有温情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D.安妮·莎莉文老师来到我家,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说《济南的冬天》等。
B.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孟子》《春秋》《中庸》合称为“四书”。
C. 寓言是用夸张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体裁,如《蚊子和狮子》。
D.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耳顺”“知天命”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5、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场有赌球性质的比赛无不让有良知的球迷们义愤填膺,扼腕长叹。
B.南宫山集奇、险、野、秀、幽于一身,千姿百态、奇趣横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
C.他关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一反既往地对生活保持新奇感。
D.邵逸夫被尊称为娱乐教父和慈善家,在他跨世纪的传奇人生中,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6、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时,同学们一开始对于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反复提到“白话” 有点难以理解,后来同学们查找背景资料,结合原文认真思考,有了如下理解,其中说法有误的 是( )。
A.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 白话者。”从原文来看,鲁迅不是反对白话,他反对的是反对白话者。
B.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这句话其实是摆出了鲁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 观点,此时,白话己不再仅仅是白话,更是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言词。
C. 鲁迅由童年回忆引出的诅咒是有原因的,《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孝道,完全把自然本能的 爱变得扭曲,只有白话文读物才能满足儿童对新形式书籍的喜爱。
D. 鲁迅诅咒反对白话者的原因是封建传统道德、传统教育有极大的害处:教人愚孝,虚伪、残 酷,违背人性;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发展。
7、根据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骆驼祥子》里的主人公祥子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心路也发生了变化。下列是关于祥子的五件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积蓄被孙侦探敲诈而洗劫一空 ②苦干三年,买上新车 ③和虎妞成婚
④出卖阮明,换取钱财 ⑤失去洋车,牵回三头骆驼
A.②⑤①③④
B.②④⑤①③
C.②①⑤③④
D.①②⑤④③
8、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柳宗元《黔之驴》)
(注释)①慭(yìn)慭然:惊恐疑惑、小心谨慎的样子。②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③跳踉(liáng):跳跃。④㘎(hǎn):同“吼”,怒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蔽林间窥之。____________
(2)益习其声。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3】“黔之驴”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9、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水何澹澹,①_______”是辽阔威严的沧海之美;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②_______,③_______”呈现出青山吐月之优美:“④_______,⑤_______”是谭嗣同《潼关》中秦岭山脉的桀骜不驯。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对巴山的美景,李商隐满含羁旅之情:“⑥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面对萧条的秋天,刘禹锡发出了“⑦_______,⑧_______”的奋发进取的豪情。
10、阅读课文《纪念白求思》中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白求恩同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被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翼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思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最能准确概括第①段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B.白求思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
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从前线回来的人,都为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麻木不仁”在第①段中的意思是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B.选文的前两段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凸显白求恩的优秀品德。
C.第③段,作者先按时间顺序记叙了自己同白求思的交往,后用一组排比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
D.选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夹叙夹议,层次清晰,感情真挚。
1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窃读记
林海音
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身上已经汗涔涔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书店门口,便可以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地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了,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位置了。
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只巨掌,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曾经有一天,我偶然走过书店的窗前,窗前刚好摆了几本慕名很久而无缘一读的名著,欲望推动着我,不由得走进书店,想打听一下它的价钱。也许是我太矮小了,不引人注意,竟没有人过来招呼,我就随便翻开一本摆在长桌上的书,慢慢读下去,读了一会儿仍没有人理会,而书中的故事已使我全神贯注,舍不得放下了。直到好大工夫,才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其事似的问他价钱,我明知道,任何便宜价钱对于我都是枉然的,我绝没有多余的钱去买。
但是自此以后,我得了一条不费一文钱读书的门径。下课后急忙赶到这条“文化街”,这里书店林立,使我有更多的机会。
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有时一本书我要分别到几家书店去读完,比如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我再在这家书店站下去的话,我便要知趣地放下书,若无其事地走出去,然后再走入另一家。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感谢雨水的灌溉,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赶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着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是怎样高兴地喊着:“再大些!再大些!”
但在这次屈辱之后,我的小心灵确受了创伤,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
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我再施惯伎,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本没有卖。”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选自《城南旧事》,有删改)
【1】贯穿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围绕线索重点描写了哪两个读书的场景?
【2】根据提示赏析下面语句的表达作用。
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表达作用)
【3】如何理解文章结尾“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的含义?
12、请以“没想到,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