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山南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 首(qiào)  赠(kuì)   如履冰(bò)

    B. 品(yàn) 刚(jìn)   一而散(hōng)

    C. 热(chì) 配(pī) 汗流背(jiā)

    D. 令(lè)   给(gōng) 沧海一(sù)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她五官匀称秀丽,眼稍小,但____________,仍是一张美丽的脸蛋儿。

    ②德才兼备固然好,可这种人不多,大多数人是____________,各有短长。

    ③这起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你不要____________。

    ④对于没有根据的事情不要____________,到处传播。

    A.瑕瑜互见                    瑕不掩瑜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B.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C.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

    D.瑕瑜互见                    瑕不掩瑜                    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

  • 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云与月”中哪个字是错的?(  

    A.痴——种

    B.恨——情

    C.云——风

  • 4、几千年来,中国人制造陶瓷,使用陶瓷,陶瓷文化已经融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陶瓷的是( )

    A.三彩胡人背猴骑俑

    B.四羊方尊

    C.莲鹤方壶

    D.汝窑青釉洗

    E.后母戊鼎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A. 雪,武卧啮雪

    B. 而相如斥之

    C. 故令人持璧归,至赵矣

    D. 惠等哭,归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轻松读经典

    周国平

    ①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②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③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④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⑤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⑥图书市场上有一件怪事,别的商品基本上是按质论价,惟有图书不是。同样厚薄的书,不管里面装的是垃圾还是金子,价钱都差不多。更怪的事情是,人们宁愿把可以买回金子的钱用来买垃圾。至于把宝贵的生命耗费在垃圾上还是金子上,其间的得失就完全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了。

    ⑦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人们提供的建议。

    ⑧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这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如此,阅读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⑨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非常遥远。

    ⑩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其中的财富属于每一个人。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都一定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是遭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

    1通读全文后,回答:为什么读经典,作者的根本理由是: ;怎样读经典,作者的观点是:  

    2从读经典的角度说,“真正的阅读”,一方面必须   ,另一方面必须

    3对经典可以有不同的读法,学者的读法是把经典当做 ,普通人的读法是把经典当做   ,其中,心智活泼的人把读经典当做最好的消遣。

    4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5)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为什么要用“也许”“很可能”这两个词语?

    (2)从读书的目的来说,第(9)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读经典的轻松”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轻松”有何不同?

    5什么是经典,请从文中获取有关经典的信息,按下面提供的句式写一段话。

    经典是 ,经典是 ,经典是 。总之,经典是 ,它就在我们身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东风作为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示春风,比如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又比如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志向即使死了也不会改变。屈原《离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同样的情感。

    (3)韩愈在《师说》一文中,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凝练地概括了“师道之不复”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回想起二十一年前遇到兵败时,自己“___________”,不辜负先帝对自己的厚望。

    (2)《琵琶行》中琵琶女“__________”运用的指法技术高超,弹奏出了唐代有名的乐章。

    (3)《赤壁赋》中苏轼与客人畅谈古今,通晓哲理,之后便洗杯盛酒,继续欣然而饮,不久便“___________

  • 9、调整语序,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①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③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⑤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⑥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⑦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A. ⑤⑦①②④③⑥

    B. ⑤②⑦③①④⑥

    C. ①④⑤②③⑦⑥

    D. ①②⑦③⑤⑥④

  • 10、名篇名句默写

    (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_________”从视觉上点明了狼牙山草木茂盛之美:“_______”则从听觉上引出酿酒之泉。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一句,点明了琵琶女所弹曲目,而“_________”则用比喻的手法写出音乐结束时的特点。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当时老百姓忘却国耻、安于现状的沉痛之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引用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典故写蜀道的开通,运用这个典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西山望硖石湖

    白居易

    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

    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

    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

    【注】①白居易于长庆二年因避党争自求外放,任杭州刺史。次年,至属地海宁寻访恩师顾况故居,作此诗。②太守,此处是诗人的自称。③书台,即顾况读书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中“南湖似鉴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南湖平静清澈的特点。

    B.三、四两句通过视角远近、高低的变换,立体式地呈现了西山明净阔大的景象。

    C.最后两句诗人回忆与顾况在长安谈论诗歌的情形,表达对恩师的深刻怀念之情。

    D.全诗用语平易晓畅,音韵优美和谐,比较典型地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点。

    【2】诗歌颈联中的“闲”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震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人宝佑四年登进士第调吴县尉吴多豪势家告私债则以属尉民多死尉卒手震至不受贵家告。府檄摄其县。及摄长洲、华亭,皆有声。

    浙东提举常平王华甫辟主管帐司文字。时,钱唐孙守常,朱熠守平江,吴君擢守嘉兴,皆倚嬖幸厉民,华甫病革强起,劾罢三人。震赞之也。

    震曰:“民生蹶矣,岂宜重困之?”以没官田三庄所入,应之。补刻《六经》《仪礼》,修复朱熹祠,树晏殊里门曰“旧学坊”,置祭社稷器,复风雷祀,劝民种麦,禁竞渡船,焚一千三百余艘,用其丁铁创军器五百间。升提举常平仓司。旧有结关拒逮捕事系郡狱二十八年,存者十无三、四,以事关尚书省,无敢决其狱者。震谓结关犹他郡之结甲也,非作乱比况巳经数赦,于是皆释之。新城与光泽地犬牙相入,民夹溪而处,岁常忿斗争渔,会知县事蹇雄为政扰民,因相结焚掠,震乃劾罢雄谕,其民散去。初,常平有慈幼局,为贫而弃子者设。久而名存实亡,震谓收哺于既弃之后,不若先其未弃保全之,乃损益旧法。凡当娩而贫者,里胥请于官赡之。弃者许人收养,官出粟给所收家。成活者众。震论役法,先令县核民产业,不使下户受抑于上户。大兴水利,废陂坏堰及为豪右所占者复之。

    移浙东提举,时皇叔大父福王与芮判绍兴府,遂兼王府长史。震奏曰:“朝廷之制,尊卑不同,而纪纲不可紊,外虽藩王,监司得言之。今为其属,岂敢察其非,奈何自臣复坏其法?”固辞长史,累进宗正少卿,皆不拜。尝告人曰:“非圣人之书不可观,无益之诗文不作可也。”居官恒黎明视事,事至立断,自奉俭,人有急难周之,不少吝。所著《日抄》一百卷,卒,门人私谥曰“文洁先生”。

    (节选自《续通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黄震/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人/宝佑四年登进士第调吴/县尉吴多豪势/家告私债/则以属尉民多死/尉卒手震/至不受贵家告

    B. 黄震/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人/宝佑四年登进士第/调吴县尉/吴多豪势/家告私债/则以属尉民多死/尉卒手震至/不受贵家告

    C. 黄震/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人/宝佑四年登进士第/调吴县尉/吴多豪势家/告私债则以属尉/民多死尉卒手/震至/不受贵家告

    D. 黄震/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人/宝佑四年登进士第调吴/县尉吴多豪势家/告私债/则以属尉/民多死/尉卒手/震至/不受贵家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登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登进士第,即考中进士。

    B. 浙东提举,提举,职官名。宋代设立,专门主管特种事务。元明沿其制,清以内务府大臣担任。

    C. 《六经》是指《诗》《书》《礼》《易》《论语》《春秋》的合称。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 《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论语》《春秋经(即“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D. “私谥曰‘文洁先生’”中的“谥”,即“谥号”,谥号有官谥、私谥之分。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 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官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震任吴县尉,曾权摄华亭、长洲县,为官有声望,得到百姓认可。

    B. 黄震不愧为中国古代集勤、俭、能、直于一身的清官、好官。

    C. 通过这篇文章,不仅可以看到黄震的思想境界和高尚人品,而且还可以了解黄震的治学和创新理念。

    D. 黄震不论担任什么官职,都心系百姓,为官正直,体现了“以民为本” 的处事准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倚嬖幸厉民,华甫病革强起,劾罢三人。

    (2)居官恒黎明视事,事至立断,自奉俭,人有急难周之,不少吝。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林语堂说:“目光放远一点,你就不伤心了。”

    钱钟书说:“目光放远,万事皆悲。”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读了上面三句话,你有什么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