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枣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guǎng) 肤()   晋察()

    B.弄(shì) 讷()   衣草(xūn)

    C.立(chù)   干()   得出(cāi)

    D.(kuì) 职(xún)   花团锦()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我徘徊歧路的时候,张老师帮助我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B.我们应该提倡勤俭节约,但如果当用不用,那就显得吝啬了。

    C.上次作文课,她以咄咄逼人的笔风,质朴的语言,博得老师的青睐。

    D.他这种对问题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他是否努力。

    B.我们来到大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D.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④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③②④①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寓言故事,写的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统治者们的丑恶灵魂。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共二十篇。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猫》的作者郑振铎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我们本学期所学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就是他翻译的。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中还有《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等经典篇目,都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写照。

  • 7、下面对《观沧海》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陋。③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远:

    (2)悲守穷庐   穷庐:

    (3)此即日于傲矣 习:

    (4)亦焦躁故尔   以: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3(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___”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诚弟弟,提出做事宜“____”,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____”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

    4(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4)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紫藤萝瀑布》,完成后面小题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③“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第一段第一句这么写是否有煞风景(令人扫兴)?为什么?

    【2】找出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3】文中我凑上去,想摘一朵流露出的什么情感?

    【4】从第四段的写景状物中,你获得了哪些有助于写作的信息?至少列出两条。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棉花开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

    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④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故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壳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⑤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⑥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得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⑦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都是人民生活稳定的护卫者,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⑧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地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所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蜂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1阅读第①段,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惊呆”?(请用原文回答)

    2请根据②-④段的内容,概括出木棉的特点。

    3赏析第③段划线句子。

    4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一些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屠夫卖肉,没卖完天就黑了。在回家的路上,屠夫发现一匹狼尾随他,再把钩子挂在树上,赶紧回家了。第二天早上屠夫去他挂肉的地方,只见狼嘴里咬着肉,上颚被钩子刺穿。

    (改编自《聊斋志异》)

    请从“屠夫”或“狼”的角度,任选其一,自主立意,发挥想象,将以上材料改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故事。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