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海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组词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吝啬   绿茵茵   油然而升   截然不同

    B.决别   一霎间   翻来覆去   亭亭玉立

    C.粗犷   水银柱   花团锦簇   水波鳞鳞

    D.鉴赏   何首乌   人声鼎沸   不求甚解

  • 2、701班决定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关于家风的对联,下列几副弘扬优秀家风的对联中,哪一副最合适?(     

    A.上联:喜迎新年春满人间   下联:百花吐艳福临小院

    B.上联:山经春雨清如洗   下联:柳坐东风翠欲流

    C.上联:家传美德传家久   下联:世继家风继世长

    D.上联:读书少,便是低天分   下联: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C.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D.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抑或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

    ②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A.③②①④ B.③④②①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秋天的怀念》--散文--史铁生--当代作家

    B. 《散步》--散文--莫怀戚--当代作家

    C. 《金色花》--小说--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D. 《荷叶•母亲》--散文诗--冰心--当代作家、诗人

  • 6、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①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通过描写苍凉暮色中的景物,来烘托游子漂泊他乡的哀愁。

    B.《天净沙·秋》中,“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以五种色彩描绘秋天景致。

    C.《天净沙·秋》寓情于景,描绘深秋的萧瑟,表达作者在外漂泊的思乡之苦。

    D.这两首诗歌,都选取富有特征的秋天景物直接组合,来照应标题中的“秋”。

  •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 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C. 此刻,老师和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D. 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狼》)

    (乙)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用“/”划分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两处)。

    数 十 往 复 奔 渐 迟 声 渐 弱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两狼之并驱如_____

    (2)一狼径_____

    (3)跑号如状(_____

    (4)甚仓皇(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填空。

    ⑴《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 的一部书,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⑷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⑸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新叶》回答各题: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眼睛唰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定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A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转眼间,便是满目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B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

    ⑧新叶青青,我忽然想起:_________。

    1文中赞美了新叶的诸多可贵品质,请你简要写出其中三种。

    2文章第⑤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文中有A、B两处划线句,请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4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结尾处补全。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怀念(节选)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内容。

    2第一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

    3文中,作者两次写到了母亲要推儿子到北海看花,母亲的用意是什么?文章结尾着重描写了“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文中的划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5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么?为什么?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走进课文,众多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有家喻户晓的科学家邓稼先,有锲而不舍做学问的闻一多,有最可爱的志愿军战士,有机智勇敢的花木兰……课文外,大至国家杰出人才,小至生活中的亲人、朋友、陌生人,他们真诚的帮助,执着的理想,家国的情怀,都像一缕阳光带给我们温暖。

    请以《那一缕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抓住细节进行描写,能写出人物的精神,并恰当地抒情议论;

    ②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透露个人的真实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