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是( )
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B.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C.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D.农贸市场真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一大早就人声鼎沸,八九点时更是人山人海,中午还人流如织,很少有安静的时候。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草木丛生的样子)
B.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极其高明的本领)
C.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清澈透明)
D. 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惫不堪了。(不知疲倦)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胡辣汤、浆面条、灌汤包……我们这里的小吃风味独特,耐人寻味。
B.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张爱萍将军称之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
D.他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于孩子品德上的问题却不以为然。
4、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以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 。
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5、下列对《西游记》这部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时被公主扇得悠悠荡荡,后来他施计智取了芭蕉扇,可他得到的这一把芭蕉扇是假的。
B.《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C.孙悟空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后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悟空。
D.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菩提老祖,孙悟空从菩提老祖处学得七十二变、筋斗云等超凡本领。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她写字的时候,我们 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②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 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 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
A、即使 也 而 而且 B、即使 也 因为 所以
C、无论 都 因为 所以 D、无论 都 而 而且
7、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设问)
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夸张)
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D.为什么我们必须学习良好的技术呢?因为良好的内外科技术就意味着能使更多的伤病人员好得快,减少他们的痛苦。(设问)
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二)郁离子曰:“小人其犹膏①乎?观其皎而泽,莹而媚,若可亲也。忽然染之则腻,不可濯矣。故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②;一朝而得志也,岸岸焉③。尾尾以求之,岸岸以居之,见于声,形于色,欲人之知也如弗及。是故君子疾④夫尾尾者。”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膏:脂肪,油脂。②尾尾焉:尾随卑下的样子。③岸岸焉:高傲的样子。④疾:厌恶,憎恨。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不蔓不枝 枝:
(2)陶后鲜有闻 鲜:
(3)宜乎众矣 宜: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能否将语段(一)末尾的“菊、莲、牡丹”的顺序调整为“菊、牡丹、莲”?请说明理由。
【4】语段(一)和语段(二)都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选文内容分别分析其作用。
9、根据课文默写。
① ,禅房花木深。(作者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③日初出大如车盖, , ?《两小儿辩日》
④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 ,紫红的桑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0、阅读《在心田种一畦黄瓜秧》,回答后面问题。
①十三岁那年的夏天,酷热难耐。在城里读书的我,一放假便回父母工作的小学度假。
②回到家,看见门前的池塘干涸龟裂,池中原本翠绿的茭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几丛枯茎耷拉着脑袋,在炫目的阳光下泛着白光,先前那一群群自由游弋的鲫鱼早已不知去向。好在池塘边的沙地上,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茂密的瓜叶下隐隐约约点缀着许多黄瓜条。一向爱吃黄瓜的我不禁一阵暗喜,仿佛看见了父亲早晚为瓜秧浇灌的身影——在这样一个大地备受饥渴煎熬的时节,只有勤劳的父亲才能赋予这一畦黄瓜如此蓬勃的生机……
③清晨天刚亮,母亲便起床煮饭,我跟着起来晨读。推开房门,一眼就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我家的瓜地里捣腾着什么。“爸,有……”我本能地想告诉父亲有贼在我们的菜地里偷黄瓜,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父亲忙问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贼!”我气愤愤地说,“有人在我们的菜地里偷摘黄瓜呢,可妈妈却不让我喊,难道就任由那人偷我们的黄瓜吗?”
④我见父亲没反应,就接着说:“我认得那人,是我同学小磊的爸爸阿根叔,哼,真丢人,这么大的人还干这事!”“嘘!小声点,别吓着人家了!”母亲边朝我打手势,边指指隔床正睡着的弟弟、妹妹,示意我不要让他们听见。我嘴里不说什么,心里还是气恼:刚回来,还没尝过鲜呢,现在可好,那几根大的肯定被偷了……
⑤我急得想哭,希望父亲能出去制止那人的恶行。然而,父亲却用宽厚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轻声说:“孩子,你妈刚才做得很对。我们丢失几根黄瓜是小事,让人家丢了面子那可是大事呀!你想想,要不是今年这样干旱的天气,往年这时候可是家家户户菜蔬最丰富的时节啊!人家如果不是实在没菜下饭了,怎么会去干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呢?”最后,父亲郑重地说:“记住,今后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得提起这件事!决不能让你弟弟、妹妹知道。”
⑥“可我昨天跟弟弟妹妹说好了今天早上一起去摘黄瓜的啊!我们可都数过了,今天有十二根可以摘了,那等下怎么跟他们交代呢?”
⑦“这好办,等下发现瓜少了,我就告诉他们是给田鼠吃了吧!”母亲的话打消了我的几分顾虑。
⑧“没错,就按你妈说的办!”父亲边说边温和地看着我……
⑨尽管我心中仍有丝丝的气恼,但想想阿根叔养活一家十口的不易,顿时觉得自己先前的举动确实有点过分。我不敢迎视父亲殷切的目光,不禁感到有些惭愧:去年,阿根叔因为孩子学费减免一事产生误会,当众数落身为校长的父亲,父亲也没多加辩解,而我……
⑩过了许久,母亲悄悄推开房门,看清菜地里的人已走了,才让我跟她一起出去……记忆中,这是我家最迟的一顿早餐。吃完早饭,父亲还叮嘱母亲到菜地里摘些茄子、豇豆,派我给阿根叔家送去,好让刚回家度假的小磊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过了一会儿,父亲又改了主意,交代菜不要我送,叫弟弟、妹妹送去……
⑪岁月如歌,往事如风。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酷暑来临时,每当餐桌摆上脆嫩可口的凉拌黄瓜时,我总会想起年少时的那个清晨,想起父母那一番质朴却让我终身受益的话,想起家门口那一畦翠绿蓬勃的黄瓜秧……
【1】根据提示,概括“我”在主要事件中情绪变化的过程。
气愤愤→ →急得要哭→ →觉得自己过分→
【2】按要求品析词语和句子。
(1)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
(2)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4】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11、阅读下面现代文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瓜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1】概括说说选文第一段分别从哪几个方面突出了松鼠乖巧的特点。
【2】选文第一段介绍松鼠时,还写到了山鼠和黄鼠狼,有什么作用?
12、亲爱的同学,家庭中,亲人的爱包围着你;学校里,老师同学的真情温暖着你。但在家庭和学校外,你也一定经历过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请你把它写下来吧!
要求:自拟题目;围绕中心,叙事完整;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