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泰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华鼓动大家到仓库里抢夺粮食,整个仓库的存粮最终荡然无存

    B. 他不断向老师请教问题,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C. 无论到哪里,像她那样博学多识的主持人都属于凤毛麟角

    D. 学校组织了一次绝活大赛,同学们的表现令他感到大跌眼镜

  •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

    B.第二、三句“送酒”“菊”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

    C.第四句设想了故园菊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的情景。

    D.全诗写出了诗人在重阳节登高、饮酒、赏菊时的思乡情感。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你穿得这么花枝招展,害我差点儿没认出来。

    B.他说话这样不客气,真有点咄咄逼人

    C.他们的表演,说唱、嘻哈、电音混为一谈,深受观众喜爱。

    D.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 4、下列加横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kǎi) 巢(kē)   憔(zùi) 仿(shàn)

    B. 时(shà) 脸(jiá) 笑(nì)   菡(dàn)

    C. (niǎn)   刺(fěng)   难(kàn) 确(zuó)

    D. (yǎ)   酿(yùn) 黄(yùn) 应(hé)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恨(zèng     痪(tān

    B.弄(shì   打(chuí   叨(

    C.màn   伤(chuàng   怒(bào

    D.仿shàn   复(huī   豆(wǎn

  • 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割zǎi          恶zēng        仙露浆qióng

    B.扑shuò        鸣háo        流离pèi

    C.红yān          huì        忧心忡忡chōng

    D.宿lòu          热chì        忍俊不jìn

  • 7、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深厚的底蕴源于读书时的好高骛远,在书香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

    B.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个人责无旁贷的责任。

    C.夏日的济西湿地,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

    D.登山的时候,他们肩挑千钧重负,甩着胳膊不声不响地走到前边去了。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运用所提示方法,解决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词意义

    字源法

    再火令药镕

    (1)____

    迁移法

    字平如

    坦荡如

    (2)____

    查字典

    火炀之

    ①靠近。②完成,确定。③到,开始从事。

    (3)____

    【2】《活板》选自沈括写的笔记作品《___________》 ,文章逐层说明了活字印刷的程序:_______、排版、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4】结合《活板》内容,说一说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

    【5】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总结出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原因。

    链接材料一 印刷是复制术。印刷通过印墨将印版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印墨和承印物这些原材料于印刷术是必不可少的。印刷术的承印物主要是织物和纸张。东汉蔡伦对造纸术做重大改良后,才广泛用于书写和印刷,东汉韦诞改良制墨术,为书写、印刷提供了一点如漆”的理想材料。织物、印墨、纸张的发明和完善,为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链接材料二 笔的发明和发展,于汉字的演进和规范,功不可没。由于有了挥洒自如的毛笔,中国的文字才得以迅速发展,进而演变成颇具艺术欣赏价值而又便于书写、镌刻和印刷的、规范的汉字了。

    链接材料三   就中国传统的印刷术而言,印刷必有印版,而印版是手工雕刻的。可见,手工雕刻技术的出现实乃印刷之源。

    链接材料四   印刷这种工艺技术,随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需要而萌芽,而发展,而完善。随着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手工雕刻、转印复制、织物印染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这些印刷前驱技术不断发展、日趋成熟,直接促成了印刷术的成熟和完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诗文默写 

    (1)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

    (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9)他们的房屋,______________,在雨里静默着。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访 兰(贾平凹)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住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呢?”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欣赏它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1】请找出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点的一个词:_____________

    【2】文章开篇写父亲成功培植兰草“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份愠怒” ,有何作用?

    【3】文章说:“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4】请找出第二段中你喜欢的写景句子,并用批注法从写法、内容和情感上进行赏析批注。

    例: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它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5】赏析以下这首古诗,并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空谷幽兰”与做人处世有什么关联?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空谷清音图册页》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读书(节选)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那祥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卷》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1】本文主要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为读《封神演义》,给人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被人家监督着在磨道里看半天书的资格;

    为读《青春之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读《破晓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读《三家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③段中说“那时我真感到幸福”。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我”感到幸福的原因。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4】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概括本文中的莫言是个怎样的人?并说说他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因为疏忽,因为不坚持,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丢失一些东西,如丢失钥匙,丢失钱包,丢失学具……甚至丢失我们的原则、自信、人格与尊严;因为努力,因为坚持,我们又会找回这些东西。请你回望自己的学习、生活,按要求作文。

    题目:找回__________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③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