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谆谆教诲使我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
C.防溺水专项教育的深入开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溺水事故不再发生。
D.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在主席台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我们不能妄下断语。
B.创新思维的“天敌”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
C.老师讲完课后总会问我们懂了没,同学们都说懂了,我也随声附和说懂了,但心里却一片茫然。
D.这道题在老师指导后,我忽然恍然大悟。
3、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A.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B.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 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D.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惟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4、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嗔怪(zhēn) 怂恿(còng) 坍塌(tān) 怪诞不经(dàn)
B. 啜泣(chuò) 干涸(kū) 热忱(chén) 杞人忧天(qǐ)
C. 窠巢(guǒ) 庇护(bì) 殉职(xùn) 畏罪潜逃(qiǎn)
D. 狭隘(ài) 晕眩(xuàn) 菡萏(hàndàn) 哄堂大笑(hōng)
5、下列关于《骆驼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四爷不愿女儿嫁给一个臭拉车的,更害怕祥子以女婿的身份继承他的家产,虎妞为了生计只得忍气吞声,不敢与父亲撕破脸。
B.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祥子依次在夏先生、曹先生、杨先生家拉包月。
C.虎妞与祥子结婚以后,刘四爷将一部分车卖出去,剩下的全卖给了西城一家有名的车主,“人和车厂”被更名为“仁和车厂”。
D.刘四爷将车厂倒卖给了西城一家车主,虎妞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失望,大哭一场后给祥子一百块,买下了同院老马的一辆二手车。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雨后池上刘放①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②。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刘做(bān):北宋史学家。②檐盘(yán yíng):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
下面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绝句写的是池上雨后的美景,笔随景迁,清新怡人。
B.第二句运用比喻修辞,明镜一般的水面,池边檐楹的倒影清晰可见,表现出雨后池塘波平如镜的静美。
C.第三句的“忽”字,展示出景物瞬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颇具情味。
D.第四句以静衬动,用“万点声”展现了雨后风起后湖面的纷杂与喧闹。
7、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哺育(bǔ) 祈祷(qǐ) 心不在焉(yān) 心汇神凝(níng)
B.惩罚(chéng) 亘古(gèn) 锲而不舍(qiè) 沥尽心血(lì)
C.抹杀(mǒ) 镐头(gǎo) 迥乎不同(jiǒng) 潜心惯注(guàn)
D.污秽(huì) 挚痛(zhì) 妇儒皆知(rú) 家喻户晓(yù)
8、(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乙)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狼洞其中(____)
(2)止露尻尾(____)
(3)夸父与日逐走(____)
(4)饮于河、渭(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用文中的词句填空。
(甲)文中“一狼洞其中”“前狼假寐”的用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夸父逐日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
【4】面对动物界凶恶狡猾的狼,屠户依然要与之斗争;面对自然界中的太阳,夸父仍然要与之比拼。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作为学生,我们是否需要这种精神?请结合目前的学习生活加以说明。
9、经典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 。
(2) ,夜泊秦淮近酒家。
(3) ,为有源头活水来。
(4)争渡,争渡, 。
(5)几处早莺争暖树, 。
(6)无可奈何花落去,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驼的喘息
粱晓声
①我这个出生在哈尔滨市的人,下乡之前没见到过真的骆驼,便是骆驼的活动影像也没见过。
②直到落户北京的第一年,去了一次动物园,我才见到了真的骆驼。数匹,有卧着的,有站着的,极安静极闲适的样子,像是有驼峰的巨大的羊。肥倒是挺肥的,却分明被养懒了,峰向一边软塌塌地歪着,未必仍具有在烈日炎炎之下不饮不食还能够长途跋涉的毅忍精神和耐力了。那一见之下,我对“沙漠之舟”的敬意和神秘感荡然无存。
③后来我到新疆出差,乘吉普车从戈壁驶近沙漠地带时,又见到了骆驼。
④那是秋末冬初时节,当地气候已冷,夕阳西下,大如轮,红似血,三匹骆驼屹立风中,从十几米外望着我们。它们颈下的毛很长,如美髯,在风中飘扬。它们的峰很挺,皆瘦,都昂着头,姿态镇定,使我觉得眼神里有种高傲劲儿,介于牛马和狮虎之间的一种眼神。
⑤陪行者说,这三头骆驼很可能曾是家驼。主人原本是靠它们驮运货物来谋生的,自从汽车运输普及后,骆驼的用途渐渐过时,主人继续养就赔钱了,可又不忍杀它们,于是骑到离家远的地方,趁它们不注意,搭上汽车走了。骆驼的记忆力很强.是完全可以回到主人家的;但骆驼又是有自尊的,意识到自己被抛弃了,宁肯渴死饿死冻死,也不会重返主人的家园。然而它们又对人养成了一种信任心,即使成了野骆驼,见了人,还是挺亲的。
⑥那一次在野外近距离见到了骆驼以后,我才真的对它们心怀敬意了。
⑦不久前,我在内蒙古的一处景点旅游,骑到了一头骆驼背上。那景点养有一百多头骆驼,专供游人骑着过把瘾。但须一头连一头,连成一长串,集体行动。
⑧驼队行进在波浪般起伏的沙地间,我忽然感觉有东西拱我的肩,勉强侧身一看,是我后边的骆驼翻着肥唇,张大着嘴。我怕它咬我,只得尽量向前俯身,但却无济于事。骆驼的脖子那么长,它的嘴仍能轻而易举地拱到我。有几次,我感觉到它柔软的唇贴在了我的脖梗上,甚至感觉到它那排坚硬的大牙也碰着我的脖梗了。
⑨倏忽间我于害怕中明白——它是渴了,它要喝水。而我,一手扶鞍,另一只手举着一瓶还没拧开盖的饮料。我当然是乐意给它喝的,可我不敢放开扶鞍的手,而且就算我能拧开瓶盖,也还是没法将饮料倒进它嘴里,我有严重的颈椎病,扭身对我是件困难的事。
⑩它却不拱我了。我背后竟响起了喘息之声。那骆驼的喘息,类人的喘息,如同负重的老汉紧跟在我身后。我一向以为,牛啦,马啦,骡啦,驴啦,包括驼和象,它们不论干多么劳累的活都是不会喘息的。那一天那一时刻,我才终于知道我以前是大错特错了。
⑪既然骆驼累了是会喘息的,那么一切受我们人所役使的牲畜或动物肯定也会的,只不过我以前从来听到过罢了。
⑫那骆驼不但喘息,而且还咳嗽了,一种类人的咳嗽,又渴又累的一个老汉似的咳嗽。举着一瓶饮料的我,生平又第一次听到骆驼的咳嗽声……
⑬一到终点,我立刻拧开瓶盖要使那头骆驼喝到饮料。偏巧这时管骆驼队的小伙子走来,阻止了我。。因为我手中拿的是一瓶葡萄汁,骆驼是不能喝果汁型饮料的。
⑭我问他这头骆驼为什么又喘又咳嗽的。他说它老了。我说:“既然老了,那就让它养老吧,还非指望这么一头老骆驼每天挣一份钱啊?”小伙子说,驼群每天都集体行动,单将它关在圈里,它会感到受了侮辱,它会郁闷的,不久就容易病倒的。
⑮我无话可说了。那老驼尚未卧下,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处,瞪着双眼睇视我,说不清望的究竟是我,还是我手中的饮料。我禁不住它那种望,转身便走。
⑯几个月过去了,我耳畔仍每每听到那头老驼的喘息和咳嗽,眼前也每每浮现它嗔视我的样子。
(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写出作者围绕“骆驼”行文的思路。
______ →______→旅游时遇到一头喘息的老驼
【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 托物言志 B. 欲扬先抑
C. 借景抒情 D. 设置悬念
【3】作者在文中描述老驼“类人的喘息”“类人的咳嗽”,有什么用意?
【4】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骆驼的“自尊”表现得淋漓尽致的。(150字以内)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是一场狂欢
①一整个冬天,这个舞台都安静至极,除了偶尔飘落的雪花和偶尔闪过的鸟鸣,便再也没有光临者。
②事实上,在这个舞台下面正在酝酿着一场演出。小草、小鸟、树木、花朵、河流,都在悄悄地等待着春天的来临。
③空气不再那么干冷,它像一个江南女子,开始柔情似水。阳光不再那么无力,它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男孩,开始有了自己的力量。大地上虽然还没有绿色,但是我们能感受到脚底下的萌动。而这,是演出正式开始前,大自然传达出的一点点信号。
④接着,小草探出头了。我们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时候破土而出。当我们发现的时候,它已经在微风中摇摆。它的绿色在阳光下显得那么耀眼,那么柔嫩,又那么亲切。小草应该是舞台上最早的演员。它那么纯粹的绿在春天里,既不像小鸟那样呼朋引伴,也不像花朵那样招蜂惹蝶,但如果没有它,春天就不像春天了。它的出现,是春天里的第一场表演,素雅、简单,却足以让我们兴奋。
⑤紧接着,树木也出场了。它伸了个懒腰,让自己的肢体尽情地舒展在春天里。然后,它往自己的身上不停地添加绿意。春愈深,绿意就愈浓。它的表演最为漫长,最为缓慢,往往不知不觉就会表演到夏天。但是它无疑是舞台上的中坚力量,谁也没有办法代替它。纵然花儿如此娇艳,却也只能让春天一时生辉,只有树木,才能担负起整个季节的责任。
⑥舞台上的主角当然是花。它们让春天愈演愈烈,同时也把春天推向高潮。金色的迎春花出现的时候,春天才刚刚开始。那时别的花还没有出现,是人们一窝蜂地去欣赏它。它不太常见,往往一小片一小片地躲在山林里。它让春天有了种神秘的味道。它退场之后,其他花便蜂拥而上了。雪白的梨花、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火红的杜鹃花……它们是春天的衣服。春天是通过不停地更衣,不停地梳妆,才显得那么娇媚诱人的。它们带给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惊喜,又牵引无数的孩子去追逐,去奔跑。它们把身上的花朵撒落在河流里,让河水把更多春天的信息传达给观众,于是世间有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的诗句。
⑦小鸟是最尽职的伴奏者,小草间、花丛中、河流边,都散落着它的歌声。春天的歌谣,或许是它传唱给人们的。春天是一场狂欢,支撑起它的,就是那些春天里的表演者。
(作者:范泽木。有删改)
【1】据文章内容填空。
文章依次描写了(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绿意渐浓的树木—万紫千红的花儿—(4)____________。
【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1)它那么纯粹的绿在春天里,既不像小鸟那样呼朋引伴,也不像花朵那样招蜂惹蝶,但如果没有它,春天就不像春天了。(从表现手法角度)
(2)春天是通过不停地更衣,不停地梳妆,才显得那么娇媚诱人的。(从修辞手法角度)
【3】作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试举例分析。
12、题目: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等。
②要注意有重点的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