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北屯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杆、肝、秆”这三个字都是形声字,“干”是声旁,“木、月、禾”是形旁。

    B.书写时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可以随意,注意两边留白大致相等。

    C.“消、俏、峭”这三个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 2、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

    A.强(juè)

    B.堵(sè)

    C.重(hè)

    D.挣(zhá)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走(niǎn)   住(zhuài

    B.gǎng)   墙(qiè) 脸jiá

    C.许() 喜xùn止(jìn

    D.摸()   巧(guāi)   呼xiào

  • 4、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细碎 拨地而起   B. 拥挤 色采明丽

    C. 仰卧 斑斑点点   D. 玩赏 水平如境

  • 5、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树头新绿未成   

    A.树荫

    B.阴天

    C.暗

    【2】最喜小儿亡赖   

    A.不务正业

    B.不务正业的人

    C.顽皮、淘气

  • 6、细菌的“天堂”是指人类的(   

    A.头脑

    B.肚肠

    C.手脚

  • 7、请用“——”画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漂肥体壮(    及目远眺(   

    默默无严(     仪态端装(    

    忧然自得(    牙苞初放(    

    灰复平静(   此起比伏(   

    成群结对(   骏马奔弛(    

    自然和偕(   土镶肥沃(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看拼音,写词语。

    yáo lán   pèn xiāng cí ài jī 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Wéi qún quán tuǐ   liè fèng huǒ yà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小松

    〔明〕解(xiè)缙(jìn

    小小青松未出栏,枝枝叶叶耐霜寒。

    如今正好低头看,他日参天仰面难

    (选自《童趣诗词一百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注释:①这是作者7岁时写的诗。当时,小作者代替母亲去向知县请求免去徭役,并送上自己写的一首诗,知县不相信那首诗是解缙写的,随即指着一棵小松树,要他再写一首,他于是当场写了这首《小松》。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②未出栏:还没有栏杆高。③他日:将来。参天:高入云端。仰面难:仰面看都看不到树梢。

    【1】这首诗通过观察与想象,将“______”的青松与“______”的青松进行______(修辞方法)。

    【2】诗中概括叙述小小青松要经受“______”才能长成“______”的苍松,表达出小作者立志______的远大抱负。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理解。

    飞向蓝天的恐龙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第一段中提到“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二者”指的是( )

    A.轻灵的鸽子与五彩斑斓的孔雀

    B.恐龙与鸟类

    C.凶猛的霸王龙与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

    D.马门溪龙与孔雀

    【2】人类最早是在( )时期,发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A.中生代时期

    B.20世纪末期

    C.19世纪

    D.远古时期

    【3】文章最后一段写到“点睛之笔”,在文中是指( )

    A.给眼睛点上一笔

    B.画笔很神奇

    C.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

    D.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根据这一假说”是指什么假说?请你在文中用“﹏﹏”画出来。

    【5】“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这句话中的“一支”这个词去掉行不行?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在辽宁西部发现了带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全世界的研究者会欣喜若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作者在这段中主要运用了___的修辞方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从________和见人不让还咬你一口两个方面写了鹅_____的特点。

    4这段话中将鹅的步态与_____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鹅的特点。

    5作者用_____________来比喻鹅的步调,形象生动写出了鹅步调的____

  • 12、课外阅读

    “傲慢”的白松露

    白松露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野生真菌,每454克的价格居然卖到2000美元以上。它被很多顶极餐厅视为珍宝,无论你多么挥金如土,也不可能大快朵颐,每次也只能尝到那么薄薄的几片。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菌子,为什么竟如此珍贵?

    白松露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它只和橡树的根须共生存。有人曾经将菌种接在新鲜的橡树苗根部,小心地呵护,希望在这个舒适的环境里,它能够茁壮成长。可是,松露总是“不识好歹”地要么不长,要么就长成没有香味的怪物,松露没了香味,就再也没有任何价值。

    白松露难以被发现,凭人的肉眼和嗅觉根本不能寻找到它。在意大利,采集白松露需要牌照,挖掘松露的家庭世世代代从事此业,他们被称为“松露猎人”。通常“松露猎人”家里都有一张祖传的松露地图,就好像“藏宝图”,因为松露生长具有记忆性,即生长过松露的橡树下每年都会再生出松露来。因此哪片树林哪棵橡树下有松露就成为家族的最高机密。通常是半夜2点之后,他们偷偷按照地图去挖掘白松露。采集后一定要把土壤原样埋好,否则下一年就休想见到白松露的影子。  

    而且,到目前为止,白松露还没有人工培育的方法。人类现在掌握的科技已经能够克隆一头牛,甚至开始解码自身的基因,可偏偏拿白松露毫无办法。,不管人们怎么努力怎么套近乎,它始终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招安”,它的秘密人类至今无法破译。

    白松露的“傲骨”导致这种生物非常罕见。到目前为止,这种野生真菌只在意大利小范围地方被发现,就算是在最好的年份,全年产量也只有3吨左右。

    【1】白松露“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菌子”,为什么那么珍贵?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白松露对环境的要求非常宽松,可以和橡树的根须共生存。

    B.白松露难以被发现,凭人的肉眼和嗅觉根本不能寻找到它。

    C.到目前为止,白松露还没有人工培育的方法。

    D.白松露产量非常小。

    【2】题目“‘傲慢’的白松露”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颇有趣味。

    【3】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的内容上突出了________;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结尾段“就算是在最好的年份,全年产量也只有3吨左右。”中“左右”一词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猫》(节选)

    它要是高兴 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这段话节选自_______先生的《猫》,本册书我们还学习了他写的《____________》。

    【2】给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这段话主要写小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表现。

    【4】“用身子你的腿”中加点字让你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5】“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中,“小梅花”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

    【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变化多_____

    A.用手平拿着 B.端正,不歪斜

    C.(东西)的一头 D.(事情)的方面

    粗细各_____

    A.不相同的、有分别的 B.新奇的、特别的

    C.惊奇、奇怪 D.分开

  • 14、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若是在夏天的傍晓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福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天高地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都是他们的好友”中的“他们”指的是_________,“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

    【3】这段文字描写的情景就像一幅图画,请给这幅图画命名:_____

    【4】想象这幅田园风景画,你的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仿写含有连续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有一个高高大大的身躯,不愧为北方之强。微胖,推光头,脸上刮得光净,略带苍白;穿普通的灰布棉军服,没有任何官阶标志。(仿写一个人物外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阳光射进来。(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我还会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喜欢看《三毛流浪记》《笨狼的故事》《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盛名,书中塑了唐僧,孙悟空和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失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作文。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会有许多让你心灵受到震撼、感动的事,如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或一个陌不相识的人做的事,使你受到了启示,请你写一写,题目自拟,字数35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