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对偶)
B. 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 (比喻)
C. 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排比、拟人)
D. 那时的我,真的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比喻)
2、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呐喊》,这篇小说选材详略得当,详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文中深切怀念了“我”的保姆长妈妈。
B.杨绛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文字韵致淡雅,独具一格,代表作有《我们仨》、《洗澡》、《围城》。
C.《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
D.《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他是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3、下面对《木兰诗》选段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生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写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
B.“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中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 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C. 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破案线索。
D. 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5、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夜 抱欠 澎湃 妇孺皆知
B.诧异 斑澜 默契 致死不懈
C.竹竿 震悚 镶嵌 深恶痛绝
D.哀悼 烦琐 烦躁 微不足到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女娲(wā) 澄澈(chéng) 掘起(jué)
B. 灵敏(mǐn) 寂寞(mò) 幽光(yōu)
C. 掺和(chān) 踪迹(zōng) 捏泥人(niē)
D. 蓬勃(péng) 绵延(mián) 模样(mó)
7、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诫子书》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告诫、劝勉。
B.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D.《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杂文集,共包括十篇文章,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8、文言文阅读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
(2)药之可以即愈
(3)且吾有大事未了
(4)闻言色动
【2】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2)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芳容具有哪些美好的品格?
9、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1)海日生残夜,______。
(2)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3)夕阳西下,______。
(4)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5)《观沧海》一诗中借助想象表现大辉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及诗人博大的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轻放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第③小节中的“光明使者”指的是什么。
【3】文章第⑤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说说文末划线句的作用。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娘从乡下来
万吉星
①娘从乡下来。穿双廉价的平底鞋,站在小区三十多层的高楼下,左手提个褪了色的帆布包,右手搭在额头上,尽量把头往后仰,眯着眼,才勉强看到了头顶上支离破碎的天空和几缕漏网的阳光。娘揉了揉有些混浊的眼睛,我看到了一丝无奈与迷茫。
②娘是农村人,是个永远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村人。但为了替我照看孩子,她迫不得已离开那片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土地,来到了陌生的昆明。
③娘不会跳广场舞,坐公交也会晕车,她只敢去菜市场和孙子幼儿园那两条街,远了怕迷路回不来,她和小区里的退休老太永远聊不到一块儿,她听不懂CPI是什么东西,只知道菜市场里白菜都要一块多钱一斤,说太贵了,要是在老家田边地角随便种两块,一年到头都吃不完,因此她在这个城市没有一个朋友。
④我与妻都忙于工作,早出晚归,谁都没有注意到一个农村老人在这个城市的孤单与苦闷。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开会,突然接到孩子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说放学十多分钟了,其他孩子都接完了,只剩我女儿没人接。放下电话,我急忙打娘的电话,响了半天她才接,电话一接通,我就不耐烦地吼道:“妈,你怎么搞的,现在还不去接孩子?别的早就接完了。”说完这话,我才听到手机里传来扑哧扑哧的喘气声,娘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的手表……不知怎么……停了,刚才看电视……才发现……时间过了,不怕……我跑着去……再过四五分钟……就到了。”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模糊了。
⑤我仿佛看到:一个患有关节炎的农村老太,一瘸一拐地奔跑在昆明的街头,嘴里喘着粗气,额头上布满汗珠却来不及用手擦去,一脸的自责和内疚。
⑥就这样,娘默默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为孩子们坚守着,从不在我们面前叫一声苦和累。每天接完孩子回家吃过晚饭,她便早早地回到她的小屋里休息了,但我知道她每天晚上都失眠,天不亮就起来了。渐渐的,娘的话越来越少,甚至一整天都不怎么说话。有一天中午我在单位食堂吃完饭,回家拿一份材料,打开家门,娘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有些昏暗的客厅里,我问她怎么不开电视看,她说,看多了眼睛疼,不想看。我说那出去走走吧,她说脚疼,院子里又没个朋友,街上车多人多,心烦。
⑦看着面容有些憔悴的娘,满头的青丝有一半变成了白发,粗糙的双手不停地揉着有些肿胀的膝盖,每次要站起来,都得用两只手撑住膝盖,手脚一起用力,这时,我听见了骨节咯吱咯吱的声响。我在娘的身旁坐下,拉过娘的手,多少年了,我还是第一次这样握着娘的手。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啊:粗糙如锉一般,指关节已经肿大变形,手背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青筋。望着这双抚育我长大的手,我的眼泪再一次在眼眶里打转。
⑧那一夜,我失眠了,我真正理解了娘对土地的眷念和对父亲的思念。少时夫妻老来伴,她需要的不是这个繁华的城市和衣柜里我为她买来的名牌服装,而是与父亲在农村的吵吵闹闹中度过快乐的晚年。与妻商量,决定送她回到农村老家。第二天,我把想法和娘一说,我明显感觉到她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但随即又忧心忡忡地说:“我走了孩子谁来带?请个保姆我和你爸都不放心。”我故作轻松地安慰她:“不用请保姆,我现在工作轻闲得很,自己带得过来。”娘的眉梢舒展开来,那丝惊喜又重新回来了。她说:“那我先回去一段时间,如果你们忙不过来了,我再来帮你们带。”
⑨一整天,娘一反往日的闷闷不乐,开心地忙着收拾家务,把所有的垃圾倒得一干二净,把她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的放进旅行包里。我去长途汽车客运站给她买了回家的车票,晚上我拿车票给她的时候,同时给了她两千元钱,让她带回家用,车票她拿着了,钱却说什么都不要,说家里有,就这样推来挡去四五个回合,她把钱收下了。第二天早上,我送她到客运站,车临开动时,她把头伸出车窗外,对我说:“钱我压在枕头下面了,我和你爸用不了多少钱,你们在城里开销大,自己省着点用。”
⑩车开走了,天空下起了小雨,我分不清脸上流淌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选自《散文百家》2016年第10期,有删改)
【1】开头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联系全文看,从乡下来的娘为什么会“孤单和苦闷”?
【3】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 我的手表……不知怎么……停了,刚才看电视……才发现……时间过了,不怕……我跑着去……再过四五分钟……就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娘的眉梢舒展开来,那丝惊喜又重新回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文中却多次写到我流泪,结合文章分析我为什么会频频流下泪水?
12、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在家里,爸爸一个赞许的眼神,妈妈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洒满心房;在学校,倾听老师的谆谆教诲柔柔絮语,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心灵的迷茫;倚在教室窗边,捧着书本,品读名著,吟诵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照亮成长的方向……
请以“我心中的那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标点符号的运用力求正确、规范;④为公平起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