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泸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诗首联中银烛高烧,青烟缭绕,金樽频传,酒席丰美,朋友们珍重友谊,殷勤饯别,主客双方沉浸在宴饮之乐的氛围里。

    B.甲诗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这里的“愁心”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C.乙诗颔联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作者借环境描写,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D.无论是甲诗的托明月寄情,还是乙诗的以琴瑟表意,都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深厚情谊。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C.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 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是对故乡亲人的刻骨思念,还是对举家团聚的遐思神往,记忆里的故乡总是有温度的。

    B.女足姑娘们超越自我、挑战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的拼搏姿态,总能给人砥砺前行的追梦勇气。

    C.校史陈列馆里那一张张奖状、一排排奖杯,对于这些老教师来说无一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D.桑园里一派热闹景象,映入眼帘的是桑农忙碌的身影和蚕食桑叶的沙沙声。

  • 4、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山的杜鹃花,以灿烂的笑容送您出行,迎你回家。”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阳光灿烂”“饿得心慌”“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首律诗的颈联。

  • 5、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时(shà)       浅(fú)       角(lèng)       而至(zhǒng)

    B.诬(miè)     (jìn)       动(rú)          怒不可(è)

    C.诚(qián)     (mèi)     级(shè)        纷至来(tà)

    D.望(liáo)     实(dūn)       涡(xuán)     风云变(huàn)

  •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B.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

    C.紧张的红歌比赛结束后,大家如释重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D.这个人海阔天空地谈了半天,主题内容至今令人摸不着边。

  •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删去由于”。)

    B. 我国四大名著都有着引人入胜的人物。(人物改为形象”。)

    C. 他一进教室,许多教室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许多教室的位置互换。)

    D. 杜康能否在这里接受磨难,是他战胜孤独的关键。(删去”。)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两文,然后回答问题。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 )

    (2)不蔓不( )

    (3)晋陶渊明爱菊( )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爱莲之出卧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乙】

    夏日赏荷

    (李盛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现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婀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艳。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每夏日//过中不

    B.妍明媚/陶后有闻

    C.实花中仙子也//已后典籍皆板本

    D.偕友/又刀毙之

    【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少 时 雨 过 天 睛 波 澜 不 惊 湖 天 一 色。

    【5】根据【甲】【乙】两篇法文回答问题。

    (1)两篇选文都对荷花进行了细致描写,说说选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荷花的。

    (2)两篇选文在写法和思想感情上有何相同之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收集整理两条描写春天的警言妙语,完成下面摘录卡。

    绘春妙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赏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觉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忧,而是冷冷清清,溪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③从前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思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③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用“”将这段文字划分为三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端的热忱。

    A.这句话是选段的中心句,也是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事迹与精神。

    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已经成为成语,这是从“德”的层面对白求恩品行的极大肯定。

    C.句子运用了两个“极端”,这个副词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

    D.“白求恩同志”相对于“白求恩医生”而言,更能体现作者与白求恩深厚真挚的感情。

    3选段把白求恩与“不少的人”进行比较,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11、断臂余生

    ——美国登山勇士罗尔斯顿回忆可怕遭遇

    作为一家登山用品商店的工作人员及经验丰富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罗尔斯顿攀登过犹他州49座4200米以上的山峰。回忆起当日手臂被巨石压住的情景,他说自己一度感到绝望,以为必死无疑;但他也曾努力自我安慰保持平和心态,设想种种获救的可能。在那段艰难的时间里,他还不断地活动肢体,避免血管被冻僵。在自断手臂之前,他尝试了一切能够想得起来的求生方法。

    他把自己“扔”下巨石,悬在半空一次次摇动身体,指望能够从石底拉出手臂;他又用随身携带的登山工具中的绳子和滑轮做成杠杆,企图抬起巨石;最后,他又用小折刀一点点地去削巨石,希望削出一条缝来移出手臂,这些方法都没有成功。

    3天后,罗尔斯顿带的食物——两个墨西哥玉米饼、几颗糖果及1公升水都快吃光了,原本他只计划出来一天。此时他意识到除非割断自己的手臂,否则无法活下去。他说:“想到现实的效果,我的勇气变得更大了。”

    在开始动手断臂前,罗尔斯顿为自己准备了一条止血带,从背包中扯出短裤准备包住伤口,并且把其他物品都包好、捆好,那样一旦断臂解困他就可以立刻下山向外走。

    但是他第一次尝试割断手臂没有成功,他用的就是那把削不动石头的小刀。这是一种常见的多用途折刀,上面除了刀刃之外还有钳子、螺丝起子及各种小工具。这把刀是如此的钝,“我难以割开自己的手臂。”

    第四天,他喝光了最后一滴水,决心再试一次。这次他割开了自己手上的肌肉,却发现刀子太钝割不断骨头。

    到了受困的第五天早上,即5月1日上午,他得出结论:只有1次逃生的机会,不会再有机会了。他说:“我意识到这是最后的机会,现在断臂我还有力气走出峡谷到搜救人员可能发现我的地方。”

    这一次,他拼命扭转手臂直至拗断自己的骨头。“我先折断了桡骨,几分钟后又折断了手腕处的尺骨,然后我拿出刀子和止血带开始切割,”他事后说,“整个过程大约用了1个小时。”

    然而罗尔斯顿的磨难还未结束,他知道所处的地方太偏僻,只有拖着简单包扎仍在淌血的断臂步行数公里,才有可能获救。于是,他只用一只手顺着绳子爬下18米深的峡谷向外走,走了8公里才碰上两名荷兰旅游者。其中1名旅游者回忆说:“当他开始和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都惊呆了。他说:‘我叫阿伦,我从上周六就一直被困在峡谷里。3个小时前,我不得不断了自己的手臂逃生。’”

    这两名游客使劲向空中盘旋的搜救直升机挥动衣服,才引起机上警官注意。当飞机把罗尔斯顿送到医院时,他相当清醒,而且十分镇静,自己走入急诊室向医生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警方后来说,如果他不这样做可能已经丧命,因为他受困的地方太偏僻不可能被发现。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尽管经受了如此痛苦的磨难,罗尔斯顿和他的父母都表示,他不会就此放弃户外运动,躺在家里做个闲散的人。他的父母说:“对他来说,失去手臂当然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与改变,他必须调整自己的生活。但是有一样事情不会变,他将重新投入户外运动。”

    1断臂前,罗尔斯顿曾尝试了哪些求生方法?

    2断臂之前,罗尔斯顿做过哪些准备工作?

    3罗尔斯顿动手断臂经过了怎样的过程?

    4读完此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平凡的你一定有不少出色之处,譬如:勤奋学习,不断进取;运动场上,英姿飒爽; 兴趣广泛,学有专长;尊敬师长,关心他人;诚实自律,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请以“为自己点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文体不限。②说真话,抒真情。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