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孱头(chàn) 镐头(gǎo) 疮疤(chuāng)
B. 猥琐(wěi) 憎恶(zèng) 忏悔(chàn)
C. 竹篾(miè) 奠基(diàn) 晌午(shǎng)
D. 殷红(yīn) 浊流(zhuó) 拖沓(tà)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为现代女作家萧红,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鲁迅,为现代著名作家,此文选自《朝花夕拾》,其代表作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其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为《狂人日记》。
C.《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还有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D.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里离牲畜棚很近,不光味道浓郁考验鼻子,更有夏蚊成雷考验你的耐力。
B. 大热天里,能躲在一把太阳伞下,怡然自得地品味一杯冰啤酒,真让人羡慕。
C. 这个犯罪分子虽然做到了明察秋毫,但是最终还是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
D. 晚饭后,爸爸在读书,妈妈在看报,我在做作业,各得其乐,互不干扰。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脸颊(xiá) 粗犷(guǎng) 绽开(dìng) 咄咄逼人(duō)
B.徘徊(huí) 分歧(qí) 应和(hé) 瘫痪(tān)
C.酝酿(niàng) 莅临(lì) 看护(kàn) 蝉蜕(duì)
D.静谧(mì) 粼粼(lín) 黄晕(yùn) 浙淅沥沥(l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B.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进入江油一中后,她一直始终参加学校女子足球队训练。
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修葺(qì) 猥琐(wěi) 炽热(zhì) 心有灵犀(xī)
B.愧怍(zuò) 告罄(qìng) 拽住(zhuài) 忍俊不禁(jìn)
C.无虞(yú) 契约(qiè) 俯瞰(kàn) 悲天悯人(mǐn)
D.孱头(càn) 迟钝(dùn) 累赘(zhuì) 怏怏不乐(yàng)
7、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语法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创业史》展示了1950年代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建设农村合作社的故事。
B.《红岩》这部小说描写了江姐、夏明翰、罗广斌等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
C.阿长,就是“长妈妈”,也是鲁迅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个小人物。
D.副词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名词前边,起修饰和限制作用,例如“往那边”。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④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⑤,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⑥。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务:致力,从事。⑤伎:同“技”。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睨之久而不去 (________________) (2)康肃忿然曰 (________________)
(3)及守荆南回 (________________) (4)尧咨每以弓矢为乐(____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射”是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称为“六艺”)之一,从两篇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尧咨射术精湛无比、举世无双,但他的母亲却依然“杖之,碎其金鱼”。你觉得陈尧咨母亲的这种做法寄寓了对儿子一种怎样的期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9、名句填空。
①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②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⑦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⑧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⑨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论语》
⑩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⑪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⑫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论语》
10、阅读《寒门贵子,贵在奋斗》一文,回答各题。
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①古人云:“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观点也许有些片面,但它对于当今处于寒门的青年来说确实是起到了一定的鼓励作用。
②那么,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
③“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贵”代表的是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努力创造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④寒门贵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刻苦奋斗和拥有的社会信任以及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丰富的面向,同时,网络也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了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一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生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
⑤当今社会,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但寒门贵子的诞生,在于自己的打拼。一篇名为《寒门贵子》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关于一个“奋斗”的故事。
⑥由此看来,努力奋斗,成就寒门贵子。
【1】请写出本文的主要观点。
【2】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观点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为本文补充一条名言或事例证明观点。
【4】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的理解。
11、阅读并完成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好吧,就明天。”我说。我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2】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3】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从词语使用角度分析)
(2)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股的神色。(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
【4】结合选文谈谈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有何用意。
【5】“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
12、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