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坍塌(tān) 慷慨(kǎi) 缝隙(xì)
B. 废墟(xū) 浇灌(guàn) 刨根问底(páo)
C. 呼啸(xiào) 干涸(gù) 湿润(rùn)
D. 微薄(bó) 挑拣(jiǎn) —丝不苟(gǒu)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迸溅(bèng) 猥琐(wěi) 锲而不舍(qiè) 鲜为人知(xiǎn)
B.妥帖(tiē) 贮藏(zhù) 亘古未有(gèng) 诲人不倦(huì)
C.负荷(hè) 溯流(sù) 悲天悯人(mǐn) 忧心忡忡 (zhōng)
D.萋萋(qī) 屏息(bǐng) 兀兀穷年(wù) 忍俊不禁(jìn)
3、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夜 抱欠 澎湃 妇孺皆知
B.诧异 斑澜 默契 致死不懈
C.竹竿 震悚 镶嵌 深恶痛绝
D.哀悼 烦琐 烦躁 微不足到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等。
B.《济南的冬天》中作者按照空间顺序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将雪的光、色、态一一展现出来,这就把一山之景写得层次清晰,色彩斑驳,富有动感。
C.《世说新语》是南宋的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再塑生命的人》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小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样画的是山水,可是画家笔下的线条不一,搭配不同,效果也大相径庭。
B.小城的夜市人声鼎沸,热闹异常。小地摊给老百姓带来了便捷,也给城市生活增添了一丝烟火气息。
C.他每天重点突破一个课目,遇到问题总是刨根问底,直到弄懂弄透才肯罢休。
D.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国的崛起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伟大复兴不是上天施舍、别人赐予的,责任担当不是表面文章空谈出来的,它们都是全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我们广大青年应与时代齐 ,与人民同 ,与祖国共, 激情燃烧的火热青春,成就神采飞扬的梦幻青春,为中国昂扬挺立的脊梁注入不竭的青春活力。
A.步调 努力 进退 抒写
B.呼吸 奋斗 命运 挥洒
C.步伐 奋斗 命运 书写
D.命运 努力 进退 谱写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红绫/多棱镜 硬朗/令郎 瑕疵/闲暇 倾盆/顷刻
B.殉职/绚烂 戳穿/杀戮 整宿/投宿 隧入/遂成枯落
C.鄙薄/敝人 高邈/荒谬 缥缈/漂泊 搓捻/拈轻怕重
D.酝酿/踉跄 奔倚/依靠 屋脊/贫##dot##瘠 粗犷/旷达
8、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每句标一处)。
(1)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2)故 人 至 暮 不 来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相委而去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4】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9、默写题
(1)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4)□□□□□□□,□□□□□□□。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默写朱熹的《观书有感》
□□□□□□□,□□□□□□□。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燕子 席慕蓉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事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 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呜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 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 -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文章中说“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请结合文章,说说这些错误指什么?为什么称之为“美丽的错误”?
【2】本文的题目是《燕子》,但文章开始却讲了父亲的事,原因是什么?
【3】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一些“美丽的错误”呢?你是怎么看待这种错误的?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秘密
董川北
①周末,一家三口开车来到孩子的姥姥家。
②“天空湛蓝,空气清新,还是农村好啊……”夫妻俩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磕着瓜子感叹着。
③十几岁的孩子像是笼子里放出来的小鸟,一会跟着姥爷去鱼塘网鱼,一会跑进菜园帮姥姥搞菜,忙得不亦乐乎。
④刚到正午,姥姥整出一大桌菜来。
⑤“葱烧鲫鱼,这是妈妈爱吃的菜;粉蒸肉,这是爸爸爱吃的菜。”孩子兴奋地念叨着,“火腿肠炒玉米,我的最爱。谢谢姥姥!
⑥“快吃吧!”忙碌一上午的姥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味道怎么样?”
⑦“嗯,味道不错!”女人对男人使了个眼色,然后回答。
⑧“那就多吃点,你们难得回来一次……”姥姥边说,边用衣袖拭起眼角。
⑨饭毕,两个老人收拾碗筷进了厨房。
⑩“你妈现在做饭越做越难吃,是不是对我有意见?”男人剔着牙问女人。
⑪“你小声点!我也觉得是呢,那条鱼一股子腥味,应该没放料酒,完全不像我妈的水平。”女人低声说,“我觉得吧,可能是因为上次弟弟找我借钱买房,我没答应,妈对我们有想法……”
⑫孩子在一旁听着爸爸妈妈的讨论,说:“姥姥做饭的确是越来越不好吃了。但是,难道你们没有发现一个秘密?
⑬“什么秘密?”
⑭“我看到姥姥炒菜时,几次放错了调料。”孩子吸着小嘴说,“姥姥今年的头发全都白了……”
(《今晚报》2020年4月24日)
【1】阅读全文,结合情节,简要概括文中小男孩的人物形象。
【2】本文题为“秘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题目的好处。
【3】文章对比鲜明,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2、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活,一定离不开家庭,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一定会有些事情让你感动,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可贵!
请你选取这其中的一件,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