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双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是菲利浦夫妇,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作品的主题。

    B. 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着忠勇,蓝脸代表草莽英雄。

    C. “破阵子”、“南乡子”、“朝天子”、“卜算子”等,都是宋词常用的词牌。

    D.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2、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09年7月11日,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一代大师季羡林永远地走了。

    ①就像孔夫子、胡适这些人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几十万字或几百万字的作品

    ②带走了大师的遗憾

    ③这些大师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

    ④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感动

    ⑤但他们关于教育、文化、哲学的思想却在无形中影响着整个民族

    ⑥为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A. ②④③⑥①⑤   B. ②⑤①④③⑥   C. ③①⑥④②⑤   D. ⑥①⑤③②④

  • 3、下列关于名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是我国古典文学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均选自此书。

    C《列夫·托尔斯泰》《给巴特勒的信》作者分别是奥地利的茨威格和法国的雨果。

    D冰心在《繁星·春水》中,关注着母爱、童真、自然。

     

  • 4、下列关于《水浒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官逼民反”的主题。

    B.《水浒传》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C.一部《水浒传》,凸显一个“义”字。在众好汉眼里,“义”高于一切;鲁提辖见义勇为,拳打镇关西;宋江、晁盖、柴进、鲁达等人能够在江湖上享有崇高威望,仗义疏财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梁山好汉团结聚义、众志成城亦是梁山大业的重要基础。

    D.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因受高衙内迫害,刺配沧州,在柴进庄上棒打洪教头,怒杀奸贼陆虞候,上梁山后火并王伦,是一个富有血性、敢闯敢冲、不受羁绊的英雄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范蠡:人名,越国大夫②保栖:守卫居住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之妻_____)   (2)时时而_____

    (3)用凶器_____)   (4)战者德也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B.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C.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D.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4简要分析邹忌和范蠡劝谏的方式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作,怀念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位英雄人物。

    B. “不尽长江滚滚流”既是诗人眼前所见,又将大江和历史相联系,引出下阕历史人物。

    C. “年少万兜鍪”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兜鍪”,作战时的头盔,此处代指士兵。

    D.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2作者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有什么用意?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应用文。下面的通知存在语病,格式和标点符号方面各存在错误,请将修改建议写在答题纸上。

    通知

    各班级班主任;

    2017年12月24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将在广东珠海金湾机场首次试飞。AG600的研制对我国民机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请组织本班学生于明日在本班教室集体收看央视新闻频道的现场直播。

    育才中学政教处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按要求默写填空。

    (1)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一直保持这种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人生的纽扣/王开岭

    偶然读到一则故事:芬兰小男孩奥特索,用一个暑假在森林里采集浆果,并在祖母的协助下做了400瓶果汁,卖掉后得200欧元。缘起是他一年前,在动物园见到一只无精打采的熊,他想,若有一棵可以攀爬的树,说不定它会快乐起来。于是,男孩打定主意,捐一棵树给动物园。

    读毕,心里像喝了一瓶果汁。我听见了熊的笑声。

    这是一个从安徒生童话里跑出来的孩子,带着树叶的干净,还有清晨的氧气。只有童话里,才住着这样的树。这个故事有三重美:他发现了别人的不快乐;他想帮别人快乐;他用诚实劳动去兑换。

    一只熊不高兴,他觉得和自己有关,他觉得此现状应有所改变,这只熊的情绪于他很重要……于是他诞生了心愿,诞生了能力。他承揽了一个幼小的义务,其实,这也是人类的义务,它由一个孩子率先发现。

    由于清澈,孩子的眼总能比成人看见更多的东西。由于专注,孩子会把一件事记得很牢,看得很要紧,刻不容缓。

    有人说,那只是男孩的一个冲动。不错,或许是,但冲动会沉淀,会积累出习惯,成为他和他未来的孩子的秉性,成为他们的常识、基因、家教和信仰。

    儿子三岁,晚饭后,该散步了,他耍赖,不跟妈妈下楼,我脱口喊: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月亮出来了,快去执勤!他一怔,丢下玩具,冲下楼。

    我醒悟,对小儿来说,童话情景就是生活情景,他从童话里认领的角色和命令,远比现实中委派的更具诱惑和号召力。

    小时候,童话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长大后,它才被当成了文学。

    好的环境,是佑护童话的那种,它支持童话人格,鼓励你一生携带。而坏的现实,不仅不保护童话,还狠狠撕咬它,粉碎它,靠背叛它换取成长的信任。

    列夫·托尔斯泰,曾深情地感念儿时父亲教他的书和游戏,他叹道:我难道不是在那一时期里获得了我现在赖以生存的一切吗?我的收获是如此之大,并且神速。在我一生的其余岁月中所得的全部馈赠,都不及那时的百分之一。

    童年的价值观,是人生衣裳的第一粒纽扣,决定一生的精神走向和心灵格局。若它是端正高尚的,那么,在漫长的岁月里,请别让它轻易脱落,更别粗鲁地扯下它。

    网络上曾疯转过一条虐驴男的图片新闻:西藏阿里,蓝天白云,一名戴墨镜、姿态傲慢的男子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手持刀刃,正从一匹下跪的藏野驴身上割肉,竟然,他还在笑。

    藏野驴乃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人们的愤怒和唾弃中,虐驴男很快被绳之以法。经查,此男子和同伴驾车途中,疯狂追赶、撞击藏野驴,并将奄奄一息的它开膛破肚,拍照炫耀。

    这是个怎样的人呢?他扮演了一头野兽,并沾沾自喜。虽衣冠楚楚,但精神上披着皮草,龇牙咧嘴。

    他也曾是一位孩子,何以生成今日这副嘴脸?

    或许他未读过安徒生们的童话,或许读过,却打扫得干干净净。总之,他属于系错了纽扣或丢失了纽扣的人。

    又想起那些曾为活熊取胆狗肉节辩护叫好的人。其实我很想看看,他们的胸襟里,是否有纽扣脱落的痕迹。是缝得不够结实?还是外力的摩擦太大,在与现实一场粗暴的扭打之后弄丢了它?或视之为幼稚而在某个夜晚,怀着虚荣偷偷埋葬了它?

    全世界的儿童皆无区别,只是长大后才有了区别,乃至天壤之别。

    (选自《读者》2015年第8期)

    【1】第四段中人类的义务指什么?

     

    【2】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这是一个从安徒生童话里跑出来的孩子,带着树叶的干净,还有清晨的氧气

    (2)他扮演了一头野兽,并沾沾自喜,虽衣冠楚楚,但精神上披着兽皮,呲牙咧嘴

    【3】作者引用托尔斯泰的话有何用意?

    【4】联系文意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小时候,童话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长大后,它才被当成了文学。

     

  • 10、(甲)此时残雪初晴,薄云方散。溪边踏一片寒冰,岸畔涌两条杀气。一往一来,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山高处叫道:“两位好汉,不要斗了。”林冲听得,蓦地跳出圈子外来。两个收住手中朴刀,看那山顶上时,却是白衣秀士王伦和杜迁,宋万,并许多小喽罗。走下山来,将船渡过了河,说道:“两位好汉,端的好两口朴刀!神出鬼没!这个俺的兄弟豹子头林冲。青面汉,你却是谁?愿通姓名。”

    (乙)那来军正是豹子头林冲,在马上大喝道:“兀那婆娘走那里去!”一丈青飞刀纵马,直奔林冲。林冲挺丈八蛇矛迎敌。两个不到十分,林冲卖个破绽,放一丈青两口刀砍入来,林冲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宋江看见,喝声采,不知高低。林冲叫军士绑了,骤马向前道:“不曾伤犯哥哥么?”宋江道:“不曾伤着。”便叫李逵快走村中接应众好汉,“且教来村口商议,天色已晚,不可恋战。”黑旋风领本部人马去了。林冲保护宋江,押着一丈青在马上,取路出村口来。

    1甲文中林冲与“青面汉”打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一丈青”指的是_________(人名)。

    2结合选段,简要分析《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3有人说《水浒传》的作者“好像对于女性颇不同情”“为人抱不平,而没有为女人抱不平”,请结合原著为这种观点列举证据。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乡下来的奶奶

    ①奶奶从遥远的乡下来到我家,她脑后盘着一个发髻,身穿一件沾满了尘土的蓝布衣,脚踏一双洗得发白的黑布鞋。这位奶奶当然不是我的亲奶奶,她是在我爷爷去世后,我奶奶请她来我家帮忙干活的。这位奶奶人好心善,我爸爸是她带大的,所以我爸爸也尊称她为“妈妈”。也许因为她不是爸爸的亲妈妈,与我并无血yuán关系,所以我不屑也不愿理睬“土”气十足的她。然而爸爸妈妈却对她极为敬重,坚持要她在我们家安心养老。

    ②随着时间的推移,时节已进入了深秋。那天天气骤冷,还下起了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空气里透着刺骨的寒意,坐在教室里的我冷得直打颤。这时,一位同学跑来告诉我,一位老婆婆为我送伞来了。我的心陡然一沉,悄悄地奔出了教室。

    ③我曾经委婉地对她说过,没事就别来学校找我,我害怕她的那般装束会引来这些城里孩子无情的嘲笑和蔑视的目光。一想到那令人尴尬的情景,我顿感不寒而栗。全身不自在的奶奶正站在一堵墙前,她的身形就像干枯的小树在风中摇曳,阵阵干咳的声音不时从狭长的走廊传入我的耳际。我硬着头皮迎了上去。

    ④奶奶一瞧见我,两眼一亮,原来盈满焦急之情的脸,立刻荡起了笑意,“孩子,天冷了,我怕你着凉,给你拿来了伞和衣服。”说着便把伞和藏在怀里的衣服递给我。“好了,快上课了,我该回教室了,你也快回去吧!”我说。

    ⑤“嗯……”奶奶的声音有点干涩和迟缓,一阵风吹过,她裹了裹上衣,孱弱的身躯在风中颤抖。

    ⑥“孩子,先把衣服添上吧,别感冒了,还有……”。

    ⑦“别啰嗦了,我知道了!”我嗔怪着。

    ⑧她一时愣了,她万万没想到满腔的热情却换来了一张冷若冰霜的脸。说话间,我忽然发现她额前的头发是散乱的,而且还滴着水,身后的衣裳已被雨水打湿了,紧贴着在背上,我霎时明白,其实此刻的她应该比我更冷……

    ⑨那蜡黄的脸掠过的一丝失望和伤感更是深深地震撼着我,使我不知所措……我意识到,她这么大年纪,大半辈子的劳苦,大半辈子的沧桑,如今竟连对孙女的关怀也不被理解和接受,这是多么令人痛苦啊!

    ⑩曾听爸爸说,当年因为爷爷早逝,奶奶便请她来帮忙打点一切。她也是早年丧夫,无儿无女,便任劳任怨地为我们家干了一辈子活。养鸡、养鸭、种地、照顾孩子,她无所不能,一切都被她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她的帮助下我们家也由原来的拮据到后来竟逐渐宽裕。她,就像一只蚕,为我们家吐着绵绵的丝;更像一盏灯,默默地放射出全部的光芒,直到老得不能拿起一样活。

    ⑪现在,她又把那伟大的爱延续到我身上,而我那苍白的虚荣心却使我看不见她对我的爱。我抚摸着怀里仍带着她余温的衣服,一股揪心的愧疚袭上心头,鼻子一酸,双眼不由得模糊了……

    ⑫泪眼朦胧中,奶奶已默默地走进了雨中。秋风飒飒,掀动着她的散发,阵阵咳嗽声,回荡在茫茫的雨里……秋雨就如绢丝一般,又轻又细,无声无息,那么滋润,那么温柔。深深的愧疚,再一次使我的泪水涌出,扑簌簌地滴落下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也许因为她不是爸爸的亲妈妈,与我并无血yuán关系 ______

    2第②段画线句“我的心陡然一沉,悄悄地奔出了教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我抚摸着怀里仍带着余温的衣服,一股揪心的愧疚袭上心头,鼻子一酸,双眼不由得模糊了”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呼应。从“带着余温的衣服”中可读出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我”对“奶奶”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

    “不屑也不愿理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所措”—→____________

    5以下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起初不屑理睬奶奶是因为她土里土气会让我被人嘲笑。

    B.我起初不屑理睬奶奶的根本原因是她与我并无亲属关系。

    C.我最后感到愧疚是因为我意识到了奶奶对我的那份关爱。

    D.我最后感到愧疚是因为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按要求作文。

    走怎样的路,就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人们总是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属于自己的风景。寻一条幽径捡拾恬淡的心情,寻一条险径终得绝境揽胜。寻一条竞争的路收获胜利的欢呼,寻一条退避的路赢得礼让美名。

    面临中考的你,有过或正在经历怎样的寻路历程?请以“寻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等。④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