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黑土地”著称的平原是( )
A. 华北平原 B. 成都平原 C. 东北平原 D. 河套平原
2、“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赏叶、冬季玩雪”最好去下列城市中的( )
A.海口
B.哈尔滨
C.广州
D.重庆
3、青藏地区种植农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此无关的是:( )
A.日照长,利于光合作用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C.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病虫害少 D.光热不足
4、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个区域具有各自的地理特征,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B. 人们在划分地理区域的时候只考虑了地理位置因素
C.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地理区域的存在
D.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太行山脉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亚洲
D.大洋洲
6、下列农产品中,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小麦 B.苹果 C.棉花 D.柑橘
7、下列关于南北方人民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方民居建筑注意防寒保暖 B.南方民居建筑注意通风散热
C.北方民居建筑中有四合院 D.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高
8、下列说法中不可信的是
A. 哈尔滨公园里的冰雕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
B. 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上,放牧着成群的牦牛
C. 黄土高原的居民,可以挖窑洞居住
D. 沙漠中的驼队常见到正在开采石油的油井
9、下列关于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主要分布在有河水、高山融雪水或地下水灌溉的地势平坦的地区
B.植被由东向西呈现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过渡的趋势
C.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一带广种水稻、小麦、棉花、瓜果
D.西北地区依靠冰雪融水,畜牧业和林业发达
10、秦岭一准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1、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 气候、海拔 B. 降水、海拔 C. 夏季风、气温 D. 降水、纬度
12、长江沿岸四大城市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武汉、重庆、南京、上海 B. 重庆、南京、武汉、上海
C.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D. 南京、重庆、武汉、上海
13、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 )
A. 地势平坦 B. 土壤肥沃 C. 人口稠密 D. 雨热同期
14、香港与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结合珠江三角洲图,回答下面小题。
【1】香港和澳门与我国哪个省相邻( )
A.福建省
B.云南省
C.广东省
D.台湾省
【2】下列关于我国内地、香港、澳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B.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
C.香港和澳门间的“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成,加强了两地的联系
D.内地有丰富的资源,港澳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应将香港和澳门建成大型的重工业基地
15、读图我国部分主要高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图所在高原的优势能源不包括
A.水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煤炭
【2】关于两大高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高原降水稀少,沙漠广布;乙高原降水丰沛,植被茂密
B.甲高原气温低,作物颗大粒饱;乙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甲高原开阔坦荡;乙高原沟壑纵横
D.甲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乙高原“风吹草低见牛羊”
16、限制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 )
A.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B.土壤为黑土比较贫瘠
C.降水过多易引发水灾 D.手工操作耕作方式落后
17、下列地形区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A.黄土高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华北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18、随着海峡两岸“大三通”时代的到来,两岸人民的交往日益密切.小明赴台湾旅游前查阅台湾的相关材料,符合事实的是( )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沿海
B.河流短小,水能资源较少
C.居民多为高山族
D.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
19、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汉族分布均匀,少数民族相对集中
C.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地区
20、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B. 年平均气温为0℃以上和0℃以下的分界线
C. 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以上和800mm以下的分界线
D.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21、东北平原:黑色土,又称“________”。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_______”。
22、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最高的山叫_______,是日本国的象征,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是_______。
23、印度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受气象灾害中_____灾害影响大。
24、我国以________一线划分为南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南北有别,北方为小麦,南方为________。
25、香港位于珠江口的______测,毗邻广东省的______市。
26、世界上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
27、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东北地区.
28、北京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 (季节)。
29、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处热带、 带,以 气候为主。
30、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___________。
3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数字代号表示的邻国和邻省区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填写字母代号表示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__山脉,B________山脉,C________山脉;D________盆地,E________盆地。
(3)填写字母代号表示的河流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3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过度放牧、滥采金矿、乱挖虫草、偷猎等原因,使得这里冰川萎缩,江河源头水量减少,湿地减少,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减少,生态环境不断退化。
读青藏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长江发源于________,“中华水塔”河流丰水期在每年的________(季)。
(2)“三江源”位于我国的___省,生活在该区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A是世界海拔最高的________铁路。
(3)写出治理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措施________。
(4)“三江源”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试推断说出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条件________(任意1条)。
33、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①_____海峡和②_____运河,依次连接了亚洲、_____洲和_____洲三个大洲。
(2)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从中国延伸到_______(地理区域),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地理区域的国家绝大部分为发达国家。
(3)东南亚和中东都是“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区域,比较区域差异,完成下列表格。
区域 项目 | 东南亚 | 中东 |
海陆位置 | 连接亚洲和大洋洲,沟通 太平洋和______洋 | 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
气候特征 | 气候湿润 | 气候______。 |
资源状况 | 盛产天然橡胶、油棕等______(温度带)经济作物。 | 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 在______及其沿岸地区。 |
34、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部分描述: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亚洲的东面是____洋。
(2)亚洲与A大洲以____运河为界。
(3)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图中导致①和⑤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4)图中②、⑤两地,人口较稠密的是____。
(5)③地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
35、读“美国略图”和“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图”,回答各题
(1)美国的地形以呈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和东部以山地为主,中部以_____为主,其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2)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如:_____、_____等。美国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不同区域发展了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实现了地区生产的_____化。
(3)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硅谷位于( )
A.五大湖沿岸
B.墨西哥湾沿岸
C.大西洋沿岸
D.太平洋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