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示出一种自然、平静。
D.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的咄咄逼人。
2、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一滴水 很小很小, 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所以说,同学们 多读多写,作文 会有进步的。
A.不但 而且 尽管 也 B.虽然 但是 无论 都
C.虽然 但是 只要 就 D.不但 而且 只有 才
3、下列各项中,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
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
③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④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
A.④③①②
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4、下面四个句子来自于同学们的发言稿,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B.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
C.这些参加湘江战役的战士们年龄不到20岁左右,但为了初心,他们不惜献出生命。
D.如今,烈士陵园里,松柏挺拔,石碑静静矗立,万余个英烈镌刻其上。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诗文里 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 ……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 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 ,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隐藏 理想 侵入 美味佳肴 B.封存 心绪 踏入 琼浆玉液
C.蕴藏 思绪 潜入 奇珍异宝 D.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
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B.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仙”。
D.王湾,唐代诗人。《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寄托乡思的鸟类。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才能走出一条丰富而精彩的人生之路。
B.为防止校园暴力事件不再发生,各校启动了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机制。
C.济南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D.《国风美少年》通过年轻人热衷喜爱的方式,呈现国风音乐,推广国风文化。
8、阅读下面的文言故事,完成下面小题。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1】下列关于本文和《咏雪》一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离楚愈远耳”与“俄而雪骤”两句中的“而”意思相同。
B.“此非楚之路也”与“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两句都是判断句。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存在古今异义现象。
D.“白雪纷纷何所似”是倒装句。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3】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________。
【4】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9、学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请你帮助主持人完成串词。
要求:①在前3名选手的串词中填上恰当的诗句,必须是将要朗诵的诗文中的句子。②参照前3名选手的串词,为第4名选手写出完整的串词,他朗诵的是《〈论语〉十二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城夜色,华月如霜,戍守边关的将士听到芦笛声,思乡的情绪便涌上心头。下面,有请1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夜上受降城闻笛》。
(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纵横笔墨的浩荡神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扬帆天地的雄阔气韵。接下来,有请2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3)明丽的秋景引出豪迈的诗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鹤凌云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 接下来,有请3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刘禹锡的《秋词》。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
王祥夫
①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走路已经显出老态。她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匆匆回去看一下她,又匆匆离去。往日儿女绕膝欢闹的情景如今已恍如梦境,母亲的家冷清了。
②那年我去外地出差,去了好长时间。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忙下厨给我炒菜。
③“喝酒吗?”母亲问我。我说喝,母亲便忙给我倒酒。我才喝了三杯,母亲便说:“喝酒不好,要少喝。”我就准备不喝了。刚放下杯子,母亲笑了,说:“离家这么久,就再喝点儿。”我又喝。才喝了两杯,母亲又说:“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我就停杯了。母亲又笑了,说:“喝了五杯?那就再喝一杯,凑个双数吉利。”说完亲自给我倒了一杯,我就又喝了。这次我真准备停杯了,母亲又笑着看看我,说:“是不是还想喝?那就再喝一杯。”我就又倒了一杯,母亲看着我喝。“不许喝了,不许喝了。”母亲这次把酒瓶拿了起来。我喝了那杯,眼泪就快出来了,我把杯子扣起来。母亲却又把杯子放好,又慢慢给我倒了一杯。“天冷,想喝就再喝一杯吧。”母亲说,她静静地看着我喝。
④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是母爱?这就是母爱,又怕儿子喝,又想让儿子喝。
⑤我的母亲!
⑥我搬家了,搬到离母亲家不远的一幢小楼里去。母亲那天突然来了,气喘吁吁地上到四楼,进来,倚着门喘息了一会儿,然后要看我睡觉的那张六尺小床放在什么地方。那时候我的女儿还小,随我的妻子一起睡大床,我的六尺小床放在那间放书的小屋里。小屋真是小,床只能放在窗下的暖气旁边,床的一头是衣架,一头是玻璃书橱。
⑦“你头朝哪边睡?”母亲问我,看看小床。
⑧我说头朝那边,那边是衣架。
⑨“不好,”母亲说,“衣服上灰尘多,你头朝这边睡。”
⑩母亲坐了一会儿,突然说:“不能朝玻璃书橱那边睡,要是地震了,玻璃一下子砸下来要伤着你,不行不行。”母亲竟然想到了地震!百年难遇一次的地震。
⑪“好,就头朝这边睡。”我说,又把枕头挪过来。
⑫待了一会儿,母亲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又突然说:“你脸朝里睡还是朝外睡?”“脸朝里。”我对母亲说,我习惯右侧卧。“不行不行,脸朝着暖气太干燥,嗓子受不了,你嗓子从小就不好。”母亲说。“好,那我就脸朝外睡。”我说。
⑬母亲看看枕头,摸摸褥子,又不安了,说:“你脸朝外睡就是左边身子挨床,不行不行,这对_________不好。你听妈的话,仰着睡,仰着睡好。”“好,我仰着睡。”我说。
⑭我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上来。我从没想过漫漫长夜母亲是怎么入睡的。
⑮我的母亲!
⑯我的母亲老了,常常站在院子门口朝外张望,手扶着墙。我每次去了,她都那么高兴,就像当年我站在院门口看到母亲从外边回来一样高兴。
⑰我的母亲!我的矮小、慈祥、白发苍苍的母亲……
【1】“什么是母爱?这就是母爱,又怕儿子喝,又想让儿子喝。”“怕儿子喝”又“想让儿子喝”这不矛盾吗?为什么?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忙下厨给我炒菜。
(2)母亲那天突然来了,气喘吁吁地上到四楼,进来,倚着门喘息了一会儿……
【3】第⑬段横线上应填上的词语是
A.身体
B.心脏
C.肝脏
D.大脑
【4】“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津湖的雪
凌仕江
①他的一只脚至今留在朝鲜的冻土里。
②在场者爆出这个消息,不禁让人为之一震。
③秋风和阳光,洒落川西平原的僻静小院。漂亮的现代房舍与农家果树。镶嵌着田园丰收的喜悦;晒坝里的金色晚稻.被手持推耙的农夫铺成梯田或毯子。鸟儿在谷堆上欢呼雀跃。
④他坐在饱满的谷粒中央。像久别的亲人向我们挥手微笑。
⑤如此场景,像是他在迎接人生的重要节日,一枚枚闪亮的勋章佩戴胸前,引得关爱英雄的年轻志愿者,纷纷伸出手抚摸掂量它们的分量。
⑥一只鸽子从柚子树上,跃到茶杯边沿喝水,他用肘捋了一下桌面,不经意撩起宽松裤管,让我一不留神瞥见他的假肢,心中顿时悲欣交集。他云淡风清的表情,丝毫让人感受不到这位九十三岁的志愿军,以身残志坚的毅力同艰难岁月过招,已远远超过常人的表现。
⑦事实证明,他占了生活的上风。摆在他面前的一地鸡毛,早已甘拜下风。
⑧距离那一场遥远的战事,命运之书已递增厚厚的七十多个春秋。1950年元月5日,他从四川广元正式入伍,12月26日接上级命令入朝,驻扎平壤机场。气候多变与生死难料的运动战,随时面临与敌方交火。1952年10月,在朝鲜五层山文登公路东线的阻击战中,作为重机枪手,他带领爆破组,关键时刻掏出手雷炸掉地堡的瞬间,不幸被敌人扔来的手榴弹炸断右腿,手臂严重受伤,鲜血长流。
⑨他轻轻展开一方肉色的棉麻丝巾,羞涩的笑容仿佛对待珍藏的信物,上面印有红色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那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敬赠他的珍贵礼物。他一直舍不得用,那条柔滑的丝巾在他颤抖的指尖,如风漫卷。
⑩他的十根指头,被长津湖的雪冻得参差不齐。
⑪他说那里太冷,战场上冻死的人太多……他的眼神陷入凝固的沉默,看上去有点落寞。但他手腕里残存的战争弹片,因他生命的陪伴从不落寞——它们常常在起风的夜晚,对他的肉体发起进攻总动员。
⑫有花也好,无花也好。日子如草一样,有秩无序地过着。春来吐绿,秋来发黄,夏来蝉鸣,冬来树萧。
⑬他始终以向上的心态面对冷暖人生,谁见了都容易被他的谈笑风生感染,他不断将自己健康的资本推给身边老伴的功劳。那个身着旗袍的女子,当初如何选择这位特级残废军人?她说那时抗美援朝回来的英雄特别“吃香”,她不仅选择了他,还为他生了两儿两女。她夸他虽然少了一条腿。那些年照样下田干活挣工分,在稻田里扯稗除草。从不输给任何一个四肢健全的人。
⑭他目光望向她,脸上流露出暖阳沐醉的笑容,话语顿挫间,那满口齐整的白牙,如长津湖的雪。
⑮我不知这世间历经那场雪的幸存者还有多少?
⑯历史长河中,他们习惯了静静离去与悄悄归来。他们宠辱不惊地站在生活的原点;他们是红尘中的隐者,也是苹果树下的清流,他们是硝烟散尽的火焰,也是遭受磨难尘封不灭的孤勇;他们微笑如随风潜入暗夜的落花,伴随日升月落与万物生辉。他们精神里散发着草木气息,在田园与城镇之间,像一棵隐姓埋名的树,心中却装满谷子的心事,一声蝉鸣便可以划破远方的黎明,投弹和飞机炸不死的信念,成了他们一身的痛点和一生的荣耀。
⑰临别时,我没有询问他机枪扫落敌机有何成就感?我只伸出两个大拇指为他点赞——因为他披着一身雪从长津湖归来,他叫李正海。
(选自《羊城晚报》2021年10月,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长津湖的雪”为线索,串联故事,脉络清晰。
B.第①段独句成段,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人物的介绍,突出人物坚毅勇敢的性格特征。
C.⑯段画线句体现了他对志愿军生涯感到悲痛与荣耀的矛盾心理。
D.全文用第三人称叙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地讲述人物事迹。
【2】“事实证明,他占了生活的上风。摆在他面前的一地鸡毛,早已甘拜下风。”为什么说“他占了生活的上风”?
【3】本文看似写长津湖的雪,实际写长津湖战役的残酷及志愿军坚毅顽强的品质。请你仔细阅读文章说说本文以“长津湖的雪”为标题,,有怎样的含义?
【4】学校组织“致敬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李正海写一段赞美词。(100字以内)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到最近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辈》,“我和我的”系列电影作品以更新颖的手法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请你也来讲一段或深情、或难忘、或欢乐、或温馨、或充满希望……的故事吧。
请以“我和我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