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理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图上B地比A地降水多,导致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为因素

  • 2、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图案。下图所示的枕头上就有世界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枕面地图”中没有示意的大洲是大洋洲

    B.图中的甲表示的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C.在“枕面地图”中有一条横线,该线最有可能是赤道

    D.图中的乙位于板块张裂拉伸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 3、与台湾岛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广东

    B.福建

    C.浙江

    D.广西

  • 4、造成台湾岛东、西部城市分布疏密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矿产

  • 5、要把5千吨土豆从甘肃定西运到上海,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航空

  • 6、到新疆去旅游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晾晒葡萄干的“荫房”

    B.大面积的沙漠

    C.高高的油气井架

    D.满山遍野的牦牛

  • 7、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北京的河流流向大体是(   )

    A. 东北一西南   B. 西北一东南   C. 南北   D. 东西

  • 8、目前北京市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来源是

    A. 密云水库   B. 地下水   C. 十三陵水库   D. 怀柔水库

  • 9、近年来,香港的制衣工厂纷纷迁移到祖国内地,其主要原因是(  )

    A. 祖国内地拥有众多廉价劳动力

    B. 祖国内地拥有大量技术工人

    C. 祖国内地可以提供充足的日常生活消费品

    D. 祖国内地可以提供充足的淡水

  • 10、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优势的是(   )

    A.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较好 B.平原广布,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C.人口较少,人均耕地较多 D.大部分属于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合农作物生长

  • 11、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A.东北高,西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南高,东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 12、唐代诗人王维在古诗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诗中反映了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大

    C.光照充足

    D.气候干旱

    【2】诗中大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深居内陆

    B.纬度较低

    C.海拔较高

    D.人类活动

  • 13、下列是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B. 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就是沿着秦岭﹣淮河一线伸展的

    C. 我国0℃等温线就是沿着秦岭﹣淮河一线伸展的

    D.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 14、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A. 平原、盆地   B. 高原、山地   C. 高原、盆地   D. 山地、丘陵

  • 15、适宜生长在南方山地丘陵的经济作物是

    A.甜菜

    B.棉花

    C.枣

    D.茶

  • 16、下列关于长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为本地区提供灌溉水源,利于农业发展

    B.长江为本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C.长江为本地区提供丰富的水力资源,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D.长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滨海平原,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 17、北京市西临的地形区是(   

    A. 蒙古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辽东丘陵

  • 18、我国北方民居具有的特点是:( )

    A. 屋顶坡度较小   B. 屋顶坡度较大   C. 墙体较薄   D. 墙体较高

  • 19、不完全符合香港地理特征的是

    A. 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 B. 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C. 东方甜岛与海上花园 D. 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 20、香港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 用水量大 B. 降水量少 C. 蒸发量大 D. 浪费和污染严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澳大利亚的地形明显分为三部分:东部为________,中部为________,西部为为高原.

  • 22、位于五海三洲之地的中东,是沟通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_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

  • 23、北方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是

  • 2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各地的   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划分的。

  • 25、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 26、我国的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水力资源丰富的长江、 、珠江、 江,松花江   游;

  • 27、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了“________ ”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 28、西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它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

  • 29、中东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洲,沟通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 30、近十年来,珠江三角洲积极建立与________________的经贸联系。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我国第三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的设立,将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8年1月,我国广东、福建的蜂农沿图中的放蜂路线开始北上。“花开人来,花落人走”,蜂农不停地迁徙放蜂“追花夺蜜”。

    材料二:中国局部地区图

    (1)雄安新区大体位于①____山脉以东的②____平原,属于暖温带,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种植,将成为京津的“米袋子”。

    (2)受气温的影响,我国南北花期开放的时间不同,决定了蜂农由南向北的迁移时间。导致南北气温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每年冬末春初,河段⑤容易形成冰坝,出现河水泛滥甚至决堤,这种现象称为____

    (4)在⑥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

  • 32、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B___地区。

    (2)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④___

    (3)A、C两区的地理分界线是__该界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其地理意义:__(至少列举两个)。

  • 33、南极作为中国游客境外游最远目的地,在2018-2019旅游季有望迎来总计1万人次中国游客的光临,即全球每5个赴南极的游客当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中国已经成为南极旅游“超级大国”。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采用了梅花投影法制作,可以更好地展现南极地区与其他大陆的关系。图中A、B、C、D四地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A位于______(东/西)半球,C 位于______洲。

    (2)D地在2018年9月29日发生7.4级地震。该地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同时该地也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产地,试列举该地的 热带经济作物______

    (3)去南极旅游选择在12月至次年1月,主要原因是______

    材料1:南极大陆年均降水量比北极地区降水量大的多,是世界淡水储量最大的大陆;南极大陆上覆盖着平均厚度2000米的冰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当地居民是因纽特人。

    (4)材料1中有错误信息。请找到其中两处错误原文:错误①______;错误②______。 

    (5)如果在图中画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__(逆∕顺)针。

  • 34、读我国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大洋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在南极考察时,迎接科考队员的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______

    (3)昆仑站在长城站的___________方向。

    (4)我国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极昼极夜持续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__,我国在北极地区的考察站是__________

    (5)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

  • 35、比较香港和澳门,完成下表: 

     

       

       

    位置

    ________

    ________

    范围

    ________

    ________

    面积

    ________

    ________

    经济结构

    ________

    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