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松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朝花夕拾》中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下面不能体现“温馨的回忆”这一主题的篇目是(     

    A.《狗·猫·鼠》

    B.《五猖会》

    C.《无常》

    D.《藤野先生》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那天,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五洲湖公园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一进入会场,他就看到了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D.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临沂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出身于民国的名门望族,她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不仅谷爱凌是滑雪天才,而且是斯坦福学霸,她理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随着直播间“东方甄选”的出圈,让不少观众网友感慨现在没点文化都不敢来带货了。

    D.时隔16年,中国女足再次问鼎世界杯,其原因是女足有强大的意志力的缘故。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的《言正》篇。文中的陈元方就体现了“方正”。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贤弟”“贤侄”就是谦称。

  •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进入初一,来到新的校园,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遇见和蔼可亲的老师,碰到兴趣相投的同学,这一切让人喜出望外

    B.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 早自习,语文科代表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作主张地将作业收齐并送到了办公室。

    D. 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转眼间,瘦西湖又到了旅游旺季,外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尽情地徜徉在美景之中。

    B. 前不久,韩国乐天事件持续发酵,自韩国乐天集团签署供地协议后,中国商界的抵制声愈发强烈,乐天集团在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C. 今年的花展,到处人声鼎沸,参观者的热情实在是太高了!

    D. 小学毕业一年多了,大家再次相聚,心中有无数的话要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彼此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子书( )  

    (2)年与时(   )

    (3)俭以德( )  

    (4)非学无以广才(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3)《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的选择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草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圈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两,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领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逸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她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极天尤人,自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原文有删改)

    【1】本文标题有何含义?

    【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3】人们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试着写出人们看到白花的感受。

    【4】读了⑩段的划线句“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你明白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⑨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⑩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自《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

    【1】结合选文,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

    【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②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

    【3】请简要赏析第④段中画线语句“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4】文章最后一段“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发挥联想和想象,描写一个关于“树”的片段,使“树”产生具体的意义,不少于1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