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法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说明无误的项是( )
A.“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只有唯一的修改办法,就是去掉句中“为”,将句子主干变成“人民建设强国”。
B.“为了助力襄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广大青年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而且不少活动还具有独到的创新性。”这是一个承接复句。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被列为古代“四书五经”的“五经”之”。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角色个性鲜明,是电视剧《新红楼梦》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D.习主席致力于严惩贪污腐败,目前已初具成效,但离否极泰来尚显遥远。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广告诓骗你,使你相信他们的产品都是最好的。
B.这种平衡术之所以奏效,应当归咎于他八面玲珑,脑筋灵活,掌握分寸恰到好处。
C.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D.只有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读者才能理解在不动声色的表面底下隐藏着的毫不留情的分析。
4、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每隔四年,在春分时节,要举行全国代表大会,用以讨论这个国家自古以来的一个问题,即如何将“耶胡”们培养成像格列佛这样更智慧更有修养的高等动物。
B.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搭救了一个野人,并为其取名“星期五”。他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的坚毅性格。
C. 鲁迅在《五猖会》里提到一个叫“无常”的鬼,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不仅因为他“穿着红红绿绿的衣服”,活泼诙谐,能勾摄恶人的魂魄,更主要是因为他在阴间能做出公正的裁判。
D. 在飞岛国,格列佛有幸参观拉格多大科学院,见识了各种可笑的研究,比如从黄瓜里提取阳光,将冰煅烧成火药,还有建房子从屋顶往下造到地基等等。
E.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的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之情。
5、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雾凇沆砀 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
(3)冻风时作 ____________
(4)适与余近 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作者都抒发了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6、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夜雨
黄景仁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1)诗歌颔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电影《少年的你》持续热映,在全社会引发了对于校园欺凌的热烈讨论。近年来,国内外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担忧。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杜绝校园欺凌,创建和谐校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你所知道的校园欺凌现象有哪些?请列举出两例。
【2】你所在的班级为响应学校号召,开展“杜绝校园欺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3】小亮在与班级同学发生矛盾后,感到委屈,准备找高年级的同学帮忙“理论”。作为班长的你,如何劝阻?
8、根据课文默写。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 ,儿女共沾巾。(王勃《 》)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⑦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
⑧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三)现代文阅读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其数量惊人,由于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一个按键,因此,需要替汉字编码,通过敲击多个按键来输入一个汉字。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是,早期的拼音输入法有个致使的弱点,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
1983年,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只使用英文字母键中的25个参与编码,极大地解决了输入速度慢这一顽症;一旦背熟了“字根表”,就可以实现“盲打”。尽管五笔字型输入法有诸多好处,但“难学”这个致命弱点让其难以高度普及。反倒是拼音输入法,因为操作最为简单,始终没有被抛弃。
21世纪初期,拼音输入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特别是2005年以后,以搜狗为代表的新一代拼音输入法异军突起。它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自动升级词库等方式保持词库处于最新状态;嵌入了网络搜索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随着各种个性化皮肤的涌现,其屏幕展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2016年,搜狗CEO王小川提出搜狗拼音输入法将推出智能回复功能。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不只是一个表达工具,它可以理解你的想法,别人向你提问,输入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搜狗已经逐步上线这样的功能,目前大概有5%~10%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
研究现代中国的历史学家汤姆·马拉尼说,中国在打字技术大踏步前进,而西方远远落在后面。马拉尼指出,在电脑键盘上打英文,“是使用键盘的最基本方式”,在键盘上按下“a”键,“a”就会出现在屏幕上,“这不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内存”:但是,在连接到一台中文电脑的键盘上键入“a”计算机将会“智慧”地推测你可能会打出的汉字,键入一个汉字,本质上是键入一组指令来检索一特定的汉字。最后马拉尼赞扬道:“使用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按键,敲击出数万个繁复类丽的汉字,几代华人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摘编自武锐《中文输入法,智慧的代码》)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汉字数量惊人,而电脑键盘按键数量有限,要输入汉字,就要替汉字编码。
B. 五笔字型输入法推出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它只使用25个英文字母键。
C. 搜狗等新一代拼音输入法使用各种个性化的皮肤,屏幕展现形式更丰富。
D. 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能理解你的想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别人的提问。
【2】下列对输入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拼音输入法发展的开始阶段,操作最简单,但单字重码率高,输入效率低。
B. 拼音输入法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后,智能化程度较高。
C. 现在搜狗拼音输入法已初步具备智能回复功能,智能程度进一步提高。
D. 五笔字型输入法就是利用键盘键入字根以组合成汉字,但有时也要借助字音。
【3】现读初三的小王,拼音和普通话的基础扎实,在实践中选用搜狗拼音输入法。但他的输入速度慢,请你给他提建议。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守口与守心
①在东晋人物中,我最早知道书圣王羲之。
②近读《世说新语》,我却惊异地发现,王羲之有时背后议人,说话刻薄。这不仅影响了他的清誉,甚至搭上了他的性命。
③书中记载,王羲之与王敬仁、许玄度关系很好,两人死后,王羲之却在公众场合对他们评价很低。他的下属孔岩说:“你以前和王、许交往,有情有义,但他们去世之后,你对他们的友情没有始终如一,这是我所不取的。”可见,即使在个性张扬、崇尚清谈的魏晋,随意贬损他人,也是有失修养的行为。
④文中还详细记载王羲之与王述的矛盾。王羲之轻狂、骨鲠(喻刚直),是文人雅士,王述率真、急躁,是清官能吏。少时二人齐名,王述晚年声誉日隆,王羲之心中不满,时时诋毁他,因此二人失和。后来王述做了王羲之的上司,王羲之只有“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
⑤贬人之言,覆水难收。一代书圣,高标独立,竟在小节上跌了大跟头,不能不令人叹惜。群居不非议他人,实为处世之道。
⑥朋友相聚,难免兴高话长。交流的目的是相互切磋,提高文学修养和道德修养,“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如果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贬低他人,搬弄是非,甚至无中生有,飞短流长,此种行为乡妇尚知不可,何况读书人!心中有何物,眼中就会有何物,一个人所言之事正是他内心的映射。古语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群居之谈,是衡量一个人修养最直观的标尺。
⑦有位朋友的座右铭是“群居守口独居守心”。他解释说,群居守口,就是不言是非,不传绯闻,不言人恶,见贤思齐;独居守心,就是禁嫉妒之心、轻狂之心,养宽容之心、自省之心。心是根,言是叶,根深才能叶润。能在群居时守口,源于一颗有修养的心。
⑧怎样才能群居守口呢?有位禅师认为说话必过三面筛子,第一面:这话是真的吗?第二面:这话是善的吗?第三面:这话是必须说的吗?我想还有一面:你愿意让当事人听到吗?因为你非议别人的话很可能会传到对方耳朵里。常在心里带上这些筛子,就不会有无聊的话出口,从而伤人伤己。
⑨王羲之有瑕疵,但书圣还是书圣,因为瑕不掩瑜。假如平庸如我辈,不能立德立言立功,又无传世之作,再不守口修身,将有何面目对人?
⑩读《世说新语》,想前人得失,群居当守口,实是人生重要一课。
(选自《杂文月刊》2013年第3期)
【1】认真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开篇讲述了有关王羲之的两个故事,有什么作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过程。
【4】联系文章内容,谈谈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说话前需要有哪些考虑?
1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趣说选择
①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三两好友一起出去逛街的时候,看见好友们都围着一个产品讨论该买什么颜色的,其中一个人转脸问了你一句:“你要买哪一个呀?”你看了一眼后,犹犹豫豫地说:“蓝色……的吧。”然后同伴们就自觉地帮你把它放到了购物篮里。等到付完账后你才反应过来自己明明不需要买这个,一开始也没想买这个呀。
②有时候,明明是别人的选择,最后却变成了你自己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在 1951 年曾经做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作“从众实验”。阿希特别设计了七个实验室,找来了七组大学生,给他们每个人看两张图片,两张图片上是一样长的两根绳子,然后问他们哪张图片上的绳子比较长。为了实验效果,阿希事先在每组中选择了一个对象,并与其他组员打好招呼让他们说假话,也就是说,众人合起伙来“骗”一个人。
③实验开始了,在每组实验室里,前几个托儿都说第一幅图片里的绳子更长,那个真正被测验的人一开始还坚信两根绳子一样长,但是在其他几个人的统一口径下,他开始怀疑自己。最后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直接跟随大众选择了“前者更长”的错误答案,另外三分之一在选择了正确答案后,经过再三犹豫又改了答案,依然选择了大众的意见,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
④这种从众效应叫作“羊群效应”:草原上的羊群没有组织、没有纪律,但是一旦头羊行动起来,其他羊就会毫不犹豫地跟着头羊行动。形象一点来说,如果你放一个障碍物在它们面前,第一只羊走到这个地方会跳过去,第二只也会跳过去,第三只、第四只同样如是。但是当你把障碍物搬走之后,后面的羊仍然会跳着过去。
⑤“羊群效应”就是用来表示在群体的影响下,个人的观念或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就好像赶时髦,走在大街上随便一抓就是同款一样。对于一些新兴的潮流和思想,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甚至否定自己的观点,并且不会去思考事件主观上的意义。群体观点会影响动摇那些持有怀疑态度的人,这种盲目的从众往往会使人失去理性的判断,陷入骗局或者遭受失败。
⑥我们有时候会发现,市场上流行的那些新生商品,并不是大家必不可少的,有些甚至是不需要的,但就是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地去购买,然后放在角落里堆积着,积了一身灰也用不到几次。这就是商品要做广告的原因了:为了造势,为了唤醒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只要能培养出一部分消费者,跟从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商品就有了市场。
⑦几年前特别流行的一种叫作“掉渣饼”的食物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这其实是一个湖北姑娘发明的快餐食品,在短短几个月内,风靡了大江南北,颇有星火燎原之势,甚至被称为“中国式的比萨”。
⑧“掉渣饼”最火的时候,仅仅在北京这一个城市就有一千多家卖“掉渣饼”的小店和流动摊点。“掉渣饼”这种烧饼店的投资很少,只需要一台烤炉、一个和面机和一个操作台就行了,连门面房都是可有可无的,几万块的投资就能开起一家店铺。可是,没多久,“掉渣饼”就在大众的视线里无影无踪了。说到底,是因为“掉渣饼”这种产品制作方法太过简单,没有过高的技术含量,看几遍就能学会,容易仿制,而且成本低,门槛低,所以盲目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市场总会饱和的,再加上管理混乱,这个品牌渐渐就倒下了。
⑨然后在品牌倒下的过程中,又是一个学着一个,看到别人不做了,就跟风放弃。试想如果聪明一点的人当时咬牙坚持下来,说不定如今又是另一番风景了。
(摘自《怪诞经济学》,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羊群效应”,即别人的选择变成自己的原因。
B.“‘羊群效应’就是用来表示在群体的影响下,个人的观念或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就好像赶时髦,走在大街上随便一抓就是同款一样”,这一句的说明方法既有下定义,又有作诠释。
C.群体观点会影响动摇那些持有一定怀疑态度的人,然后盲目从众,这种盲目的从众一定会使人失去理性的判断,陷入骗局或者遭受失败。
D.读了这篇短文我们知道,在很多时候我们要不忘初心,不能盲目跟风,要理性看待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做法。
【2】文中举了好几个例子,能否删掉一个?请结合作者的思路分析。
【3】结合上文分析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的现象是否属于“羊群效应”?
材料一
网上流行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但有人写文章指出,此现象绝非中国独有,在美国,集体闯红灯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2012年12月4日人民网报道)
材料二
2020年武汉疫情来袭,众多志愿者不要工钱奋斗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造现场,10天建成了常规需要2年多的两个救命医院;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保洁人员缺乏。一批批环卫工主动请缨充当志愿者,来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所在病区、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与白衣天使和病人并肩战斗。
12、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
(1)自选一个角度;
(2)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的方法;
(3)不超过150字。
【材料】
政协委员提议雷锋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3月5日,都是“学雷锋”的日子。全国政协委员刘江龙,选择了在3月4日提交提案,建议申报“雷锋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雷锋在中国是‘3月来了4月走’。但是,‘雷锋精神’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正在发挥影响。”刘江龙说。他讲了几个小故事:
在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大厅中悬挂着5幅人物肖像,雷锋肖像也在其中。西点军校的学生守则上,印有雷锋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在泰国,政府曾专门印发了《雷锋》小册子,号召国民学习雷锋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
“所以,我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雷锋精神’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全社会树立良好的风气。”刘江龙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