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泰安市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这些贩黄窝点曾一度销声匿迹,待风声一过,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B.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科学工作者正是以这种特有的风格和态度不断地去探索宇宙中无穷无尽的奥秘。

    C. 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D. 他一心想向上爬,这次被上司破格提拔,他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

  • 2、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红(yān)        带(yíng)     (mián)     心贯注(qiǎn)

    B.古(gèn)        头(gǎo)     (huì)        然入梦(hān)

    C.补(jiào)       然(hè)        咽(gěng)     而不舍(qì)

    D.语(lán)        息(shùn)     妒(jí)          气冲牛(dòu)

  • 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 这坛酒已经酝酿好几年了。

    B. 这个难题困扰得他在床上认真地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C. 现在很多人既信中医又信西医,两者兼而有之,各得其所

    D. 魁梧粗犷的体育老师对受伤队员的关怀细致入微。

     

  •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的书。

    B.自从他参加了足球队后,足球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执法部门要虚张声势,让假冒伪劣产品丧失市场。

    D.有无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 5、下列关于作者、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荷叶 母亲》作者是冰心,她的原名叫谢婉莹,现代作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B.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课文《再塑生命的人》就选自她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论语》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 6、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zhuó)  躬(jū) 古(gèn) 取(dì)

    B. 红(yān) 粗(zhuō) 行(gōng)  问(jí)

    C. (zhuì)  不(tuǒ)  山(yān) 约(qì)

    D. 如(pì)   拖(tà) 败(tā)   震(sǒng)

  • 7、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小题

    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指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司马徽。

    B.《水浒传》的美髯公朱仝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

    C.《西游记》中的“美猴王”,是石猴钻入飞瀑,发现“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并带领众猴入住后所自称。

    D.《红楼梦》中写到绛珠仙子这样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绛珠仙子就是后来的林黛玉。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想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节选自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释】①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②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③生人:活人。④亟(qì):屡次,不断地。

    【1】辨析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1)悉仿生人   

    古义:活人                           今义:

    (2)形体态度

    古义:                                 今义: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自 王 公 卿 相 以 至 工 艺 杂 流 凡 有 名 者 往 往 留 像 于 馆。

    【3】侧面烘托,就是间接地以旁人的表现或者其他事物的描写等来衬托出想要表现的内容,又称侧面描写。从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了侧面烘托写法的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王湾)

    (2)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论语·为政》)

    (5)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7)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诸葛亮)

    (8)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9)刘禹锡在《秋词》中借白鹤形象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从前,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一大群青蛙围着铁塔看比赛,给它们加油。比赛开始了,老实说,群蛙中没有谁相信这些小小的青蛙会到达塔顶,它们都在议论:“这太难了!它们肯定到不了塔顶!”“它们绝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

    开始时,这群青蛙个个奋勇争先,但听到这些话后,一只接一只的青蛙开始泄气了,除了情绪高涨的几只还在往上爬。

    群蛙继续喊着:“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上顶的!”越来越多的青蛙累坏了,退出了比赛。但有一只却越爬越高,一点没有放弃的意思。最后,其他所有的青蛙都退出了比赛,除了这一只,它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成为唯——只到达塔顶的胜利者。

    颁奖仪式上,当有人问它为什么能够爬上塔顶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它是一个聋子。

    (1)阅读材料,说说小故事揭示了什么寓意?

    (2)有人曾说“目不二视,耳不二听”,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100字)

  • 11、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___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_____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_____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根据课文,在文段横线上填上一组动词:_____________

    2用“一髻儿白花”来比喻的本体是 _______________;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的本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围绕“______”字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又按___________顺序从山上写到山坡、山腰。

    4找出这段的中心句,画上波浪线。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同学们,我们每一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老师、朋友的关爱,这些关爱很多时候是不易察觉的。这些爱是出门前母亲反复的督促或唠叨,是课堂上老师投来的微笑或警视,是摔倒时朋友的搀扶或安慰……

    请你以“爱在细微处”为题,完成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完整的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