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细菌在人类的呼吸道内探险时,首先会碰到( )的“抵抗”
A.肺
B.气管
C.扁桃体
2、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下列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B.查找资料。
C.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展开奇妙的想象。
D.请教别人。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万马奔腾 B. 四季长青
C. 一踏糊涂 D. 支枯叶落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和谐 澎湃 蔬菜 滕罗
B.涣发 局促 晌午 预兆
C.忧虑 严峻 挖掘 装饰
D.供养 啤气 狂吠 黄甫江
5、“相看两不厌”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
A. 这两句诗中的“相”意思相同。 B. 这两句诗中的“相”意思不同。
6、下列诗歌题目、诗人和诗句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C.《白桦》 叶赛宁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
D.《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7、给句子“2007年10月24日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 成为了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加标点正确的是( )
A.,“”,。 B.,——“”,。
C.,——:“”,。 D.,,“”,。
8、形近字组词。
乖(______) 虑(______) 腔(_______)
乘(______) 虚(______) 控(_______)
蹭(______) 折(______) 辟(_______)
赠(______) 拆(______) 僻(_______)
9、古诗词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 )。
A.唐朝 范成大
B.宋朝 范成大
C.宋朝 杨万里
【2】“杂兴”的意思是( )
A.随兴而写的诗。 B.很多种类。
【3】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诗句是( )
A.梅子黄时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4】对本诗赏析正确的是(____)和(_____)
A.诗句描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B.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C.诗的第三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10、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帶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课文是按照房前屋后的(_____)顺序和夏、秋两季的(_____)顺序来交叉描写乡下风光和乡村生活的。
A.时间 B.空间
【2】课文描绘了哪几幅田园风光图?(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瓜藤攀檐图 ②鲜花轮绽图
③雨后春笋图 ④鸡鸭觅食图
⑤院落晚餐图 ⑥月夜虫鸣图
【3】找出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个拟人句,抄写下来。要求规范、端正、整洁,字距要均匀,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这个字是(_______)。从这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乡下人家的冬天会是怎样的,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材料并完成相应练习。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xiè jiě)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lóng róng)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wǎn zhuǎn)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早晨6时 23 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zhuó zhé)陆场。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太空旅行:“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1】用“/”画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震耳欲聋”形容___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人们非常高兴,由此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词语。
12、阅读短文。
你会阅读搜索信息吗?
在课外阅读中,当我们遇到陌生的词语,想要多加了解时,可以通过“××百科”来搜索相关信息。下面就是有关“白鳍(qí)豚”的搜索结果,请仔细阅读,完成练习。
××百科
白鳍豚
多义项·淡水鲸类 更多义项√
白暨(jì)豚,又名白鳍豚、白绪鯨、白鳍、白旗、白夹、青鳍、江马、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鯨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鳍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
【1】根据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白鳍豚、白鳍鲸、江马、白旗、中华江豚等都是白暨豚的又名。 (______)
(2)因种种原因,白鳍豚种群数量锐减,到2002年,白鳍豚只剩下50头了。(______)
【2】白鳍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它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B.它数量稀少,濒临灭绝。
C.它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鱼。
【3】白鳍豚(大部分 全部)生活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请做出选择,并画上“√")。请从上图的描述中找到相关词句,并用“——”画出来。
【4】反复阅读资料,关于白鳍豚,我又提出了一些新问题。选一个与大家交流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河蚌的故事
①春天的一个早晨,暖暖的阳光照在河水中,微风吹拂,河面仿佛撒了一层闪亮的金子。
②一群小河蚌簇拥着一只老河蚌,在清澈的河水中欢快地散步。它们光洁鲜亮,朝气蓬勃。
③在一道河湾里,老河蚌停了下来,它回过头语重心长地对小河蚌们说:“孩子们哪,你们不能光顾着玩儿,该去捡一粒沙子了。”听了老河蚌的话,小河蚌们纷纷去捡沙子,并把它深深地埋进自己体内。
④可是,有一只小河蚌,不知道是贪玩儿,还是没有听见老河蚌的话,大家去捡沙子的时候,它没有去捡。
⑤岁月像那条河的河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走了。小河蚌们长大了,它们纷纷打开自己的蚌壳,那些蚌壳中,竟然藏着一颗颗珍珠!珍珠闪闪发光,把满河的水照得通明。那粒埋在自己体内的小小的沙子,经过岁月的磨砺,心血和汗水的浇灌,终于变成了美丽晶莹的珍珠。河蚌们追逐着,欢笑着,歌唱着,庆贺自己的成果。
⑥这时,那只没捡沙子的河蚌悄悄地溜走了。没有沙子,它的壳中便没有珍珠;没有珍珠,它用什么庆贺呢?它流泪了,后悔了。可此时衰老已爬上了它的额头,逝去的时光就像那条河中悄悄流去的河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根据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给②至⑥段选择恰当的小标题。
A.水中散步 B.后悔 C.没捡沙 D.变珍珠 E.捡沙埋沙
②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
【2】请根据上一题的小标题,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B.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悔读书迟。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4】在我们的生活中,老年人考上大学、老年人创业成功的例子有很多。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有追求,任何时候都不晚。如果那只没捡沙的河蚌明白了这些,接下来的故事会是怎样的呢?请你根据前文进行推测,简要写出你的推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段,回答问题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féng fèng)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zé zhé)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bèi bēi)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shuān shuàn)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我会划掉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怀疑( ) 责备( ) 信奉( )
(3)亚里士多德讲的那段话意思是什么?
—————————————————————————————————
(4)“一个事实”指什么?请用“~~~~~”线画出来;两个相反的结论又指什么?请用“—— ”线画出来。
(5)按要求改写句子。
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改为陈述句——————————————————
(6)在文中找一个假设关系得句子抄写下来。
———————————————————————————————————
15、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能找出下面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因填序号)
A.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
E.指代不清 F.不合逻辑 G.重复啰唆 H.用词不当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
(3)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________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运河之间的绿色的一条条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好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3.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
18、修改下列病句
汽车在平坦而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以“我用我的眼睛……”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完整,语句通顺;③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