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花》的作者是泰国著名作家、诗人泰戈尔,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C.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颈联,第三联叫颔联,第四联叫尾联。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髻(jì) 澄清(chénɡ) 看护(kàn)
B. 伦敦(dūn) 着落(zháo) 镶边(xiānɡ)
C. 狭窄(zhǎi) 贮蓄(chǔ) 暖和(huo)
D. 水藻(zǎo) 害羞(xiū) 更换(ɡēnɡ)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从百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年间的史实。
C.古时帝王一般用“寡人”“孤”“朕”来自称。“卿”是君对臣的爱称。朋友间、夫妻间也以“卿”为爱称。
D.“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扑朔迷离”这三个成语均出自文章《孙权劝学》。
4、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坍塌(tān) 慷慨(kǎi) 缝隙(xì)
B.废墟(xū) 流淌(tǎng) 浇灌(guàn)
C.呼啸(xiào) 干涸(gù) 刨根问底(páo)
D.湿润(rùn) 挑拣(jiǎn) 一丝不苟(gǒu)
5、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A.“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独之感。
B.“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寞而产生的。
C.诗中的“古人”和“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D.“幽州台”是战国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借此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黄晕/晕倒 收敛/刀剑 脉络/脉脉含情
B.嘹亮/潦草 蓑衣/衷心 笨拙/咄咄逼人
C.踩扁/扁舟 熟悉/私塾 整宿/风餐露宿
D.感慨/气概 灵魂/魄力 呼唤/焕然一新
7、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斑蝥(máo) 确凿(záo) 桑葚(shèn) 地窖(gào)
B.花蕊(lěi) 宿儒(sù) 蝉蜕(tuì) 跻身(jī)
C.摩挲(suō) 颓唐(tuí) 诅咒(zǔ) 踌躇(chú)
D.遴选(lín) 剔透(tī) 恣情(zì) 殷红(yīn)
8、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甲】文作者是___________ (人名),【乙】文“答谢中书书”中加点字“书”的含义是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的景物非常优美,都表现了山高水净的特点。
B.甲乙两文写景时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景物色彩。
C.甲乙两文都写到猿鸣,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
D.甲乙两文都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两篇文章运用不同手法描绘了耸入云端之景,其中【甲】文从侧面表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乙】文从正面表现的句子“高峰入云”有异曲同工之妙。
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2)《观沧海》中叙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子曰:__________,不亦乐乎?(《学而》)
(5)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沉默如此美好
陈风波
①金色的夕阳轻抚着农家小院。石榴树上,拳头大的石榴,青里透着红,红里透着黄,有的还裂开了嘴儿;老枣树上,硕果累累的大枣似红色玛瑙缀满枝头,枝蔓伸向了屋檐;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满了屋顶……
②这幅美丽的画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温馨,美得让人心醉。
③院子里的屋檐下,一毛驴车的玉米棒子,一个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从车上把玉米棒子装到箩筐里,房檐上站着一个六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像是爷爷、父亲、孙子,三个人用绳子往上提玉米棒子。
④不知为什么,满头白发的爷爷,一边装筐一边吵吵嚷嚷,快语速、大嗓门、急躁而生气的表情,与这个农家院温馨的景色显得不太和谐。一会儿嚷着干活太慢,一会儿吵着说不会干,又一会儿说自己年轻时能把一麻袋玉米棒子扛到房上去……嘟嘟囔囔、吵吵嚷嚷。
⑤孙子终于不耐烦了,刚要张嘴,父亲眼睛一瞪:“好好听爷爷把话说完。”气氛平静下来,父子俩边干活边继续听爷爷嘟囔着,偶尔还说一句“您说的对”“是这样的”之类安慰的话。
⑥一毛驴车的玉米棒子都提到房顶上去了,老人还在唠叨。父亲和儿子挑着最大最红的大枣摘了两大把,从房上下来把枣洗得干干净净递给老人:“爷爷,咱家这棵老枣树结的枣儿又大又甜,您尝尝?树还是老的强。”
⑦父子俩夸赞着老枣树,却给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老人停止了嘟囔,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儿子和孙子。脸色瞬间“阴转晴”,笑呵呵地把儿子和孙子的大枣各咬了一口:“甜,真甜啊!”
⑧红彤彤的大枣,又大又红的石榴,黄灿灿的玉米棒子,金色的夕阳,笑容绽放的白发老人……
⑨这是我欣赏到的最唯美的画意,聆听到的最优美的沉默,品读到的最动人的诗情。
⑩“孝顺决不仅仅是让老人衣食无忧,有时候能够平心静气地听听父母嘟囔和唠叨,也是一片难得的孝心。八十多岁了,还能听一听父亲的训斥,难道不是幸福的事吗?”脑海里,每每忆起父亲的话,我的心都会被潮湿的泪水温暖着。
⑪在那幅唯美绝伦的画卷中,分别是爷爷、父亲和我。
(选自《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画线句子耐人寻味,请你说说语句所蕴含的深意。
“爷爷,咱家这棵老枣树结的枣儿又大又甜,您尝尝?树还是老的强。”
【3】文章标题为“沉默如此美好”, “沉默”指什么?标题有何含义?
【4】⑨段“这是我欣赏到的最唯美的画意,聆听到的最优美的沉默,品读到的最动人的诗情。”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11、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小地主”
①它歪着脑袋,嘴巴向上翘成45度角——我看不出恐惧和紧张,它的表情就像在示威。可以肯定,这是一只雏鸟,因为它的神态太天真了,有种孩子式的任性。我初见到它时,它正扑腾着翅膀,累得气喘吁吁却收效甚微地停在大树底下。我不知道它是急于成长趁父母不在就翻窗跳出家门,还是太过淘气,总在试飞练习中逃课才造成今天的危险局面。我弯腰捡起它,它用小翅膀用力拍打着我的手,并发出带着感叹号的抗议,非常反对。如同外婆威胁童年的我“大灰狼来了”以使我听话,我教育它说:“别动,有猫!”
②它的体形比麻雀大,羽色黑灰,我们宿舍为它的身份争论起来,有的说是喜鹊,有的说是乌鸦。我总结,说它是乌鸦的人肯定出于嫉妒。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拥有救助小鸟的机会,只不过这次的幸运落在了我头上。我从感情上不希望它是乌鸦,也许这鸟类看来是种族歧视的表现。面前摆着小米、菜叶和清水,可它不吃不喝,就在那儿歪着脖子生气,也不知道是生自己的气,还是生我的。我质问它:“凑合吃吧!难道想让我给你满处捉虫子不成?”它一翻白眼,还是不领情,干脆转过头不理我了。根据它的脾气和对食物的挑剔,我给它起名“小地主”。
③为了让小地主进食,我在洗干净的眼药瓶里装上牛奶,然后我拿着它,像一枚导弹一样向它挤射过来。小地主不知何物,大叫一声——它一张嘴,牛奶就灌进去了。我怕热量不够才放的牛奶,我想大象都能靠喝奶长大,何况你这么个小东西。书上说幼鸟在发育期食量惊人,母鸟辛苦奔波,才能勉强满足它们的胃口。如今,让我像个保姆似的代劳了。由于小地主不配合,吃饭的时候,我不得不找一个人专门掰开它的嘴,我往里填,它吃得满脸都是。它昂着半只眼睛已被糊住的小脸,气愤地盯着我。
④很快就搞清楚小地主的身份了,因为我们宿舍被它的同类包围了。高高低低的树杈上,站了数十只灰喜鹊,也许不仅它的父母来了,连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也来了。小地主一看家里来了人,马上趾高气扬,一声又一声地叫起来,也许是告我的状,反正听了它的一番陈述,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为了破除扣押人质的嫌疑,我打开纱窗,让小地主自由地站在窗台。显然窗台与树枝之间的距离超过小地主的飞行能力,它张开翅膀,呆了一会儿,又理智地收拢了。灰喜鹊家长们似乎不再怀疑我的清白,当我把小地主重新拿进房间,它们没有表示出什么激烈的举动。
⑤灰喜鹊这种鸟相貌优雅,胸部是柔和的灰蓝色,还拖着长长的动人尾羽,只是叫声高亢、粗实,甚至带点儿沙哑。它们轮流看望小地主,问寒问暖,虽然亲情可以理解,但是制造出一片喧哗——读书看报的事儿在我们宿舍是进行不下去了,午休的美梦就更别想。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休息,我只好每天中午把小地主带出来。烈日下,我在空无一人的校园操场上无奈地散步。我一边走一边跟小地主聊天,一个星期下来,我认同了这种说法:牙都被晒黑了。一次,小地主格外乖巧,后来我才发现事出有因,它竟然在我兜里拉屎——它使我成为一个有味道的女人。
【1】“我”为什么给捡来的鸟取名“小地主”?
【2】请你赏析第四段加横线的句子“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情就像在示威”、“神情太天真”、“孩子式的任性”、“太过淘气”、“逃课”、“带着感叹号的抗议”,这样写的妙处在于把鸟的特点和孩子的特点,结合得很紧密,又错位得很智慧。
B.第一段中的“教育”这两个字,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在这里却透露出作者自己对于小鸟的疼爱到了着迷的程度,疼爱竟使作者把小鸟真当成孩子,居然对它说起话来,对它进行“教育”。
C.文章第三、四自然段写作者收养小鸟,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来写小鸟:“不领情”、“翻白眼”、“不理人”、“气愤地盯人”,都很有趣。
D.文章三四段,一来是写出小鸟的无知,同时又写出了作者对它的欣赏与喜爱:孩子气,流露出了作者对小鸟从任性到调皮,从娇气到放肆,有欣赏有批评。
【4】你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它使我成为一个有味道的女人”?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小地主”怎样的情感?
12、作文。
请以《这是一节 的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