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课作者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表现以来的家乡很美 B.突出人物的品质 C.为下文做铺垫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港口(xiàng) 旗帜(zhì)
B.挽救(wǎn) 恒心(hén)
C.软垫(diàn) 睫毛(jié)
D.喜讯(xùn) 宴会(yiàn)
3、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折本(shé) 磨蹭(zēng) 疙瘩(gē)
B.奢侈(chī) 哼叫(hēng) 厌恶(wù)
C.叫嚣(xiāo) 供养(gōng) 犬吠(fèi)
D.侍候(shì) 聋人(lóng) 窥伺(shì)
4、选词填空。(8分)
游玩 游览 观赏 欣赏
(1)这次寒假,妈妈带我去黄山____________________,一路上,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了许多著名景观。站在莲花峰上,我________________着远处的青山绿水,____________________着古人在山道上留下的题诗,真是心旷神怡。
因为……所以 只要……就…… 不但……而且…… 如果……就……
(2)说宇宙像茫茫大海,那么地球________________是其中的一叶扁舟。________________我们不注意环保,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但只要我们及时改过,不断努力,就________________可以改变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我们的地球更美好。
5、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真是( )啊!
A. 水滴石出——非一日之功 B.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C. 芝麻开花——节节高 D.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6、董存瑞炸暗堡的时间是( )
A.1949年5月25日
B.1948年5月25日
C.1947年5月25日
7、下列词语中不是描写景色的一项是( )。
A.如雾如烟 天高地阔 B.人声鼎沸 热火朝天
C.绿树成荫 天高云淡 D.姹紫嫣红 漫山遍野
8、用“发”字组词,填写在下面的句子中。
(1)科学家________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2)蜘蛛刚扑过去,突然________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3)中国航天事业的________呈现出勃勃生机。
(4)197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________卫星的国家。
9、补充古诗,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
相看两不厌, 。
【1】补充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不厌”中的“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手,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提着灯笼的小飞虫就是________,它是你想捉到的________的一种甲虫。
【2】短文是按照( )的顺序介绍萤火虫的。
A.时间 B.空间
C.从现象到本质 D.事情发展
【3】科学家们为什么要研究萤火虫发光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
(1) 不咬手,不蜇人,但是它的光是热的,会烧你的手。(_____)
(2) 萤火虫在树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_____)
(3) 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向夜间寻食的鸟儿表明身份,因为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_____)
(4) 所有的萤火虫都会飞,而且非常小。(_____)
11、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西湖漫笔(节选)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茵茵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1】请用“ ”画出中心句。
【2】选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四处景观的绿,它们的绿分别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3】下列有关青苔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重点写青苔,目的之一是突出苏堤的绿与众不同。
B.重点写青苔还突出了苏堤的形状有趣
C.些青苔是那样鲜嫩,那样可爱,表现了绿富有生命力。
【4】比较一下,选段中的“绿”和艾青笔下的“绿”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小伙伴,你们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这真是奇妙、令人神往的仙境。
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庄,都笼罩起来了。就在你面前的白云,像绸带飘舞着,缠绕在树丛间、田野里,这世界仿佛是在幻觉中。
你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吧,有点儿清凉,有点儿湿润。比城市里那时时带着怪味的空气怎样?你吸个饱吧,会感到轻松、兴奋,还有点醉意,好像你的胸膛也饱满起来了。
太阳还没有起来,东边的天际是灰暗的,渐渐变成暗红了。天边的云链接着,重叠着。一会儿阳光从云彩的缝隙中,一束束,一缕缕,射向天际,又映红了大地。这时远处传来大公鸡的报晓声。
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只橙红的橘子。一转眼,变成了红色的大气球,静静地依傍着大地。
一瞬间阳光穿过树丛透过晨雾斜斜地密密地洒满了大地拖拉机突突地下地了,人们三五成群地下地了。
伙伴们,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仙境就在我们这里,这固然是大自然带来的,但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1】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
意思相近:奇妙----( ) 创造----( )
意思相反:湿润----( ) 轻松----( )
【2】选择答案填在( )里。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 D、设问句 E、反问句
(1)伙伴们,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仙境就在我们这里,这固然是大自然带来的,但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________)
(2)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_______)
【3】用“||”给文章分段,并简要写出每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将下列词语填到文中对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A.引吭大叫 B.毫不相让 C.厉声呵斥 D.严肃郑重
【2】用“ ”分别画出第2、3、4自然段的中心句。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
B.总领全文
C.承上启下
【4】鹅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样东西下饭。作者写鹅的吃相时,写得诙谐、幽默,请找出能体现这一语言特点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鹅的特点。例如,用鹅的________与狗的________对比;用鸭的_______与鹅的_______对比。(用文中的词句作答)
【6】本文的作者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他常常用质朴的文字将自己的所感坦率地表达出来。下面是《白鹅》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感受作者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再完成练习。
我的小屋易主的前几天,我把这鹅送给住在小龙坎的朋友人家。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感觉与诀别一个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不过分量较为轻微而已。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共感。所以这禽鸟比这房屋更是牵惹人情,更能使人留恋。现在我写这篇短文,就好比为一个永诀的朋友立传,写照。这鹅的旧主人姓夏名宗禹,现在和我邻居着。
作者与鹅分别时,为了表达对鹅的深情,将与鹅分别时的感觉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较。语段中的“_______________”说明作者已经将鹅当作一个朋友来看待了。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的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慰藉( ) 神奇( ) 阔达( )
反义词:霸气十足( ) 复杂( ) 虚( )
【2】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
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句话运用________描写,偷偷地“伸出头”,“仰起了脸”形象地写出孩子们的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中“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运用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写出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 。三个“也许……”构成_______句,写出了写出了孩子们由__________产生的联想,不仅表明乡村的孩子们________,还体现了孩子们________,同时写出了孩子们由神秘的黑影而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什么样的情况下,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结合课文,说说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文实践平台。
云欣在浏览网页时,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北京新开了一家智能餐厅。在这家餐厅,不仅各类菜品由机器人掌勺,点餐、结账也都是机器人做主角。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器人本身可以对个性化需求进行设定,但这家店主打快餐概念,菜品采用标准化生产,因此没有办法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1.这家智能餐厅的特点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如何提高这家餐厅的服务质量,请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他说话的表情,布满皱纹的脸,认真而诚恳,一幅完全信任我的样子,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心里想:一定得赶紧把这十元钱,他这么信服我。
17、修改病句。
1.语文对我产生了兴趣。______________
2.大街两旁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飘扬。______________
3.他大概用了一小时左右做完了作业。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父亲十分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兰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这次没考好,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把教室里的桌椅排列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天到了,花园里开满了桃花、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有趣的一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与表达。
题目:我帮妈妈________
同学们,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你还是那个父母眼中的小不点吗?你都帮过妈妈做过什么呢?是帮妈妈洗碗,还是收拾屋子,或者是买菜?仔细回想一下你帮妈妈做过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克服过哪些闲难,你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注意叙事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