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宜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例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后者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C.《朝花夕拾》中有很多关于“书”的记忆,如《五猖会》中背书的无奈和厌烦;《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买来《山海经》给“我”的“震悚”和惊喜。

    D.《西游记》中唐僧分别在五行山收孙悟空为徒,高老庄收猪八戒为徒,流沙河收沙僧为徒,在鹰愁涧收了白龙马为坐骑。

  • 2、下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春天”和“长成”都是名词)

    B.你需要有足够的实力和勇气去面对挫折,更要学会在恰当的时刻低头。(“需要”和“勇气”都是动词)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

    D.《五猖会》选自《朝花夕拾》,此文中父亲严厉而尽责,他能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支持。

  • 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①芳华:芬芳的花朵。②故:故意。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意思是:新年已经来到,然而迟迟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了草儿萌发了绿芽。

    B.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C.诗的三、四句意思是:白雪似乎耐不住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然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了一片飞花。

    D.全诗表达了诗人久盼春天不来的苦恼,看到穿树飞花的白雪更加烦恼的心情。

  •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______;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______和稳健的______。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A.判断   直觉   胆识

    B.直觉   胆识   判断

    C.胆识   直觉   判断

    D.胆识   判断   直觉

  • 5、【语段探微】下列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航天事业是中国勇于登攀、执着创新的一个缩影。 ,以智慧和勇气去探寻未知世界的奥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①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

    ②以航天精神为代表的一组组创新强音,感动并激励着人们披荆斩棘、追逐梦想

    ③青少年要有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④从“两弹一星”的伟大创举,到“天宫”揽胜、“嫦娥”奔月,再到“北斗”指路、“长五”飞天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①③②④

  •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B. 当潇潇雨下,夜色深沉的时候,长安街像一条静静的长河。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 他的表情很怪,像是在笑,又像是在哭。

  •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烦(suǒ) 赤(luǒ) 气方刚(xuè) 取(dì)

    B.震( sǒng) 灭(fù) 仙琼浆(lù) 累(zuì)

    C.冽(lǐng) 深(xiāo) 海市楼(shèn) 友(zhì)

    D.伴(lǚ) 密(fán) 诲人不(quàn) 唱(yín)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值:适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④败:毁弃。⑤既:已经。⑥汝:你。⑦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⑧并:都,全。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友人巨伯曰

    (2)不忍

    (3)吾今死矣,子可

    (4) 班军而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积累,填写各题。

    (1)诗人以“明月”为意象,表述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诗中通过描写时序的暗转与代更,使人感到新生命的强大力量,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诗人处于军旅之中,又遭战乱,惆怅,凄凉,难以言表的内心情感。(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不被别人理解甚至误解时,自己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而》)

    (5)春节期间,许多家庭的亲人因各种原因,他们都期盼团圆而不能成行,只能远隔千里守望,借用《夜雨寄北》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他们的相思之情。

    (6)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抒发作者对时世凋零丧乱、人生颠沛流离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秋词(其一)》隐含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勇豪壮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写风雨梦境,抒发诗人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云雀

    小的时候,我见过一个奇妙的现象,不敢忘却,一直到现在,我已是垂暮之年了,但仍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的隔壁,住着一位老头儿。他极能养鸟,门前的木架上,吊下各式各样的鸟笼:里边住着云雀,绿嘴,画眉,黄鹂儿……尽是些可怜可爱的生灵儿。整天整天里,我们就守在那鸟笼下,听着它们鸣叫。叫声很是好听,尤其那只云雀,像唱歌一样,老远就能听见,使人禁不住要打一个麻酥酥的战儿了。

    时间一长,那云雀叫声就不比以前那么脆了。老头儿便给它吃最好的谷,喝最清的水,稍不鸣叫,就万般逗弄,于是它就又叫起来了。但它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能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

    “它唱得太疲劳了。”我们都这么说,便去给老头儿建议,不要逗弄它了吧。但是,每每黎明的时候,它就又叫起来了,而且每个黎明都叫。我们爬起来,从窗口看去,天刚刚发亮。云升得很高很高,老头儿并没有起床呢。于此才明白别人不逗弄它,它还是每天要叫的。依然嘴挤在笼格外边,翅膀扑闪着,竟有几根茸茸的羽毛掉了下来。

    “它在练嗓子吗?”妹妹说。

    “不,它那嗓子已经哑了。”我说。

    “那它为什么还要唱呢?”

    “谁知道呢?你听,它是在唱一支忧郁的歌吗?”

    细细听起来,果然那叫声充满了忧郁:那往日里悠悠然的叫声原来是痛苦的呼喊呢?!

    “是它肚子饿了、渴了吧?”妹妹又说。

    我们跑过去,要给它添些食儿,却看见笼里满满一盘黄谷、一盘清水。这便又使我们迷糊了。

    “一定是向往着云天吧。”

    我们这么不经意地说过。立即便觉得是很正确的了,心想:它来被老头儿捉住之前,是飞在天上的。天那么空阔,全都是它的。黎明时,它一定是飞得像云一样地高,向黑暗宣告着光明。如今,黎明来了,它却飞不出去,才这么发疯似的抗议了!我们在笼下捡起了那抖落下的羽毛,深深地感到它的可怜了。

    我们把这想法告诉给老头儿,老头儿笑我们可爱,却终没有放了它去。它每天还是这么叫着,唱那一支忧郁的歌。

    我们终于不忍了,在一个黎明,悄悄起来,打开了笼的门,放它出去了。它一下子飞到了柳树梢上,和柳梢一起激动着,有些站不稳,几乎就要掉下来了。但立即就抖抖身子,对着我们响亮地叫了一声,倏忽消失在云天里不见了。

    老头儿发觉走失了云雀,捶胸顿足了一个早上,接着就疑心被人放走了,大声叫骂。我们听了,心里却充满了欢乐,觉得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云雀飞走了,我们却时时恋念着它,当看着那笼里的绿嘴、黄鹂、画眉,就想它这个时候,是在天的哪一角呢?在云的哪一层呢?

    它该是多么快活,它唱的,再也不是忧郁的歌了,而是凌云之歌,自由之歌,生命之歌了啊!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突然,我们在那棵柳树上却发现了它。它样子很淡薄,似乎比以前消瘦了,也疲倦多了。在风里,它斜了翅膀,上下怯怯地飞。我们惊喜地呼唤它,但立即就赶走了它,怕被那老头发现,又要捉它回去。

    但是,就在第四天的早上,我们刚刚醒来,突然就又听到了云雀的叫声。我们赶忙跑出门,看那柳树,柳树上没有它。老头却在大声地喊叫我们了:“啊,云雀,还是我的那个云雀!”

    我们看时,老头正提着那个鸟笼。笼门已经重新封了,云雀果然就在里边,一声一声地叫。这使我们大惊失色,责问他怎么又捉了它。老头说:“哪里!是它飞回来的。这鸟笼一直在那里空着,它就飞回来了。”

    “这怎么可能呢?”我们说。

    “怎么不可能呢?”老头儿说,笑得更得意了,“它已经被我喂了两年,待在这笼里多舒服啊!”

    我们走近去,云雀呆在那里,急急地吃着那谷子,喝着那清水,好像它一直在饿着,渴着。最后,它静静地卧下来,闭上了眼睛,这是一种疲乏后的休息。

    我们默默地看着这只美丽的云雀,再没有说出话来。

    (文/贾平凹,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云雀的命运发生变化,“我”和妹妹的情感也发生着变化。请梳理全文思路,按提示概括故事情节。

    ①云雀叫声好听,我们喜欢;

    ②云雀

    我们

    【2】假如云雀像人一样具有思想情感,你觉得下面的句子表现了云雀怎样的心理。

    但它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能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

    【3】“我”和妹妹与老头分别代表了哪一种人?

    【4】作者对云雀获得自由后又重回牢笼这个“奇妙的现象”“百思不得其解”,纵观全文,你认为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11、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探究,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本文赞美了儿女对长辈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B. 本文表现了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重任,对家庭必需有责任心和使命感。

    C. 本文旨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我们不但要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要善待衰老的生命。

    D. 本文蕴含着成长就要学会选择、正确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的感悟。

    2下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的“分歧”、“责任的重大”、“民族领袖”、“ 整个世界”等词,小词大用,既有幽默感又充满生活情趣。

    B. 文中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如:“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起到互相映衬、引人注意、耐人寻味的作用。

    C. 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景物描写,写出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展示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心情。

    D. 文中第三段句子“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寒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欣喜的心情。

    3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生活就有快乐。战胜挫折是一种快乐,获得成功是一种快乐,得到关爱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奋斗也是一种快乐……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请以“     也是一种快乐”为题作文。

    要求:①将拟好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⑤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