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座位号 |
|
|
A.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B. 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
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2、同学们为“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决定写一副贺联,最恰当的下联( )
上联:扬最美家风,修身立德为典范
下联:
A.承传统美德,克已奉公树榜样
B.倡文明风尚,振兴家国谋幸福
C.显大爱风范,乐善好施作楷模
D.创社会和谐,富国强民展风采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粼粼(lín) 瘫痪(tān) 屏息(bǐng) 抚弄(fǔ) 荫蔽(yín)
B、 锥形(zhuī) 抖擞 (sǒu) 黄晕 (yūn) 倏忽(shū) 蜷曲(quán)
C、 嘈杂(cāo) 乌桕 (jiù) 应和 (hè) 霎时(shà) 搓捻 (niǎn)
D、 尴尬 (gà) 偌大(ruò) 攲斜(qī) 贮蓄(zhù) 绰号(chuò)
4、下列选项中的三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透过敞开的宽大的窗子,望得见海, 蓝得让人心疼、心醉。窗与阳台相通,走出去, 还有无边无际的海滩。而阳台底下花团锦簇,香风飘送。那气味被海边飘来的轻灵的薄雾烘托着, 。
①能望见远处壁立陡峭的山峰 ②熏得人昏昏欲睡 ③海水的颜色与我想象的一模一样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敧斜(qī) 确凿 混为一谈(hún) 翻来复去
B.贮蓄(zhù) 云宵 畏罪潜逃(qiǎn) 刨根问底
C.粗犷(kuàng) 分岐 骇人听闻(hài) 迫不及待
D.狭隘(ài) 缥缈 人声鼎沸(dǐng) 咄咄逼人
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云霄 盔甲 绅士 不求甚解
B. 倜傥 奥密 激荡 人迹罕至
C. 感慨 悔恨 企盼 美不胜收
D. 淋漓 鉴赏 渊博 小心翼翼
7、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
B.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 《天净沙·秋思》是我国明朝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D.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路者,其哭甚哀,孔子立舆①而问曰:“何为哭哀至于此也。”妇人对曰:“往年虎食我夫,今虎食我子,是以哀也。”孔子曰:“嘻,若是,则何为不去也?”曰:“其政平,其吏不苛,吾以是不能去也。”孔子顾子贡曰:“弟子记之,夫政之不平而吏苛,乃等于虎狼矣。”
注释:①舆,本来是指车厢,这里是指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则何为不去也___________ (2)孔子顾子贡曰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何为哭哀至于此也?
(2)吾以是不能去也。
【3】文中妇人的丈夫死于虎,儿子死于虎,但她仍留在山里生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阅读【链接材料】请你写出由这个故事衍生出的一个5字成语是:___________。
【链接材料】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唐代〕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9、默写
①《<论语>六则》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②《<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一句是: , 。
③扬子江头杨柳春, 。
④ ,到乡翻似烂柯人。
⑤《夜雨寄北》表现诗人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句子是: , 。
10、(四)阅读《宛如英雄》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宛如英雄
上学时,有位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的灰败。他沉默少语好脾气,上课时很多同学在他眼皮底下看小说、吃零食,可他从不呵斥。我坐在前排,每次只好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在许多个午后沉闷的课堂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导我们去触摸古典音乐的脉络。其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话语又无从继续时,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因为太激动的缘故,粉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纷飞落下的粉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印象深刻。每次他那木讷苍老的脸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
一次,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著名的快板时,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他说:“请同学注意!请注意!”他的双手在空中骤然抓握成拳,一绺白发披到额前(A)。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而明晰的休止①。他说,这是智者的沉默,是伟大的沉默,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多少屈辱、愤怒、忍耐、孤独,却又蕴育着无穷转机。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张力。
听!仿佛险恶叵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休止符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那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到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来,正如他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振拔的苦难。”今天的我,远不能说我已懂得贝多芬的音乐,但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而这一切是从那个休止符开始的,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堂的向导(B)。
我想,也许沉默是一种必然,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小人物也许更能看到贝多芬音乐的大千气象。多年后的我终于明白了我那平凡的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中获取的悲壮美与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注:①[休止]这里指乐曲演奏中的停顿。
【1】文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阅读全文,概括回答。
【2】《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用本文中的词句回答)
【3】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原句: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请从本文两个划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
(_______)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对一个“休止”的描述,抒写了音乐老师对生命的感悟。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80字左右)
11、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1】用一句简洁的话概述选文内容。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本文介绍了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说。
12、仿照划线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