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双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她 不住自己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

    ②人类和现在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是从已灭绝的古猿   而成的。

    ③雪峰的红光 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

    A.粉饰   演化   映衬 B.掩饰  演变  映照

    C.掩藏   演变   映衬 D.掩盖  演化  映照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 )

    A. 《开门大吉》节目开播了,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

    B.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C. 我们老师范读课文既流利又抑扬顿挫,很感染人。

    D. 无论多么枯燥的材料,经他妙手回春,都会变得鲜活起来。

  •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好似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

    (2)穿过一线天,再过“蓬莱三岛”,直上玉屏楼。

    (3)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

    (4)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寿逾千年的古松。

    A.(2)(1)(3)(4) B.(4)(2)(1)(3)

    C.(4)(2)(3)(1) D.(2)(4)(1)(3)

  •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落(zhaó)开 (tuò) (zhì)  然大悟(huǎng)

    B.开(zhàn)威 (shè)  (yūn)花团锦(cù)

    C.临(lì)    (hè)  荫蔽(yīn)  淅淅沥(lì)

    D.一(shà) 痪(tān)  啬(lìn)  镜(lèng)

  • 5、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无限趣味。

    A.不用说       也不用说       仅仅       就有

    B.不必说       更不必说       单是       也有

    C.不用说       更不用说       仅仅       也有

    D.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就有

  •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某些食品生产厂家,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孜孜不倦地追求高额利润。

    B.优秀文学作品对人的精神的影响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

    C.钟南山和李兰娟心存大爱,逆行而上敢于担当,成为家喻户晓的抗疫英雄。

    D.班长经常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打扫完卫生,整理好所有的桌椅才离开,真是可歌可泣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中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融情入景。

    B.“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难前行的鼓励。

    C.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

    D.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具有感情,使之人格化,充分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间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壁即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注释】①札(zhá)录:摘录。②笥(sì):竹箱。③泛滥:指多而杂乱。④影响:印象。

    ⑤枵(xiāo)腹:空腹,指毫无学问。⑥约:简约,精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录朗诵十余遍___________   ②即壁间所粘录 ____________

      ③而计其长曾不___________   ④晚年手不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遇所喜即札录之

    A. 是吾剑所从坠   B.   C. 跪而拾以归   D. 能以径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随收随补,岁无旷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读书观,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反对什么,主张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关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在《论语》中这样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木瓜树的选择

    林清玄

    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活。这使我感到惊奇,一点点烂泥如何能让木瓜树苗长到腰部的高度呢?木瓜是浅根的植物,又怎么能在水沟里不被冲走呢?

    我随即想到夏季即将来临,届时会有许多的台风与豪雨,木瓜树会被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就必死无疑了。

    我看到木瓜树苗并不担心这些,它依靠烂泥和市场中排放的污水,依然长得翠绿而挺拔。

    生起了恻隐之心,我想到了顶楼的花园里,还有一个空间,那是一个向阳的角落,又有着来自阳明山的有机土,如果把木瓜树苗移植到那里,一定会比长在水沟更好,木瓜树有知,也会欢喜吧!

    向市场摊贩要了塑胶袋,把木瓜和烂泥一起放在袋里,回家种植,看到有茶花与杜鹃为伴的木瓜树,心里感到美好,并想到日后果实累累的情景。

    万万想不到的是,木瓜树没有预期中生长得好,反而一天比一天垂头丧气,两个星期之后,终于完全地枯萎了。

    把木瓜苗从花园拔除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怅然。对于生长在农家的我,每一株植物的枯萎都会使我怅然,只是这木瓜树更不同,如果我不将它移植,它依然在市场边,挺拔而翠绿。

    在夕阳照拂的院子,我喝着野生苦瓜泡的茶,看着满园繁盛的花木,心里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木瓜苗宁愿生于污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是不是当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之后,美丽的阳光、松软的泥土、澄清的饮水,反而成为生命的负荷呢?

    就像有几次,在繁华街市的暗巷里,我不小心遇到一些吸毒者。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我总会有一种冲动,想跑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这世界有灿烂的阳光,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这世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物。”

    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命的习惯,颓废已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生、宁可流浪于街头的“浮浪者”,当他们完全地自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浮浪者”不是“吸毒者”,却具有相同的部分,吸毒者吸食的是有形的毒品,受毒品宰制;浮浪者吸食无形的毒品,受颓废所宰制,他们放弃了心灵之路,正如一棵以血水、污水维生的木瓜苗,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

    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恐惧堕落的人心里会有一个祝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抵达繁花盛开的花园,住在那花园里的人都有着阳光的品质,有很深刻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

    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水沟到花园之路,如果有选择,就有美好的可能。

    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困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中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知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园而投生此世。

    万一,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花的仰望呢?

    (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有改动)

    1从水沟到花园,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对木瓜树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概括。

    2分析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如何刻画出吸毒者的生存状态的。

    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3文中写道:“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你认为恐惧提升的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4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那年花开

    钱海燕

    ①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④“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

    ⑤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⑥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⑦“喝杯茶吧。”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⑧“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⑨“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⑩“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了初三那年“我”沉迷写小说而耽误学习被老师批评的故事。

    B.第一段环境描写营造优美的意境,暗示故事结局,寄托人物思想感情。

    C.第三段“吞吞吐吐”指想说又不敢说,说明“我”当时内心十分紧张。

    D.文章字里行间都蕴藏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表达做事要不轻言放弃。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①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②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4)标题“那年花开”有什么含义?

    (5)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的时刻。花,静静绽放的时刻,不为喝彩,只为曾经来过;水,潺潺流淌的时刻,不为称羡,只为心中执着的信念;路,默默延伸的时刻,不为坎坷,只为远方美丽的风景;你,孜孜追求的时刻,不为荣利,只为心中的那份梦想……生活中太多的美好时刻,让人感动,也让人难以忘却,生活着,就是一种最美。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最美好的时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