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合拢(nǒng) 堡垒(lěi) 默契(qì) 心有灵(líng)犀
B.点缀(zhuì) 修葺(qì) 门槛(kǎn) 锲(qì)而不舍
C.俯瞰(kàn) 概率(lǜ) 炽(chì)热 妇孺(rú)皆知
D.愧怍(zuò) 震(zhěn)悚 拉拽(zhuài) 忧心忡忡(zhōng)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嶂。
B.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辟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蹋败的小屋。
C.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必露。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恍惚 热忱 怪诞不经 爱幕虚荣
B.女娲 懒惰 刨根问底 杞人忧天
C.愚蠢 滑稽 陌不关心 惊慌失措
D.庇护 安祥 随声附和 神通广大
4、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大科技工作者精益求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
B.让我们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成功时不得意忘形,失败时不垂头丧气。
C.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中国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与日俱增。
D.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斤斤计较,一番争论后仍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走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起汉字书写。
B. 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 《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6、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新演员,他做到了不耻下问,一遍遍去问导演和前辈:我这样演可以吗?
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以“黑土•硒都”为主题的美食节开幕在即,绥化市政府号召市民做好招待八方来客。
D.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7、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近期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升温,让两国经贸的一些热点问题再次引发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B.大众喜爱诗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蕴含着独特的语言魅力。
C.无人机广受青睐,成为人们新的科技宠物,它最大的用途主要是航拍。
D.卧薪尝胆、悬梁刺股、闻鸡起舞……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让我们领会到众多名人的风采。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弛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也 B. 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C. 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D. 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2】给下列加点字翻译:
市鞍马(_______) 数建奇功(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⑴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⑵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4】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是哪一句?(用原句回答)
【5】结合《木兰诗》,说说木兰的形象
9、默写
(1) ,行人临发又开封。
(2) ,树头花落未成阴。
(3)草满池塘水满陂, 。
(4) ,欲作家书意万重。
10、植物也“聊天”
①遇到家族亲属,会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协调关系避免“窝里斗”;遇到竞争对手,就迅速地威胁警告,并释放毒素抑制对方生长。
②你能想象吗?做出这些反应的是平时看上去仿佛很安静的植物。在看不见的地下,植物也“聊天”,它们的世界很“热闹”。
③研究发现,相邻植物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进行对外交流。这种由化学物质主导的对外交流,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的微环境,调节养分供给,甚至影响产量。以中国南方经常相邻种植的花生和木薯为例,我们来看它们是怎么交流的。
④木薯先从根部向土壤中释放出氰化物,近的花生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就释放相应的乙烯。在乙烯影响下,花生会主动缩减植株的繁茂程度,优先保证果实的养分供给。同时,乙烯还能聚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到花生根部,提高花生对氮、磷等有效养分的吸收率,进而提高花生果实的饱满程度和产量。
⑤此外,植物还可以对外发送物理信号(声信号、点信号等)进行交流。澳大利亚生物学家的实验证明将罗勒栽种到胡椒附近,胡椒的长势就会变得更好。即使用塑料布把二者隔开,胡椒依然能保持这种变化,这是植物的声信号在发生作用。
⑥不同植物甚至可以在第三方的帮助下进行交流。“菟丝子”就是一个热情的“送信使者”,比如当昆虫侵害某植物的时候,该植物就发出抗虫信号,通过菟丝子将信号传输给其他植物,提醒它们戒备,增强抗虫力。
⑦除了进行交流,植物还能通过感知邻居发出的信号来决定是战是和。如小麦一旦感知到相邻的不同植物达到一定的密度,威胁自己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它就会开始大量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其生长,就像是拿起武器发动战争。反之,则和。对水稻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有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根系会尽量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最大程度减少竞争,非亲非故的水稻种植在一起则相反,它们的根系会扎得更深,极力侵入和挤压对方的生存空间,抑制对方生长。科学家用确凿的证据表明,植物也有亲疏观念并具备相应的辨识能力,对内相互协调,对外扩张领土。
⑧科学家通过关注植物的“聊天”,破译植物语言,将适宜合种的植物相邻种植,抑制病虫害,增加植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
【1】请简要概括植物“交流”的方式和结果。
【2】请简要分析本文题目的作用。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④段写到花生通过释放氰化物和乙烯与其他植物交流。
B.第⑦段写到不同品种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时可以提高产量。
C.小麦会根据相邻的不同植物的密度决定是“战”是“和”。
D.只要将不同的植物相邻种植,就能够抑制病虫害,促进农业生产。
【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请系好鞋带
罗安余
①那时,我还在读初一。
②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
③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④我终于也得到了一张奖票,便兴冲冲地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地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⑤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
⑥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⑦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使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⑧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⑨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
⑩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我心里不止一次埋怨过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曾经有过许多成败与得失的现在的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是多么用心良苦!
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
如果母亲任由我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
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能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总有一天,我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为什么母亲在“我”向她哭泣的时候要“我”先系好鞋带?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文章结尾说:“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总有一天,我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点赞”起源于社交网站“赞”的功能,网民对微信或微博内容表示赞同、欣赏、支持或声援。现在,“点赞”流行开来,表示肯定、喜爱、赞美这一类意思。
请以“为 点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写出真情实感; ⑵不少于500字;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⑷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