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聘(pìn) 殷(yān)红 独裁(cái) 锲(qì)而不舍
B.调(tiáo)羹 校(xiào)对 抹(mǒ)杀 深恶(è)痛绝
C.屏(píng)障 污秽(huì) 元勋(xūn) 苛捐杂税(shuì)
D.狂澜(nán) 呜咽(yàn) 过瘾(yǐn) 锋芒毕露(lù)
2、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的父亲过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
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询问张三弟弟的去处,张三说:“舍弟刚往泰州城。”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默契 震悚 镶嵌 苛绢杂税
B.深宵 荒僻 愧怍 锋芒毕露
C.屏嶂 烦噪 谰语 目不窥园
D.怪诞 惶恐 报歉 慷慨淋漓
5、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祈qǐ祷 斑斓 气冲斗dòu牛 锋芒毕露
B. 污秽huì 脑髓suí 一拍既合 来势汹汹
C. 嫉jì妒 澎湃pài 鞠躬尽瘁 人迹罕至
D. 骊lí歌 屏障 炽chì痛 杂乱无章
6、下面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春节期间,各大超市内购买年货的人挤得不可开交。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思路清晰,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称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很有特点。
7、【词语擂台】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近日网络主播薇娅偷逃税款、少缴税款被罚13.42亿人民币的消息真是骇人听闻。
B.前来参加学校教学开放日的老师们看到当天课程如此丰富多彩,纷纷见异思迁,哪节课都不想错过。
C.国庆期间,人们发现一些网红景点的实际情况与宣传中美炸天的图片大相径庭,令人失望。
D.古人对彗星的出现,常杞人忧天,担心会发生灾难。
8、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襄王学御》
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③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释 :①赵襄王: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④调:协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解释句子加点词的含义。
(1)但当涉猎 ( ) (2)即更刮目相待( )
(3)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 ) (4)术未尽也 ( )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我酌油知之
B. 康肃笑而遗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 但当涉猎 但微颔之
D. 结友而别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4】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均用文中原句回答)
【5】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谈两点即可)
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2)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 ?(纪昀《河中石兽》)
(5)把辛弃疾的《西江月》默写完整。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人是幸福人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它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认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人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出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反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到读书幸福,是从喜爱读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祟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丧失”的是除了现实世界之外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世界。
B.“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这句话在文中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在第⑤段横线上补写一个呼应开头的结尾,这句话可写为:读书人是幸福人。
D.“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他极大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这句话中“极大可能”删去后结论更明确、具体,更令人信服。
【2】第③段的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3】“读书人是幸福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所说的“幸福”表现在哪些方面?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独坐夕阳里
①薄暮时分,独坐在学校操场的草地上,在空旷静寂之中,我感觉今天的黄昏极美。
②天气新晴,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暮里,仍有沁人的凉意。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凤凰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和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操场,黄澄澄、亮晶晶,像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上云霞更美,空气的每一个粒子,都染上了颜色,跳跃着,流动着,分秒之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华丽的金,鲜明的橙,酡醉的红,神秘的紫……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外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可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这种黄,像秋叶一般的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大地,整个天空,都笼罩再这奇瑰的光之网里。
③夕阳真美!美得多么令人心悸。
④安谧的校园,被暮色浸透了。细柳、扁柏、小池、曲径……一切都蒙上了凄迷的调子,带着些凉薄的意味。独有一圃大理菊却盛放着,蓊蓊郁郁地开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阳影里,鲜明极了。也许,这就是春花对于生命的讴歌吧!
⑤散步在花径上的女孩是谁呢?十七八岁吧,还正是白色小马般的年龄,春云初展般的面容,却偏爱拢起一缕闲愁,轻锁在眉峰上。她有时低头寻思,有时向天边凝望,是在想什么?还是在期待什么?是要一个多彩的梦,还是要一个灿烂的明天?她的眼睛闪动着光芒,小小的唇紧闭着,倔强而高傲,绛色的夕阳映照着她红润的面庞,夸耀着一个蓬勃的生命。晚风轻拂,飘动着她的头发也飘动着她的衣裳,她轻盈地漫步在花径间,好像踏着无声的旋律在舞蹈!
⑥她是谁?这不必追问,她是青春的形象。
⑦太阳沉得更低了,已敛尽了光芒,红通通的,像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它被淡蓝的暮云烘托着,庄严而祥和地步向沉静的世界。
⑧白昼即将尽了。
⑨大理菊仍热情地燃烧着。
⑩女孩还流连在晚霞中。
⑪独坐在夕阳里,在朦胧的光影中,我的灵智却被眼前的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启发得清朗了。我的心灵好像一湖清波,澄明地映出了生命的过去和未来。
⑫你没觉察到吗?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伟大如太阳,冉冉初升时何等辉煌!日正当中时何其壮烈!可是,当它散尽了热力,失去了光芒之后,仍将归于平淡。渺小如花草,当其默默地钻出地面,平凡的样子,虽不能邀得人们一顾,但在生命力展开的一刻,却灿烂得令人目眩!而后便萎落飘零了。人,谁没拥有过可傲的青春呢?可是谁也不能扭转那自然的大手,终将走上衰老的归宿。然而,我们又何必遗憾?不见那落下去的夕阳,是多么和平静美么?不见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热烈、疯狂吗?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若能献出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展开自己的爱情,如春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⑬独坐在夕阳里,昼和夜的羽翼同时覆盖着我。我感到昼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阴暗。感到时间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无限。恍然间,我已不是我。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树木,那流荡的云,那吹拂的风:是同样的存在。紫色的雾升起了,包笼了所有的形象。一切,渐渐地、模糊,渐渐地、不见。
【1】作者“独坐夕阳里”,看到的三件事物各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①夕阳:
②大理菊:
③女孩:
【2】独坐夕阳里,作者的灵智被落日、花朵和青春启发得清朗了,写出作者分别获得了哪些启示?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划线的句子。
【4】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请比较李商隐与本文作者面对夕阳时所流露的感情又有何异同?
12、作文。
牵挂是线,给高飘的风筝温柔的依靠;牵挂是藤,给飘摇的篱笆稳稳的拥抱;牵挂是酒,把遥远的心牵进酒窖深深纯酿。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快乐,牵挂是一种幸福。
请以“牵挂”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记事思路清晰,写人抓住特点;③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迹清楚、卷面整洁。